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 要:新課改的深入發(fā)展,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展多媒體教學對提高教學有效性,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主要探討了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如何科學有效地利用多媒體教學。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
小學數學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是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主要課程,而傳統的教學手段無法滿足新形勢下小學數學的發(fā)展需求,亟須一種新的教學手段。近年來,多媒體以其獨特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被廣泛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緩解了學生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之間的矛盾,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不過,在實際教學中,多媒體教學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仍需不斷地探索和實踐。
一、興趣導向——利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
多媒體教學區(qū)別于傳統教學的重要特點是能增強課堂教學的娛樂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在現有的教學資源基礎上利用好多媒體,豐富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資源和信息,進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提高教學質量。如,在《組合圖形的面積》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事先在網上找出或者繪制出一些封閉的、不同形狀的圖形,在課堂上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這些圖形,加深學生對圖形的大體概念。然后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圖形,用彩色顏料幫圖形涂上顏色,這樣能有效地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教師逐步引導學生將自己所涂繪的圖形面積計算出來,讓學生真正理解教學內容。通過開展這樣一種以興趣為導向的多媒體教學,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課程參與意識,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內容依托——利用多媒體完善學生的數學知識結構
多媒體運用于教學實際,雖然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如果教師使用不當,過多依賴多媒體,而忽視了教材內容的話,可能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中,教師要將多媒體教學與教材內容相結合,利用多媒體圖文并茂的特點全方位地展示教學內容,以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如,在《9加幾》的教學中,教師要清楚地認識“湊十法”是本課的內容重點,并將這種計算方法與多媒體教學有效融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先向學生展示14個圓形圖,可以右邊9個,左邊5個,讓學生自主列出算式的同時,利用多媒體的動畫功能,將左邊拿出1個圓移到右邊去,使得右邊剛好湊足十個圓,引出“湊十法”的計算方法。最后還可以舉一反三,讓學生自主思考更多的計算方法,完善學生的數學知識結構。
三、功能主導——利用多媒體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
多媒體作為一種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除了最基本的文本功能外,還有語音、視頻、圖像等功能。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應只關注多媒體的文本功能,還應該發(fā)揮其他幾項教學功能,以增強多媒體教學的綜合效果。如,在《加減法的應用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語音功能給學生播放一段輕松愉快的兒歌,并利用文本功能,給學生展示“動物歌唱比賽”這一主題,在動物一聲聲的叫聲中,利用多媒體的視頻和圖像功能,各種動物不斷登上舞蹈,有1只小貓、2只企鵝、3只海豚、2只青蛙等。最后教師借機提出要求:“找出你喜歡的兩只小動物,自行編寫一道加法應用題?!蓖ㄟ^開展這樣一種以功能為主導的多媒體教學,將一些有難度的知識簡單化,便于學生理解,同時還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教學效率。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多媒體教學是小學數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必然要求,對提高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果極具意義。在實際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的興趣為引導,結合教學內容,最大限度地實現多媒體的功能最大化,進而完善小學數學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