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艷
[摘要]教學的意義不僅僅在于教,更在于學。秉著把閱讀教學放在首位的宗旨,讓閱讀成為學生的必修課,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體,落實閱讀的全過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心理,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閱讀的意義不單單是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和增強理解能力,更在于啟迪思想,感悟人生,實現(xiàn)從小我到大我的角色轉換。
[關鍵詞]閱讀教學閱讀習慣個性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330018
一、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現(xiàn)在語文教學的通病就是教師把學習作為自己的任務,語文教學過程中步步操辦而不是一步步地引導,久而久之,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當代教師的目標就是成為學生學習的引領者而非操控者,要想把閱讀教學落到實處,首先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自己把握學習的主動權。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教育成功與否在于學生是否真的做到獨立思考,看到一個實物或者現(xiàn)象,不僅僅局限于看到了什么,更是想到了什么。教師課前花很多時間去備課,準備了很多問題,一問一答的模式看起來循規(guī)蹈矩,其實是因循守舊。學生更多的已經游離課堂,不在思考,單問單答成了課堂的主旋律。學生成了這種模式下的“陪客”,落實閱讀教學成為改善這種現(xiàn)象的最好方法。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課堂的互動,并不是照本宣科,引導學生思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多層面的方法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得到提高,從內心深處感悟文章的意義。于學生本體而言,積極地融入課堂,讀一篇文章的時候多去思考其意義,由文章拓展到生活和社會,學會思考,而不是直接去看題目,這樣既糟蹋了文章,也糟蹋了無限的創(chuàng)造。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誰都不可以取而代之,教師的職責是引導學生實現(xiàn)從淺讀到精讀的跨越,要想閱讀水平得到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不斷努力、不斷感知,沒有別的捷徑可走。
二、落實閱讀的全過程
閱讀的第一步便是理解。一篇文章初讀下來,倘若還不知所云,那便是不理解。理解是對于行文思路的把握,對于中心思想的解讀,對于文章結構的借鑒。筆者給學生講《農夫與蛇》這個故事的時候,出發(fā)點不僅僅是讓學生理解農夫有多善良,蛇有多惡毒這些單方面的事實,更要理解善良和感恩的辯證關系。閱讀的第二步是分析。分析能力的差異直接決定了閱讀水平的高低。分析是對于理解的深化和加工,取其精華成為自己的知識儲備,那么以后自己筆下的文章就會變得熠熠生輝。閱讀的第三步是運用。運用和分析密不可分,承上啟下,閱讀的過程便是不斷思考的過程,融會貫通,方可心中有數(shù)。僅僅掌握第一步是皮毛,第二、第三步才是內在。閱讀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對于文章的分析和運用能力,僅僅停留在理解層面,除了應付死板的試題外,沒有任何用武之地。
三、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心理
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良好的閱讀習慣一方面有助于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另一方面有助于閱讀能力的提升。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當你真正愛上閱讀,沉浸在書本中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書中世界的美好,影射到現(xiàn)實生活,會讓你變得更加積極樂觀,寬容坦蕩。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F(xiàn)實生活中探尋不到的快樂可以去書中尋找,現(xiàn)實生活中遭受的悲傷可以去書中訴說。在書中我們可以與名人對話,可以探索未知的世界,可以尋找真實的自我,喚起對真善美的追求,引導對是非丑惡的判斷。只有當閱讀行為融入生活,融入思想,閱讀才是有意義的,才是有生命延續(xù)的閱讀。
良好的閱讀心理直接導向最佳的閱讀效益。很多名著都很難理解,甚至有點繞口,這個時候選擇放棄便會前功盡棄,想要提高閱讀水平,首先要靜下心來,仔細去理解文章所寫的內容。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并不能一味地將書中的知識強塞進學生并不成熟的思維體系中,教師要做的是一步步引導,把艱澀難懂的內容耐心地講解給學生聽?;诖饲疤崾菍W生已經做了充分的思考,有些學生有著聰明的頭腦,卻沒有堅持的動力,耍著小聰明企圖通過幾篇文章就超過其他學生,這是不現(xiàn)實的。掌握正確的閱讀教學方法,便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
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適時轉換角色,既要把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也要引導學生正確的閱讀方向。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每一個語文教師都應該把握學生的閱讀方向,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張揚個性,不顯平庸。
葉圣陶曾經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教育工作者要做的是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愛上閱讀,而不是只會做題的機器。閱讀的意義遠遠不只是完成學業(yè)提高成績這么簡單,這是一個由內而外的過程,內在美的深化將會讓學生做到最好的自我,接受最好的教育,養(yǎng)成最好的習慣。
[參考文獻]
[1]沈泳紅.淺談語文閱讀教學[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08(8).
[2]程漢杰.語文高效閱讀教學法[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7(3).
(責任編輯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