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婉珍
【摘要】新形勢下,人們對教育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對教育質量的要求和教師教學技能的高低也有了明顯的要求,面對這樣的情況,高中化學教師應該采取適當的措施,自覺的調整與整合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吸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中,筆者以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為切入點,探究了一些提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方法,希望能對高中化學教學的發(fā)展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提升 高中化學 教學質量 學習興趣
新課改下,很多的教育教學理念顛覆了傳統(tǒng)的常規(guī)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開始回歸學生。教學實踐已經證明,要想實現有效教學,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必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情出發(fā),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之中,由原來的被動者轉變化主動者,這樣才能學有所獲,學以致用。為此,高中化學教師應該革新思維,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做到及時反思,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升教學質量。
一、與時俱進,巧用信息技術授課
化學課程中需要學生理解并掌握的知識往往比較抽象和陌生。如果我們仍然完全依靠傳統(tǒng)的板書教學,對于一些抽象、生僻的理論,學生掌握起來難免會覺得較為困難,教學效果自然不會理想。而多媒體的運用則可以有效的攻克這一難題。并且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 ,大多數學校也已具備了使用多媒體的條件。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教學所需的文字、數據、圖像以及聲音等有機的融為一體。制作成直觀的教學課件,并根據課堂教學過程適時的調整內容,從多個方面刺激學生的感官,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力和掌握度。對于這一點,市場上的許多軟件也是可以為我們所用的,如CAI課件,Authorware、Flash、 Powerpoint及“課件大師”等軟件我們都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軟件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而且還可以節(jié)約時間,將這些軟件進行整合優(yōu)化,再通過多媒體平臺展示給學生,我們所需要的教學效果也就得以實現了。當然,利用多媒體雖然有諸多益處,但是作為一項輔助工具而言,我們在使用多媒體時也不能完全依賴它,而應該恰當、適時的使用??偟膩碚f在高中化學課堂利用多媒體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無論是在提高教學效率還是提高學生的認知寬度,甚至是提高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方面都是有益的。
二、精心設計課堂導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化學課堂,教師一定要革新教學思維,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探究有效的課堂導入方法,為學生呈現一個精彩的課堂,讓學生萌生參與課堂的興趣和向心力,這樣自然有益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任何學科的學習,前后之間必然有著一定的聯系,在高中化學課堂的教學中,每一單元、每一框題之間都有著前后之間的聯系,所以教師可以采取知識遷移的方法,從學生固有的知識出發(fā),慢慢的導入到新授課的內容,這樣課堂即連貫又順暢,讓學生在具有熟知感的基礎上,產生探究意識。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導入中,采用知識遷移的方法進行導入就是利用學生固有的知識,將其發(fā)展、深化,引導出新的教學內容,這樣做一方面有效的復習了往日學習的知識,另一方面流暢的導入新授課內容,有利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做到所謂的“溫故而知新”。這種方法又稱為復習導入法,在課堂導入內容的選擇上,教師能總結前后知識的聯系,通過已經學習過的知識來引入新知識,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銜接性就非常的順暢,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過渡到了新授課。例如在學習高中化學《化學平衡》的相關內容時,老師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知識遷移功能,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進入新授課的學習。首先教師問學生:在化學中,可逆反應的概念是什么?這樣的化學反應具有哪些明顯的特征,并且要求學生舉例說明情況?隨著問題的提出,學生就會主動思考以往學習的有關可逆反應的相關知識點,然后給出對應的答案。教師就可以巧妙的結合學生的回答來導入新課:“在化學可逆反應中不能完全進行,則參與化學反應的反應物與生成物是共存的。試想下,可逆反應在進行一定時間的作用后可以停止嗎?那么生成物與反應物又會呈現什么樣的關聯性呢?如果在可逆反應中,改變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又會呈現出什么樣的變化?那么就認真的來跟老師一起學習今天的內容——化學平衡。這些問題由淺入深,層層相扣,學生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答案,這樣的導入不但復習了舊知識,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優(yōu)化教學過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開展化學探究實驗關鍵是要學生參與其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必須轉變教學思維,革新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興趣。教學要循序漸進,要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這樣才能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其中。所以在講授新課的時候,采用問題設疑的方法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對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著積極的作用。正如古人說的那樣:“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對于化學課來說,很多的學習內容教師要巧妙設置懸念,引起學生思考,吸引學生注意力,撥動他們求知的心弦,從而導入新課。比如在學習《從鋁土礦中提取鋁》這一章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采取故事導入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19世紀中期,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tǒng)拿破侖三世,珍藏著一套鋁制的餐具,平時舍不得用,直到國宴時才拿出來炫耀一翻,而元素周期表的創(chuàng)始人門捷列夫在受到英國皇家學會的表彰時,得到的卻是一只鋁杯,為什么拿破侖沒有珍藏金制的餐具,而門捷列夫沒有給獎勵一只金杯呢?其實在當時鋁的冶煉相當的困難,從而導致了鋁的價格相當的昂貴,甚至都超過了黃金,直到1886年電解法制鋁工藝的發(fā)明,才使得鋁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得以迅速普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怎樣從鋁土礦中提取鋁。
在高中階段,化學課程的設置對于普及化學知識,提升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很多的高中生對化學課并不感興趣,有的學生總感覺到化學課的學習內容較為復雜,變得有些抽象,在學習上非常的吃力,難度系數較高,所以導致課堂學習效果不佳,那么對于教師來說,學生的學習效果就直接決定了教學的質量。要想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實現有效教學就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歸還給學生,實現以生為本的教學過程。在化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學是主體,所以教師一定要了解學情、研究學情和利用學情,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學生資源的優(yōu)勢,讓課堂教學呈現互動教學,教學相長的局面。
【參考文獻】
[1]劉玲.提升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策略[J].學習導刊,2014(04)
[2]張家斌.高中化學習題課教學質量提升的策略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