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彬
摘 要:建設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是國家推動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現實需要,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要認真把握這一難得的歷史契機,從瞄準重點、站穩(wěn)立場、服務國家和民族利益,發(fā)揮優(yōu)勢、用好平臺、多出高質量思想產品,深化交流、加強合作、打造職業(yè)化智庫團隊,創(chuàng)新管理、健全機制、提升智庫社會影響力這幾方面著手,強化自身建設,切實起到決策智囊的作用。
關鍵詞: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智力資源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寶貴的資源,我們治國理政,必須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廣泛力量。要從推動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增強國家軟實力的戰(zhàn)略高度,把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切實抓好?!边@是中央最高領導就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作出的最為明確的指示,而高校作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主力軍,建設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必然是推動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重要一環(huán)。
一、瞄準重點、站穩(wěn)立場、服務國家和民族利益
教育部關于印發(fā)《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建設推進計劃》的通知(教社科〔2014〕1號)明確要求高校智庫開展研究要聚焦國家急需,力求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和黨的建設及外交與國際問題等八大關鍵領域和環(huán)節(jié)取得重大突破,這就指明高校智庫開展研究所瞄準的重點是立足國內問題研究為主,同時積極參與世界熱點問題的研究。
就國內而言,應緊緊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和建設進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開展務實研究,為政府決策部門適時提供解決這些新情況和新問題的對策、途徑和思路,充分發(fā)揮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研判大勢、資政啟民、服務社會、助力發(fā)展改革的作用。
就國際而言,重在適時跟進對國際熱點地區(qū)和焦點問題的研究,客觀、公正、理性地向世界闡明我國對一些重大國際問題的立場、觀點和看法,為國家制定正確的外交政策提供充分的依據,進而提升我國外交形象和話語權。
站穩(wěn)立場是正確解決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獨立性問題的重要途徑。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開展研究離不開獨立性,但是這種獨立絕不是刻意和國家或政府的立場觀點對著干,唱對臺戲,靠單純的標新立異或情緒化的批評態(tài)度來刻意展示自身的獨立性。當然,我們也不能一味為了迎合國家和政府的決策需要,光做決策后的彌補性論證研究。
正確的做法應是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必須始終堅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立足于實事求是,以專業(yè)、客觀、理性和獨立的方式開展研究,以對國家、社會、公民乃至全民族利益高度負責的精神開展研究,積極為黨和國家各級政府科學決策建言獻智,為黨和政府決策提供科學合理的理論參考,這才是真正站穩(wěn)立場,也是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的職能所在,更是籌建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的初衷。
二、發(fā)揮優(yōu)勢、用好平臺、多出高質量思想產品
當前,國家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面臨的情況錯綜復雜,決策依據的信息量要求極大,涵蓋方方面面的學科專業(yè)知識,不是單個學科或者某個學者的知識能力所能解決的,需要多學科跨界合作研究才能解決,通過共同參與和協同創(chuàng)新來開展論證研究,以此滿足黨政企業(yè)部門科學決策的需要。高校作為教學科研單位,學科專業(yè)設置齊全,且吸納了各方面高端的學科專業(yè)人才,恰好可以克服單個學者和單個學科知識結構的缺陷,能提供開展學科交叉研究工作所需要的一切要素和資源,開展學科專業(yè)跨界合作研究,推動協同創(chuàng)新,確保多出高質量的創(chuàng)新思想成果。
中國很多大學在國內、國外都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學術影響力,它們一直都處在中國教育的頂端,長期占據著國內科學研究的制高點,它們是可供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依托的一個平臺。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如果利用好這個平臺,就會暢通自身為黨政企業(yè)部門服務的渠道,使這一平臺成為自身與其加強合作的重要載體,提升自身研究成果被黨政和企業(yè)部門作為決策依據的概率,也促使自身通過這種間接影響決策走向的方式,逐漸提高社會影響力,最終使自身成為黨政企事業(yè)部門“信得過、離不開、用得上”的“影子內閣”。
同時,高校還為高校智庫提供了一個與國外知名智庫開展教育科研和學術交流合作的平臺,通過與世界其他高校和社會機構的頻繁交流,不斷擴大自身在全球智庫屆的社會影響力。
三、深化交流、加強合作、打造職業(yè)化智庫團隊
中國高校智庫多年來一直受高校自身職能的制約和影響,重視理論論證研究,輕視成果的應用轉化,主要原因是高校智庫和各類部門缺乏交流。一是和黨政企業(yè)等社會實踐職能部門聯系不緊密,缺乏深度交流,導致高校智庫對實踐職能部門的實踐需求不了解,所以,提供的思想產品與實踐部門的要求不匹配,促使黨政企業(yè)部門有時候對高校智庫提供的理論論證依據缺乏必要的信任,不利于雙方的合作。二是高校智庫同行內部缺乏交流。高校智庫雖分布全國各地,但研究和關注的領域卻有很多共同點,當然,各自研究論證領域也都有側重點,彼此之間因競爭或知識產權保護的需要,往往在相關問題的研究上缺乏交流,資源和信息不能實現共享,不能做到互通有無,缺乏必要的協作和整合,研究論證成果的質量得不到有效保證。三是高校與國外高校智庫之間的交流不充分,中國高校國際化水平普遍較低,自身研究工作較為封閉,嚴重制約了國內外高校智庫人才的往來和交流。針對這種情況,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建設要多加強與黨政企業(yè)部門之間的縱向聯系,加強與同行之間的溝通交流,同時更要注重與國內外各類智庫之間的橫向聯系。
