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壚沽酒: 文化名人也賣過酒
飲酒需先有酒,要說文人與酒的關(guān)系,不妨從沽酒談起。“沽酒”既可指賣酒,也可表示買酒。
文人沽酒的“祖師爺”非西漢司馬相如莫屬。這位與司馬遷齊名的辭賦家,留下了《子虛賦》《上林賦》等不朽之作。當(dāng)年向皇帝進獻《大人賦》時,《史記》用“飄飄有凌云之氣”來形容他的神情。司馬相如也曾失意落魄,寓居臨邛,撫琴寄意,孰料引來卓王孫之女卓文君的傾慕,并與之私奔。
沒有雙方父母的資助,婚后“家徒四壁”,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只能自食其力,向親戚朋友借來點本錢,開了一家酒館。卓文君當(dāng)壚賣酒,掌管店務(wù),當(dāng)起了老板娘;司馬相如則充當(dāng)伙計,迎送賓客,洗碗涮碟。
《史記》里還特別記載了司馬相如當(dāng)日所著的圍裙,名曰“犢鼻裈”,大概它的樣子有點像牛犢的鼻子吧。后來,這個詞就專門用來指代貧民穿的衣服,比如宋代梅堯臣《岸貧》詩曰:“稚子將荷葉,還充犢鼻衤昆(通‘裈)?!?/p>
這之后,“犢鼻裈”在貧民中流行開來。關(guān)于這種圍裙,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還有個故事。古時的農(nóng)歷七月初七,被稱為“龍王曬鱗日”,人們會在這一天曬衣服、棉被。阮咸家窮,住在道南,阮家其他人都很闊氣,住在道北。七月初七這一天,道北阮家成員紛紛晾出羅綺錦緞“炫富”,阮咸沒有好衣服曬,就用竿子掛了一條肥大的“犢鼻裈”在院子里,并且自嘲道:“未能免俗,聊復(fù)爾耳?!?/p>
阮家算是文人輩出了,當(dāng)時與阮咸并列“竹林七賢”的還有他的叔叔阮籍。文人沽酒的第二號人物非阮籍莫屬。阮籍沒開過酒店,只常去買酒。他嗜酒至極,聽說朝廷缺步兵校尉(相當(dāng)于營長)一職,又聽說那府衙里藏著數(shù)百斛美酒,便辭去了司馬氏的幕僚職務(wù),主動應(yīng)聘校尉。因此,阮籍有了“阮步兵”的稱號,他的文集也叫《阮步兵集》。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 古時的酒是混濁的
《論語》上說孔子“沽酒市脯,不食”,朱熹對此注釋說:“沽、市,皆買也??植痪珴?,或傷人也?!痹瓉砜鬃涌赡苁窍訔壨忸^買來的酒不干凈??鬃与m“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后來又“匡城受拘”“陳蔡絕糧”“惶惶然如喪家之犬”,但他對于飲食之道卻頗為在行,所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xì)”,《鄉(xiāng)黨》一篇集中展示了這個老頭的“窮講究”。
外頭買的酒為何會不干凈?最早的時候,是沒有蒸餾技術(shù)的,那時候就是用糯米、黃米發(fā)酵釀酒,所以酒很淡,并且酒渣(類似于現(xiàn)代的“酒糟”)很多,十分混濁。這種酒就是“濁酒”,也叫“渾酒”“醪”“醅”。
杜甫《登高》詩云:“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范仲淹《漁家傲·秋思》云:“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睗峋漆勚乒ば蚝唵危瑑r廉,出自農(nóng)家,也別有風(fēng)味,所以陸游在《游山西村》中寫道:“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p>
寫濁酒之美的最佳之作,應(yīng)是白居易的《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寒冷的冬天,屋里一個小火爐、一杯濁酒,便能讓你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天之寒更襯出酒之香。“爐火”與“雪”的意象組合,又被蘇軾用到他的名作《書雙竹湛師房》里:“白灰旋撥通紅火,臥聽蕭蕭雪打窗?!?/p>
那么,古時候有干凈的酒嗎?也是有的。在濁酒中加石灰等,能使酒糟沉淀下來,這樣,酒就清澈如泉了,被稱為“清酒”。但清酒的價格要高很多,李白《行路難》云:“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一斗清酒花費十千銅錢,不是“土豪”還真喝不起??!杜甫最多也就喝得起三百銅錢的酒:“早來就飲一斗酒,恰有三百青銅錢?!?/p>
后來,契丹、女真、黨項等少數(shù)民族南下,帶來了蒸餾酒。因為他們居住的北國草原,氣候嚴(yán)寒,環(huán)境惡劣,必須要喝高濃度的蒸餾酒才能保暖。到了元朝,蒙古族人完全統(tǒng)治中土后,蒸餾酒便成了所有酒類之首。這時,清亮的白酒才成為人們常見的東西。
中學(xué)生天地·高中學(xué)習(xí)版2015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