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晉民
[摘要]新課改條件下的備課,要求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倡導“一切為了學生”,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必須轉(zhuǎn)變備課的觀念,教師要更新備課觀念;教師要備學生;教師要備學習方式。
[關鍵詞]新課改教師備課
[中圖分類號]G63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330109
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和實施,猶如一場及時雨,沖擊著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給課堂教學帶來了新鮮的空氣。在新課程“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的核心理念指導下,課堂教學評價已經(jīng)將關注的重心從教師的“教”轉(zhuǎn)向?qū)W生的“學”?!耙詫W論教”使得教師必須認真對待每一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教師必須在教學方式的革新、備課和課前準備、自我教學能力的重新認識等方面進行深入持久的努力。
長期以來,教師的備課和教案編制大多是體現(xiàn)“教師為中心”。備課寫教案只是更好地向?qū)W生傳授知識,并不是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備課,教師自始至終都扮演著操作木偶的演員角色。在備課管理上,不管學科、內(nèi)容和教師水平等都統(tǒng)一要求。只要節(jié)數(shù)夠、步驟完整、頁數(shù)多、書寫認真,一般都能被評為優(yōu)秀教案。為了“應付”這些要求或評教案的標準,許多教師備課寫教案往往是教材內(nèi)容的堆砌和壓縮,或者是知識提綱式教案,這樣的教案與上課不吻合或不完全吻合。這種備課方法給教師增加了不必要的負擔,教師需用大量的時間編寫教案,沒有更多的時間搜集信息,編寫教案,研究學生、教法和學法。這樣“標準式”的教案,最終也不利于教師形成獨特的備課風格。這種備課重形式、輕實質(zhì),重結果、輕過程,弱化了教學研究的氛圍,影響了教師的自我反思、改進和提高。
新課改條件下的備課,要求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倡導“一切為了學生”,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必須轉(zhuǎn)變備課的觀念,那么,教師備課時應如何去努力呢?
一、教師要更新備課觀念
新課改條件下,教師備課首先要備自己,即要轉(zhuǎn)變備課的觀念,只有觀念更新了,行為才能跟上新形勢的發(fā)展。在備課中,教師必須始終意識到,自己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教師在備課當中應體現(xiàn)這樣的指導思想:依據(jù)新課改要求,解放學生的頭腦,使他們能想;解放學生的雙手,使他們能干;解放學生的眼睛,使他們能看;解放學生的嘴,使他們能說;解放學生的空間,使他們能看到更多的社會現(xiàn)象;解放學生的時間,使他們有空消化所學知識。這樣的課能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手眼腦并用,教學合一,充分解放學生,使他們積極參與學習中,那么他們的素質(zhì)一定會得到提高。
二、 教師要備學生
根據(jù)新課程的要求,教師上課必須使學生感到有興趣,使學生樂學、想學。所以教師在備課中就要全面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以及學生的學業(yè)程度,考慮怎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假如教師在備課時準備一些與教學相關的形象、鮮明的圖片和投影,準備一些與教材相配套的美妙音樂、精彩錄像;或一些實物和精心制作的多媒體課件等,運用新課程理論,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那一定能讓學生的眼睛亮起來,嘴巴動起來,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師要備學習方式
備課不僅要備教學方式,而且更要備學習方式。傳統(tǒng)的備課只備教學方式,教師大多是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教學過程帶著學生一步不差地進行。而新課程倡導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即以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合作和探究為主。教師更多的成為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者、組織者以及學生活動的參與者和促進者??梢赃M行如下嘗試:第一,教師應多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第二,要考慮到學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并給予適當?shù)闹笇?。第三,要備學法指導,通過各種途徑,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第四,在考慮教學模式時,使用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即引導學生思考和尋找眼前與自己已有知識體驗的聯(lián)系,營造一個互相合作、激勵探索、積極理解的氛圍。
(責任編輯斯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