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萍
摘 要:突出語文教育應有的豐富內(nèi)涵,充分展示語文自身的無窮魅力。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則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是師生對話溝通的方式,以教促學、教學相長。
關鍵詞:溝通;合作;共建;教學相長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眰鹘y(tǒng)的語文課,學生只能在教師預設好的定性思維模式中進行分析,無法與作者在思想上、心靈上形成共鳴,在這種教學模式的束縛下,語文教學的教育功能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因此,新的課程標準把價值觀和情感態(tài)度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語文教學的豐富內(nèi)涵,展示語文自身的無窮魅力。下面就語文教學談一談我的幾點想法。
一、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則是學習的主體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統(tǒng)治者”,教師說什么,學生只管照做,不用知道為什么這么做。長此以往,學生幾乎不用思考,得到的知識都是教師直接總結(jié)后傳達到位的,學生的知識學得死,不會靈活運用,變個方式問,學生就不會回答。這種教學觀念嚴重地阻礙并限制了學生探究問題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要想讓學生的思維發(fā)散而靈活,首先應轉(zhuǎn)變師生的關系,因為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師生關系一直都比較嚴肅,想讓他們把自己的想法暢所欲言地說出來根本不可能,所以,必須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快樂、和諧的氛圍,教師要俯下身傾聽學生對問題的獨到的內(nèi)心真實想法,這樣,才能逐漸培養(yǎng)出有想法、勇于探究的學生。
二、教學是師生對話溝通的方式,以教促學,教學相長
教師要想在這樣民主的、和諧的氛圍中靈活地駕馭課堂,就要更加熟悉教材內(nèi)容,深入挖掘教材,做到備課時與文本的作者進行較高層次、較為深入而具體的“對話”,并且選擇恰當而靈活的教學方法,配合使用直觀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如實物投影儀、幻燈片)深入淺出地引領學生突破難點。這樣,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摸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同時學生也在自主探究中總結(jié)可行的學習方法。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有機統(tǒng)一,教學是一種對話、溝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學、教學相長。
總之,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必須具備探究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勤于積累,廣泛閱讀,在閱讀中尋找樂趣,總結(jié)規(guī)律,學會賞析,不斷提高語文學習能力,進而達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誗編輯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