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強
小學生作文中標點符號使用偏誤分析
王 強
小學階段是良好的標點符號書寫習慣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通過對運城市Y小學五年級80名學生作文材料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在作文中標點符號使用偏誤普遍存在。從學生、教師、標點符號本體、標點符號教學等方面對其進行原因分析,指出應(yīng)加強各種標點符號形體、格式特點的講解,進行系統(tǒng)化的、由淺入深的教學安排,并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錯訓練,對標點符號偏誤進行及時反饋和引導,提高學生和教師對標點符號教學的重視。
小學作文;標點符號;使用偏誤
標點符號是語言表達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正確地使用標點符號對小學生作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積極的作用。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學生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要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結(jié)合語言表達的實際需要,學會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比欢?小學作文教學及評改過程中,教師常常把內(nèi)容表述、語言組織、思維邏輯作為作文習作教學重點,標點符號使用偏誤問題卻很少引起教師的關(guān)注。讓學生正確了解標點符號,規(guī)范使用標點符號成為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1]
調(diào)查隨機選取運城市Y小學五年級某個班80名學生作文《致遠方小朋友的一封信》作為研究樣本,遵循不限時、600字左右、未經(jīng)教師評閱(原始材料)三項原則,對作文習作中標點符號使用情況進行分類統(tǒng)計。
(一)使用種類豐富,使用頻率不同
小學生作文標點符號使用的突出特點是種類豐富,學生在作文中使用的標點符號主要有逗號、句號、嘆號、問號、頓號、冒號、引號、省略號、分號、書名號、破折號和括號等12種。通過對標點符號使用次數(shù)及使用頻率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各標點符號的使用頻率差異較大。其中,逗號出現(xiàn)1 714次,占總體的55.3%;句號出現(xiàn)533次,占總體的17.2%;嘆號出現(xiàn)260次,占總體的8.4%;問號、頓號、冒號、引號、省略號、分號、書名號、破折號等9種標點符號使用次數(shù)均在200次以內(nèi),全部共占27.4%(見表1)??芍?小學生標點符號使用種類豐富,但使用范圍較有限,主要集中于逗號和句號,其它標點符號使用頻次相對較少。
表1 . 12種標點符號使用情況統(tǒng)計表
(二)形體偏誤差別較大
通過標點符號形體偏誤分析可知,逗號形體偏誤率相對較高,達33.2%,是標點符號中形體偏誤最高的;句號使用率為17.2%,但形體偏誤率僅為5.4%;引號使用率為2.2%,形體偏誤率為20.6%;書名號使用率為0.5%,偏誤率為20%;頓號使用率為4.2%,形體偏誤率為14.5%;書名號、冒號、括號三種標點符號的使用率較低,占總數(shù)的4.8%,形體偏誤率為0。分析可知,標點符號的使用率和形體偏誤率不呈正相關(guān)(見表2)。逗號、引號、頓號、破折號在形體教學方面急待進一步加強,句號、嘆號、問號、省略號、分號在形體書寫方面有較大提升空間,冒號、書名號、括號的形體掌握情況相對較好。
表2 . 12種標點符號的形體偏誤統(tǒng)計
(三)格式偏誤現(xiàn)象普遍
通過對標點符號格式偏誤進行分析,引號和括號的格式偏誤率相對較高,達到42.6%和33.3%,教學中應(yīng)引起高度重視,進一步規(guī)范其書寫格式;書名號和省略號格式偏誤率分別為15%和12.5%,冒號、嘆號、頓號、逗號、句號、問號等格式偏誤率相對較低,分別為7.3%、5.4%、3.8%、3.4%、3.4%、1.9%,這些標點符號的格式偏誤問題,仍需引起教師的足夠重視。分號、括號格式偏誤率均為0,表明學生對分號和括號的書寫格式掌握良好。分析可知,標點符號的使用率與形體偏誤率不呈現(xiàn)正相關(guān)(見表3)。
