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楠
內(nèi)容摘要:孤獨是人類歷史上的永恒話題。但是孤獨并不等同于各種負面的聯(lián)想。在宗教經(jīng)典《圣經(jīng)》中就描述了這樣的兩種孤獨。一種是“眾人皆醉,我獨醒”似的摩西似的孤獨,而另一種則是約拿冥想似的孤獨。在中西方的文學作品中也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類似孤獨的主題。本文將以圣經(jīng)中兩種孤獨為主線, 分別分析在《1984》、《圍城》以及《西游記》和瓦爾登湖體現(xiàn)的兩種孤獨。以及這兩種孤獨給人生帶來的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guān)鍵詞:孤獨 摩西 約拿
摩西的一生就是一個孤獨的故事。作為唯一幸免于難的希伯來男孩,摩西懷揣著慢慢的正義感長大。曠野的放牧生活練就了他隱忍不屈的品格。在上帝的指引下,他從新回到了族人身邊,帶領(lǐng)他們擺脫奴役,逃離埃及,行走在沙漠中。族人們心理想著上帝許給他們的迦南高地。旅途艱辛,事物很快就吃完了。他們開始埋怨摩西帶他們走出埃及,他們懷念在埃及享樂的日子。亞倫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那時我們坐在肉果旁邊,吃的飽足;你們將我們領(lǐng)出來,到這礦業(yè),是要叫全會眾都餓死啊 (圣經(jīng),出埃及記,第16章:3)?!倍?984》溫斯頓也曾有過和摩西及其相似的經(jīng)歷。小說中描述的一個了“奴役即自由”黑白顛倒的集權(quán)社會,但是為什么同樣孤獨的兩人有截然不同的區(qū)別呢?我想原因可能就在于帶領(lǐng)以色列人披荊斬棘的摩西心理有一個毫不動搖的信仰,這是對上帝無邊的信賴讓他有能力渡過不被族人理解的孤獨。而溫斯頓雖然有了對真理的模糊的構(gòu)想,但是卻沒有一個穩(wěn)固的信念讓它能夠熬過那些不見天日的時時刻刻。在錢鐘書先生《圍城》中的主人公方鴻漸和溫斯頓有著相似的經(jīng)歷。方鴻漸的孤獨最終導(dǎo)致了他的悲劇的誕生。而在這種孤獨當中,他選擇了一味的逃避,面對虛偽至極的世界,他沒有辦法堅持自己的立場,而是一味的妥協(xié)和退讓。他得不到世人的理解,更談不上與他們成功的交流。就算偶有一兩個精神慰藉,但也無法改變他們的寂寞人生,這一悲涼的事實。同溫斯頓一樣造成方鴻漸悲劇的原因同樣也是他沒有一個堅定的信仰。生活在中西文化的夾層。一方面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主體意識已經(jīng)覺醒。而另一方面?zhèn)鹘y(tǒng)中國文化在他大腦里根深蒂固。兩種文化的動搖造成了他的悲劇。
其實孤獨本身也是一種修行。冥想是瑜伽中的一項重要的技法,要求練習者拋掉心中所有的雜念,切掉自己和外界的聯(lián)系,進而達到全神貫注,放松身心的目的。這種刻意制造孤獨的方法讓人可以重新梳理紛亂情緒平靜內(nèi)心。圣經(jīng)中的約拿違反耶和華之命逃往他施避難,在路上,上帝安排一條大魚把他吞到腹中三天三夜。洪水,深淵,海草,約拿在黑暗深處終于領(lǐng)悟到了上帝的意愿,誠心向上帝祈禱并獲得了寬恕。圣經(jīng)中的這段故事告訴我們獨處的必要。在某一刻對人生的突然參悟往往是在獨處的那一刻產(chǎn)生。《瓦爾登湖》的作者梭羅遠離塵世的喧囂,在安謐的瓦爾登湖呼吸著大自然的贈予。工業(yè)社會的嘈雜離他遠去,兩只打架的小螞蟻都讓他看的饒有興致。正是在這種與自然孤獨的對話當中。而在當今這個在太過于擁擠時代,在中國神話經(jīng)典《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從一個調(diào)皮的頑猴進化到一個除惡揚善的行者。而這一過程的實現(xiàn)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為了懲罰他如來把他壓到了五指山下,期限是五百年。在這一過程中,其實如來是給孫悟空一個機會讓他重新去認識自己,思考自己和天地之間的關(guān)系。終于在悟空明白了自己在天地中的位置,并專心致志輔佐唐曾西天取經(jīng)。但是,在那一刻,不管是梭羅,孫悟空都像約拿一樣開始重新審度自己的決定思考自己的人生。
真正的孤獨是精神上的荒蕪。在族人意志薄弱時的摩西并不孤獨,對上帝的愛支撐他跨過比酷熱的沙漠更要灼人的人心。被困在魚肚子里的約拿也并不孤獨。相反,這是這正賦予了他一個機會,讓他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所以,孤獨可以理解成是對自己精神力量的鍛煉。周圍嘈雜刺耳的聲音顧讓也許會讓人感到灰心喪氣,但是精神上的無依無靠才會成為那最后一根稻草。同樣,如果內(nèi)心的嘈雜讓人力不從心,也許那個彌漫著孤寂氣息的魚腹才能催生新的人生。
參考文獻
[1]蔣勛.孤獨六講.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錢鐘書.圍城.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
(作者單位:河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