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蘭燕
[摘要]作文教學的重要性一直伴隨著語文教學的始終。作文教學的難度突破在于走出應試教育的怪圈,把批改指揮棒交到學生的手里,使學生在互改中對寫作有全新的認識,從而樂于“我手寫我心”。
[關鍵詞]作文現(xiàn)狀互改互評批語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330028
語文教育學家黃光顧先生曾說:“學生的語文學得怎么樣,作文可以作為衡量的重要尺度,學生的語文能力過不過關,作文也是一個重要的標志?!毙抡n標也明確指出:“要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可指導他們自己修改,或者組織他們互相修改。”由此可見,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努力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特別是培養(yǎng)農村初中生作文的修改能力和習慣,是作文教學一項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務。
一、問卷調查
學生雖然從小學三年級甚至更早就開始了作文訓練,但直到高中畢業(yè),仍不能寫出一手漂亮的文章。究其原因有諸多方面,不可一言以蔽之。而最直接、影響最大的因素,是作文教學本身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寫作的主動性,換言之,作文教學的批改主動權一直緊緊地攥在教師的手里,學生在作文教學活動中只是一個被動的個體:被動完成習作,被動接受教師的批改意見。所以,每次作文大部分學生都是以完成寫作任務為首要目標,以致草草行文。是不是這樣呢?我們姑且先看一看來自我校的一組調查問卷。
這是一組有關“農村初中學生作文批改情況”的調查問卷,從中抽取初二年級一個班的學生作為調查對象,抽樣64份。其中對“我是否喜歡寫作文”答“是”的有35份,占54.7%;“我覺得寫作文有困難”的有34份,占53.1%;“我希望老師的評語委婉地指出不足”的有56份,占87.5%;“我希望老師在作文課上講評同學作文”的有53份,占82.8%;“我會根據(jù)老師的批語自覺地把作文進行再次修改”的有35份,占54.7%;“我喜歡同學之間相互批改作文”的有23份,占35.9%;“我覺得大家相互評改對寫作幫助大”的有45份,占70.3%;“如果大家互改作文后要再次修改重寫,我也愿意” 的有37份,占57.8%。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學生認為作文互改對寫作有很大幫助的占70.3%,“如果大家互改作文后要再次修改重寫,我也愿意”的有37份,占57.8%。因此,開展互改的作文教學活動,是提高學生寫作興趣的一種有重大意義的教學方式。
二、作文互改互評
葉圣陶先生曾經指出:“作文教學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該如何指點學生,使他們形成這種能力是很值得研究的項目?!被趯W生現(xiàn)有的寫作水平,筆者引導學生進行了一次作文互改互評的活動。
此次作文互改活動以抽簽的方式,讓學生各自抽到了要批改的同學的作文。“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學生動筆互改之前,筆者用了十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討論一個問題:批改一篇作文可以從哪些方面去著手?在學生各抒己見后,筆者在黑板上提出了具體方法:
1.略改。(1)批改文題;(2)看書寫是否工整規(guī)范,書面是否整潔;(3)看文章字數(shù)是否符合寫作要求;(4)看文章結構是否完整。
2.詳批。(1)仔細批改文中的標點符號運用、書寫是否規(guī)范;(2)批改文中的語句,看其是否順暢,句意是否明確;(3)找出文章中是否有好詞佳句;(4)所選材料是否能為文章中心服務,選取材料是否典型;(5)看看文章中心是否鮮明突出;(6)文章構思是否獨特,行文中是否注意文章的開頭和結尾照應,是否注意過渡、伏筆照應;(7)文章蘊含作者的情感是否真摯、自然,能否體現(xiàn)正能量;(8)文章的詳略是否得當。
學生進行互改的是半命題作文《這,讓我》,這是一篇課堂速寫作文,批改目標明確后,學生開始專注于自己的批改之中。
二十分鐘批改時間結束,筆者把學生已經批改好的作文收了上來。翻閱大家的勞動成果,大部分學生都能在作文本里圈圈點點,留下自己的旁批,在文后寫下總評,評語各有特色:
“事例不新穎,不夠具體,全篇點明主題。日常生活的一件小事就能夠影響父母對我們的愛,他們永遠是在背后支持我們的人。懂得感恩,回報父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p>
“文章詳略不夠恰當,通篇文章看不出你題目中‘感動所在,結尾你說到‘身邊的細節(jié),而文章中卻沒有去寫這些細節(jié),希望你以后寫文章要對題,文章詳略要分清?!?/p>
“意見:用適當?shù)募毠?jié)、心理描寫使文章讓讀者印象深刻,作者作文有進步的空間,多多積累吧;字跡清晰,感情變化寫得很好,結尾照應了開頭。主題明確,構思上想采用欲揚先抑的手法,但還不太成熟。”
“本文寫出作者對母親的愛的領悟,條理分明,重點
突出,詳略得當,抓住了母親的愛和外貌特征,結尾依據(jù)文章的情感作出總結?!?/p>
學生在作文中的評語可謂是精彩紛呈。綜合學生的第一次作文互改,他們基本做到了寫作時要注意的基本問題,諸如書寫要規(guī)范,書面要整潔,中心要鮮明突出,詳略要得當,首尾要呼應,等等??梢哉f,學生在作文時已經能夠做到“心中有全牛”。但是,畢竟只是停留在“心中有全?!钡膶用嫔?。如何打造亮點層出不窮的文章,從學生第一次作文互改的情況來看還有很多地方要改進。
三、策略
怎樣挖掘學生的潛力,讓他們在寫作時把存儲于大腦里面的知識得心應手地“我手寫我心”,讓學生在現(xiàn)有的互改作文的方法中進一步提高作文水平呢?針對農村初中生批改的現(xiàn)狀,提出作文互改教學的一些建議和方法。
1.準備階段——師傅領進門
批改之前先讓學生討論批改的方法,并把討論的結果板書在黑板上。
2.實施過程——修行在個人
學生作文本或以抽簽,或以同桌互換,或以本學科學習小組成員內相互交叉等方式交換。學生拿到要批改的作文后,按照之前討論的批改方法開始進行詳細的批改,圈出文中的錯別字、病句,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文中的好詞佳句并進行簡單的評析,批改過程中直批和旁批同時進行,“庖丁解?!笔降匕讶呐暮煤?,寫出自己的總評,最后簽上批改名字。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可以走到學生中,及時解決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3.展示成果——師徒共進
作文批改完后,教師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發(fā)表自己批改的意見和體會,充分發(fā)言后,學生再次相互交換自己批改的作文,相互學習并掌握批改的方法,力求把此次批改的方法為下一次寫作服務。最后,師生再次修改、完善黑板上批改之前討論得出的批改方法。
“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是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過的一句話。農村初中生作文互改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大膽地把批改的指揮棒有效地交到學生的手里,如果能這樣,經過長期的實踐,在學生習作的天地里定會呈現(xiàn)姹紫嫣紅的局面。
(責任編輯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