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婕妤
關(guān)于歷史是否客觀的問題,自19世紀末自然科學觀的大變革以來就一直是史家們不斷爭論的核心。19世紀下半葉,各門學科的發(fā)展,被歷史學奉為圭臬的“客觀如實”這一信條動搖了。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歷史的客觀性??陀^性觀念的內(nèi)涵是指忠于過去的事實,忠于與過去事實相吻合的真理;把認知者和被認知對象,事實與價值觀,特別是歷史和虛構(gòu)區(qū)別開來。
我們知道18世紀以來,伴隨著啟蒙運及科技革命,科學地位大大提升,于是改革者把科學等同與理性認為科學不講求私利,不偏袒保證了這個世界的不斷前進,科學成為一切知識的絕對范本,于是歷史研究也變成了尋找人類發(fā)展的法則。它遵循著一種英雄主義模式即研究者是一個理性的巨人沒有主觀價值,以中立可觀的眼光對待研究對象。所以受此影響建立起來的蘭克的客觀主義史學與實證主義史學都追求絕對的客觀,歷史學要如實的反應史實,就必須依賴對史料的批判考證,歷史學家要如實直書。到19世紀這樣一個尊重事實的時代下,科學范式的歷史學獲得了輝煌的發(fā)展。在這個歷史學的世紀中,歷史書寫就是秉筆直書,就是類似于史料學。那個時代的人們相信歷史是絕對客觀的,這一點從未被質(zhì)疑過。
但是,進入20世紀以后,這種科學范式逐漸受到質(zhì)疑和挑戰(zhàn),尤其是后現(xiàn)代主義對歷史學的巨大沖擊。它從歷史著述的形式來打破科學史學的神話,敘述體這一形式使得歷史工作與文學創(chuàng)作沒有根本的不同,它們都需要借助語言,撰寫歷史不是一件尋找真相的工作,而是在表現(xiàn)歷史學家的政治理念。它不僅批判了理性的普遍意義,甚至還否定了歷史的客觀存在。自啟蒙運動以來,知識的絕對主義上臺,到后現(xiàn)代主義對其進行徹底的打擊的同時卻造成了另一種形式的絕對主義,也就是絕對的歷史相對主義。
后現(xiàn)代主義對歷史的客觀性的否認其中之一,則是從敘事體上來說的,過去的歷史都是含混不清的一片,歷史學家所要做的就是要給這些模糊不清的東西“設置情節(jié)”有開頭,中腰,結(jié)尾。這樣我們才會認識過去的歷史。其實,在史家要選擇什么史料的時候已經(jīng)加入了自己的主觀意識和個人喜好,而且對于這個敘事體而言,有很大成分上是依靠史家的想象來完成這個故事的。所以史家不會做到完全的如實直書,更何況史料也是人為留下的。何兆武先生曾說過:“歷史學并不僅僅是史料學,史料是一堆磚瓦建材,但是要建構(gòu)歷史學上的大廈,卻有賴于甚至取決于歷史學家所精心勾繪的那張藍圖?!闭菙⑹虏刨x予了過去以結(jié)構(gòu)和意義。在這一點上我認為后現(xiàn)代主義無可厚非。
后現(xiàn)代主義對歷史的客觀性的否認其二是從文本的文本性上來論斷的即“語言學 的轉(zhuǎn)向”:第一,文本掩蓋的東西和它所表達的一樣多,我們不應只讀其表面意思;第二,語言具有不穩(wěn)定性,即文本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來解讀。針對上述第一個論斷,我們知道文本即語言,現(xiàn)代語言學認為語言是一套獨立的符號系統(tǒng),尤其自身的結(jié)構(gòu),它并不能準確無誤的表達作者的觀點,這無可非議。但是后現(xiàn)代主義認為一切社會事實都是語言的建構(gòu)并通過話語來解釋,這樣就變成的語言決定論,“事實只是一種語言的存在”。我認為某個存在的事物成為思維中的概念絲毫不減其有形的存在,也不會影響人們通過語言了解該事物的可能性。針對第二個論斷,實則是夸大了的懷疑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認為字詞與所指的對象之間沒有任何聯(lián)系。其實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人會構(gòu)建他們自己的一套詞匯,語言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共識性和穩(wěn)定性的。
其三,是從詮釋學的本體論上說的,海德格爾認為,所謂詮釋是讀者尋找自我的一個過程,閱讀實際上是讀者將自己投射進文本里。不管作者是如何敘述的,都改變不了讀者自身已有的思想。這樣讀者與作者的位置完全顛倒,作者的權(quán)威喪失了。那么,歷史學家就可以不顧史料的嚴格考查批判而進行隨意解釋了。甚至有出現(xiàn)了“作者已死”這樣的論斷。這顯然是不合理的,面對同一個史料,不同的史家的確會有不同個解釋,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對史料的正確認識。歷史太過于復雜,一個是史實就會有多個面向,其實任何一個歷史學家都不能完全準確地描述出來,解釋不同也許只是觀察視角的局限所致。我們永遠無法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但是我們依舊可以在對史料的批判運用上在前人對歷史認識的“圖像“上作出修改和填補,是指讓這幅“圖像”顯得更加接近原貌。
所以,我們不能夠向后現(xiàn)代主義一樣在打擊知識絕對主義的同時陷入歷史相對主義的窠臼。每一部歷史著作都像人的記憶一樣既不能因為記憶有誤差就完全否定記憶的可靠性,恰恰是因為記憶才證明了過去的存在;也不能因為事實和敘事之間有差距就否認敘事的有效性,歷史不等于虛構(gòu)的神話。當下許多人認為新聞其實很多都是制造出來假新聞,與電視劇無異,都是虛構(gòu)的。但是,當這兩者作比較時,我還是相信新聞多一些。正如王晴佳所說歷史是追求真實的學問,只要人類社會有追求真實了解真相的愿望,歷史學就有存在的基礎(chǔ),一旦人們放棄這一愿望滿足于虛構(gòu)和想象,史學才會有真正的危機。與他觀點一致的夏蒂埃也承認歷史學家從來就沒有辦法完整的重建過去,但歷史學家必須以科學知識的觀念作為敘述的基礎(chǔ),將它們建立在資料上并嚴謹?shù)耐茖?。當我們面對心懷不軌別有用心的歷史記錄利用者時,必須拿出“真相”這個武器,我們始終相信“有一種歷史解釋比別的更為真實”。
事實上,事物的客觀性取決于客體本身,現(xiàn)實中存在的東西我們不能無視它的存在。但是由于歷史有其特殊性,它是發(fā)生在過去的往事,不同于當下人們所處的環(huán)境中能感觸到的事物。我們無法回到過去了解事實真相到底是什么,也就無法完全復原史實。所以,歷史的客觀性是建立在主體對客體的不斷探究上的,這里所說的客觀性實際上一種包含許多主觀因素有保留的客觀性,即承認歷史著述中包含的主觀,人為,語言影響等成分。
本文的開頭我就給歷史的客觀性下了一個定義,它所追求的這種客觀性我們稱之為“那高尚的夢想”。我們把歷史事實或真相比喻成坐標軸的話,那么歷史研究或著述就當相當于雙曲線,它們的兩端無限地接近坐標軸卻永遠不會與之相交。作為歷史學家要做的應該是懷揣著這個偉大的夢想去研究歷史,即使這個夢想或許永遠不會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