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加強與黨政企業(yè)單位及國內外各類智庫之間的合作,不僅能促進自身理論論證研究與實踐的有機結合,而且也能提升自身研究論證成果被具體實踐部門作為決策理論依據的概率。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開展理論研究不純粹是為了理論創(chuàng)新和搭建新的理論體系,而是為了給實踐部門提供科學決策的依據,解決實踐過程中不斷出現的現實難題。
具體而言,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作為理論研究的主體和黨政企業(yè)部門作為實踐的主體,二者雖分工不同,需求也不同,但卻有較強的互補性,只有通過合作,才能助推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雙向同步深入開展。另外,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也只有通過與國外智庫的合作,才能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在具體問題上贏得一定的國際話語權,這種合作也是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現實需要。因為“建立全球一流智庫,拓展國際影響力是我國高校智庫的發(fā)展目標,為達成此目標,高校智庫建設必須堅持走國際化道路,立足中國,放眼世界,打造多維度、多層次、多形式的國際交流對話平臺,堅持進行開放性研究,積極主動謀求與國際知名高校智庫的交流與合作”。
培養(yǎng)和打造高質量的專業(yè)化和職業(yè)化智庫研究團隊,是提升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建設水平的必經之路。目前,中國高校智庫專業(yè)研究論證工作重合度高,研究團隊存在較多機械組合現象,專業(yè)細分不夠,智庫人員管理較為封閉,流動不充分,缺少必要同質優(yōu)化整合過程。因此,推進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建設必須以專業(yè)整合為切入點,不斷提升高校智庫包容性為突破口,強調研究團隊專業(yè)分工,促進高校智庫人員因專業(yè)研究的需要在系統內外的適時流動,形成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研究人員正常流動的旋轉門機制,通過大浪淘沙、優(yōu)勝劣汰的進出機制,逐漸提升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職業(yè)化和專業(yè)化水平。
四、創(chuàng)新管理、健全機制、提升智庫社會影響力
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必須在堅持黨的領導下,獨立自主地開展調查、論證和研究工作,這是政治底線,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不可動搖。但在此前提下,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可以通過創(chuàng)新人事、財務及科研管理等途徑來推動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建設。
人事上要大膽放權。人才是高校智庫的核心和靈魂,沒有人智庫發(fā)展無從談起,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研究人員都是事業(yè)單位編制,進出都不容易,人事管理缺乏活力,容易形成惰性,導致研究人員缺乏競爭意識,直接制約高校智庫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財務上要堅持兩條腿走路的方針。一要繼續(xù)加大支持高校智庫發(fā)展的財政資金投入,二要積極鼓勵高校智庫全面參與市場競爭,引導和培養(yǎng)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市場化和產業(yè)化的生存理念,通過提供高品質的市場服務爭取社會資金智庫研究工作的支持;科研上要逐漸擺脫為政府決策作闡述性解釋工作的被動地位,要針對實踐中可能或正在面臨的問題多做些前瞻性的專題調研和立項論證,以專業(yè)、客觀、理性和獨立的方式開展理論研究,掌握一定的科研立項自主權。
健全推動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健康運行的保障制度,主要涉及研究課題的立項和結項機制,研究成果交流、發(fā)布和評價的機制和參與決策的制度化建設等。首先,立項要寬領域,結項要嚴要求。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要在站穩(wěn)國家立場和樹立正確的政治價值取向的基礎上,立足國內,放眼國際,圍繞國內外熱點和焦點問題,開展廣泛的前瞻性立項研究;結項評價標準體系進一步科學化,要打破單一的結項評估機制,結項評估除了注重對理論研究論證的科學性和嚴謹性進行測評外,更要結合實踐部門對運用理論指導實踐的實際成效來決定是否能結項。其次,要建立完善的智庫研究論證成果的交流、發(fā)布和評價機制。為激勵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積極參與各類智庫之間的競爭,建議建立全國統一數字系統平臺,一方面供各類智庫相互交流、發(fā)布和評價(除了涉及國家機密類的研究報告),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對智庫研究成果進行綜合評價的平臺和機制,打破原來由圈內少數幾個人來評定研究報告并給出具體等級的科研評價體制,改由各類智庫專家廣泛參與評定等級。最后,使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參與黨政部門和國有企事業(yè)單位決策成為工作的新常態(tài),并形成一種制度化的機制,使高校智庫建設更具權威性和嚴肅性。
在當下,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在全球同行中話語權小,國際影響力有限,主要原因是中國高校智庫成立時間晚,研究起步低,這和中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極不相稱,直接制約著中國軟實力的提升。為改變這種現狀,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要學會利用后發(fā)優(yōu)勢,堅持走國際化道路,在走出去和國際同行廣泛開展合作交流的同時,還要在重大國際和國內問題上潛心開展論證研究工作,逐漸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的學術觀點和話語體系,要以站位高遠、研究獨到、預判精準的智庫角色逐漸贏得世界同行的認可和尊重,不斷擴大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的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
(作者單位:河南財政稅務高等??茖W校社會科學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