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正青
摘 要:童話根據兒童的視角和心理需求,以豐富的想象力,夸張的擬人、象征手法塑造故事主角的形象,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以生為本的視角是進行小學語文童話閱讀教學的關鍵和根本。通過以生為本視角,實現(xiàn)教學中呵護童真、激發(fā)童趣、啟迪童智的目標。
關鍵詞:以生為本;小學語文;童話閱讀教學
童話以其特殊的藝術形態(tài),神奇而具有幻想性的故事特征受到兒童的喜愛。童話也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常見體裁,對于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具有重要影響。本文主要是在以生為本的視角之下,探究小學語文童話閱讀教學的意義與策略。
一、以生為本視角下小學語文童話閱讀教學的意義
兒童的閱讀是成長性閱讀,是一種學習行為。在閱讀過程中,兒童能夠不斷獲得知識,同時可以學習閱讀的行為方式,培養(yǎng)好的閱讀習慣。童話非常貼合兒童的心理年齡和成長需要,對其心理發(fā)展具有積極作用。除此之外,童話閱讀教學對于兒童的智力開發(fā)、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審美情趣以及想象力的發(fā)展都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二、以生為本視角下小學語文童話閱讀教學策略
1.第一學段的策略
第一學段是兒童的重要過渡階段,也是他們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教材中的擬人體童話較多,語言淺顯容易理解。這一階段主要是擴大學生識字量,培養(yǎng)其閱讀素養(yǎng)。教師不需要講授過多的理論知識,以朗誦、背誦以及情景游戲為主。在以生為本的視角下,從學生的感性體驗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第二學段的策略
第二學段所學童話的深度高于第一學段,核心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默讀、速度和感悟的能力,引導學生講述童話中的道理。從以生為本視角看,教學過程應當與閱讀、朗誦、理解和游戲為主。同時注重學生的寫作,掌握不同的閱讀技巧,在教師指導下能夠復述故事的大意。
3.第三學段的策略
該學段的學生已經具備相應的學習能力,需要加強綜合思考、分析和歸納的能力。根據以生為本視角,引導學生了解童話體裁,通過自主閱讀的方式感悟童話,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多預讀、設置提問和游戲環(huán)節(jié),通過情境教學方式綜合鍛煉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
總之,童話閱讀教學應當以“以生為本”作為根本出發(fā)點,尊重童話選文,關注學生的心理,尋找童話閱讀中的最佳切入點,實現(xiàn)呵護童真、激發(fā)童趣、啟迪童智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蔡紅.關注小學語文童話閱讀教學實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9):178.
[2]郭澤鏡.童話閱讀,引領小學生走進閱讀的廣闊天地[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14,(1):32.
?誗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