周末
2015年11月10日,世界音樂周2015暨東南亞音樂國際研討會的第二場專題演出——《生命的輪回》印度尼西亞音樂舞蹈專場演出,于晚上7點30分在中央音樂學院演奏廳舉行,由中央音樂學院學生佳美蘭樂隊與印度尼西亞教師聯(lián)袂演出。這場演出囊括了印尼音樂中器樂、聲樂、舞蹈三方面的精髓,為在場的觀眾們帶來了一場帶有濃厚異域風情的視覺盛宴。
演出開場之際,現(xiàn)任印度尼西亞學生佳美蘭樂團團長莊典,為現(xiàn)場的來賓和觀眾對即將演出的曲目進行了簡短清晰的介紹。隨后,樂團演出成員身著印度尼西亞傳統(tǒng)服飾入場后席地而坐,由印度尼西亞指導教師普拉薩蒂嚴多向觀眾介紹演出樂器,并由演員示范演奏。示范完畢后演出正式開始。本次專場演出共計《生命的輪回》、《英雄》、《祝福曲》、《感觸的畫面》、《協(xié)奏曲》、《月圓之夜》6個節(jié)目。《生命的輪回》是梭羅和日惹的名曲,充滿陽剛之力。常用于為舞蹈伴奏,表現(xiàn)軍隊英雄的勇武之姿。此樂曲用于在梭羅皇宮伴奏名為思林碧的舞蹈。這首樂曲使用的是印尼傳統(tǒng)的蘭卡蘭新加訥巴結構,陪羅格巴郎調(diào)式。由學生佳美蘭樂團A班演奏;舞蹈《英雄》創(chuàng)作于2007年,是印尼巴厘島舞蹈和爪哇舞蹈風格融合的產(chǎn)物,整只舞表現(xiàn)的是女戰(zhàn)士體能訓練的場景,由佳美蘭樂團A班伴奏,舞蹈班演出;《祝福曲》由印尼教師普拉薩蒂嚴多和班磅·梭梭多羅·拉萬演奏,此樂曲為爪哇經(jīng)典曲目,由演奏者邊敲擊佳美蘭邊吟唱,歌詞大意是祝福人們平安快樂,健康幸福,常用于婚禮儀式,整曲洋溢著一種喜悅祥和的氣氛;舞蹈《感觸的畫面》表達的是一個女性在心神不寧、悲傷頹廢的狀態(tài)中重新找到振作的力量的故事,由印尼教師紐曼·尤利婭爾馬赫妮表演。她身著紅衣,時而凝神靜思,時而疾步前進,通過眼神與肢體將舞蹈的內(nèi)容形象的展現(xiàn)在觀眾眼前;《協(xié)作曲》是傳統(tǒng)爪哇佳美蘭名曲,歌曲贊頌了爪哇社會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由佳美蘭B班成員演奏;舞蹈《圓月之舞》通過勾勒少女在圓月下嬉戲的場景,表達了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互相理解,互相關愛的和平精神。這段舞蹈創(chuàng)作于2014年,是巴厘舞、爪哇舞、西蘇門答臘舞的融合風格,由佳美蘭B班與舞蹈班配合演出。
整場晚會中音樂與舞蹈穿插進行,當佳美蘭樂器第一個音響起,觀眾便被其獨特的音色所征服,演奏廳中不?;厥幹衙捞m各類樂器敲擊后特有的混響。此次演出所選取的樂曲與舞蹈,通過佳美蘭學生樂團與印尼教師的出色演奏,最大程度的還原了印尼傳統(tǒng)佳美蘭音樂在當?shù)匮莩龅臍夥蘸颓楦?。最后,此次世界音樂周藝術總監(jiān)及系列音樂會導演安平教授上臺致辭,并與演出者和與會人員合影留念。演出結束后,臺下的觀眾紛紛上臺,嘗試親自演奏并近距離觀賞佳美蘭樂器。讓不少初次與佳美蘭音樂親密接觸的觀眾深切體會到世界音樂的獨特魅力。
佳美蘭作為印尼最具代表性和應用最廣泛的音樂形式,是一種由多種樂器合奏,并加上人聲構成的多聲音樂。它既不是齊奏,也非歐洲式的和聲、對位。它的音樂織體復雜交錯,演奏時還帶有一定的即興性,即在核心旋律的基礎上進行即興演奏。在經(jīng)歷了此前中央音樂學院75周年校慶暨音樂學系系慶演出與2015世界音樂周開幕式演出后,此次專場演出佳美蘭學生樂團成員更顯得游刃有余。筆者有幸作為佳美蘭A班成員在專場演出中參與演奏。短短三個星期的排練,在印尼老師的悉心教導與幫助下,讓筆者從對佳美蘭樂器一無所知到可以進行初級的樂曲演奏與合奏。也通過這三個星期與老師的朝夕相處,實實在在的感受到印尼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和印尼音樂在印尼人民生產(chǎn)生活中的重大作用。與印尼老師學習時間雖短,但受益良多。專場演出通過佳美蘭音樂,集中展現(xiàn)了印尼傳統(tǒng)的音樂文化。讓這個來自東南亞的群島國家慢慢的掀開了它神秘的面紗。筆者相信,世界音樂之花從現(xiàn)在開始,便會自發(fā)自然的在聆聽它的人心中以一種蓬勃的姿態(tài)肆意開放,時刻散發(fā)著迷人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