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丙紅
一、引 言
目前,隨著我國小學數學課程不斷的改革與深入,有更多的人開始將焦點轉向怎樣才能夠實現一個高效的數學教學,這是我們小學數學教學所有老師都需要達成的一個教學目標,也是滿足當前學生發(fā)展所必需的,更是個體價值與教學價值的雙重展現. 科學技術是社會快速發(fā)展的主要動力,在當前這個技術與知識競爭的年代里,必須加快我們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我國現正處于一個快速發(fā)展與轉型的新時期,因此我國的小學數學在教學方面受到了一定的沖擊. 所以,毫無疑問小學數學的教學改革可以說是一個機遇,更是一個挑戰(zhàn). 學生和老師都需要改變過去傳統的舊思想,積極地投入到新時期的社會生活和建設的潮流中來. 那么在現在這個新課程的目標理念的指導中,怎樣才能更為有效的實施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呢. 本篇文章的筆者通過對當前教學的情況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二、當前我國小學數學其教學策略存在的問題
(1)教學的三維目標不夠清晰明確,教學存在隨意性
目前在我國其小學數學教學需要的學時很多,但是效率很低,教師們在整個的教學過程里并沒有一個非常清晰明確的教學的三維目標,這就造成教學具有很強的隨意性. 在我們小學的數學教學的過程里,若沒有一個明確清晰的教學目標,就會使其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變得混亂、隨意. 而教學目標則需要依據相對應的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維度來進行確定,三者之間互相滲透,進而形成一個整體.
(2)教學的主體比較混亂,缺乏一個明確性
所謂的主體就是指其實踐活動是我們行動者自身. 實踐活動主要是由主體而引發(fā)起來的,在現實生活的表現主要就是能動性的自我實現. 通常情況下,總體都是依照其自己的方式來構建與其他東西的關系. 然而,在教育里的主體性則是指學生們的需要在主體的意識下指導,積極主動的參加到教育活動的主觀能動性. 與此同時,老師們需要充分的意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一定要保證學生的主體性能夠充分的發(fā)揮出來.
在實際的教學里,許多老師都會產生一種錯覺,即認為自己才是其課堂的主體,將學生放在一個被動的位置上,忽略學生的主動性.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常關注的是自己給學生傳授了多少知識,并不會關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真正學習到了多少知識. 這就會造成課堂活動更加的趨向于教師給學生的單向行動,課堂只會成為老師們的舞臺,而不是學生的世界.
(3)教學方法非常的單一,缺乏一定的多樣性
在當前我國實際的教學中,有很多的小學數學教師并沒將課堂上的新知識了解得很清楚,在他們的思想里認為小學的數學只是一個簡單的計算,并不能夠理解到學生們真正掌握這些知識的不容易. 所以,長久以來,小學的數學教學嚴重的受到了應試這種教學的束縛,并不能夠將鮮活的、豐富其他的社會生活融入到其中.
(4)教學評價比較模糊,不具備及時性與全面性
評價屬于一種新的認知上的活動,主要是指測量的整個過程,用它來作為判斷我們人或者是事物其價值的所在. 而課堂的教學評價則是一個已經得到確定的評價尺度與教育的價值觀. 評價是否及時對于其學生的學習指導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而評價的全面性,則是對學生未來的全面發(fā)展與個性的生長有著關鍵性的指導作用. 目前,我國的小學數學的教學他們在教學評價方面是非常的模糊,不夠及時與全面. 教師在對學生的評價內容上,更趨向于共性而忽略了學生的個性,造成綜合素質缺乏一定的水平.
三、新的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其有效性教學的策略
(1)把握好教材,確保其備課的可行性高
眾所周知,新課程的教材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對于教材的使用主要是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而不是簡單的教學. 也就是教學要實現一個育人的功能,盡可能的去發(fā)揮教材的真正作用. 而教師的備課則應該以學生的實際教學作為基礎,利用科學的方法,學會和教材對話,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學習中. 另外,教師在備課時應該深讀教材,一定要將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兩者之間的關系把握好,這樣才能夠在其新的課程背景中實現具有特色的自己的教學設計.
(2)確保三維目標能夠落實,保證備課方向的準確性
教師首先要深入的了解其三維目標,將它落實在我們的課堂之上. 然而,每一節(jié)課的備課內容都應該體現其是圍繞著三維目標而開展的,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所在.
(3)重視預設和生成,保證備課具有高效性
在當前新的課程背景中,學校要重視小學數學教學的預設和生成,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備課的高效性. 備課的預設和生成主要是存在于老師與學生兩者之間的互動和交流. 小學生是一個有生命的獨立體,他們也有著自己的想法,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他們并不是一個空的腦袋在實驗室,而是有自己的知識經驗和外部的世界來進行構建,從而獲得一個新的知識. 在學生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備課的預設和生成,這樣才能讓小學生在課堂的教學中獲得預期應有的發(fā)展.
四、結束語
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所追求的,本篇文章的筆者通過對當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不足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對應的解決措施,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適用性,期待能給小學的教學提供一定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