表3 . 12種標點符號的格式偏誤統(tǒng)計
(四)各標點符號偏誤類別間存在差異
通過對標點符號的形體偏誤率與格式偏誤率間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樣本各種標點符號的形體偏誤與格式偏誤間存在差異(見圖1)。調(diào)查可知,逗號、句號、感嘆號、問號、頓號、分號、破折號的形體偏誤率均高于格式偏誤率;冒號、引號、省略號、書名號、括號五種標點符號的格式偏誤率高于形體偏誤率。不同的標點符號間存在不同的偏誤類別,各種標點符號偏誤類別具有差異性。教學中,逗號、句號、感嘆號、問號、頓號、分號、破折號等七種標點符號需要加強書寫格式教學,而冒號、引號、省略號、書名號、括號等五種標點符號則應(yīng)該更加側(cè)重書寫形體教學,需要引起師生的廣泛重視和關(guān)注。
圖1 12種常見的標點符號形體偏誤率與格式偏誤率的比較
(五)形體與格式偏誤間存在共性
學生作文寫作中標點符號形體偏誤與格式偏誤間存在共性。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一種標點符號在作文中出現(xiàn)同一形體偏誤或同一格式偏誤,或多種標點符號通篇同一格式偏誤的現(xiàn)象。還有部分樣本存在字格內(nèi)方位偏誤、通篇都將句號寫作實心圓點、將省略號擠入一個字格內(nèi)等(見圖2),而這些偏誤很大程度上受到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書寫習慣的影響,且不同個體表現(xiàn)的連續(xù)性偏誤也存在一定的差異。第二,標點符號在不同樣本間呈現(xiàn)出相同的形體偏誤或格式偏誤,標點符號偏誤類型間存在一定共性,將句號寫成實心圓點、將非句末標點符號和漢字擠入一格,句號置于字格中間等現(xiàn)象等都較為普遍。如,逗號的書寫存在同樣的形體偏誤(見圖3)表現(xiàn)為將逗號寫成一撇。
圖2
圖3
(一)小學生認知有局限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教師?;诒硐髮它c符號進行講解,學生對其功能及用法認知較為有限,作文中標點符號使用過于泛化。如,在現(xiàn)代漢語中,逗號與頓號都可表示并列語間時間的停頓,但兩者間又有著各自獨立的適用范圍,學生對各種標點符號使用缺乏正確的認知,對其區(qū)分和使用界限在認識上存在片面性,寫作中大量使用相對熟悉的逗號和句號,標點符號使用范圍過于局限。
(二)印刷與手寫之間差異的影響
印刷體與書寫體間存在差異是小學生標點符號書寫偏誤的主要原因。小學生學習標點符號主要借助教材、課外書等媒介,教材中的標點符號沒有方格,而學生作文則需把標點符號寫在方格內(nèi)。學生在無字格限制的教材中對標點符號占格情況掌握不準確,導致寫作中常出現(xiàn)將非句末標點符號與句尾漢字擠入一格、標點符號在字格內(nèi)方位偏誤等現(xiàn)象。如,教材中印刷體省略號表述不明,學生不清楚省略號是占一個字格還是兩個字格,出現(xiàn)將六個圓點擠入一個字格內(nèi)的格式偏誤現(xiàn)象。
(三)教學缺乏針對性
語文教師未將標點符號作為單獨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講授,而是將其穿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教學中,標點符號書寫內(nèi)容講解不系統(tǒng)、不規(guī)范、不具體,多集中于形體書寫,有的甚至常常被忽略不講。教師對作文中標點符號的使用缺乏具體、必要、明確的要求,學生對標點符號的學習、了解及使用,更多取決于自身的主觀判斷,跟著感覺走,致使標點符號偏誤大量出現(xiàn)。
(四)作文評改有偏失
在作文評改中,教師自身對標點符號重要性的認識不足,多側(cè)重于錯別字、語句表達及文章邏輯等內(nèi)容,標點符號常常被忽略,甚至有教師在板書過程中也常常出現(xiàn)錯誤的標點符號示范。如,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為了節(jié)省時間,將逗號寫成一撇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而學生書寫標點符號常常以教師為模版,模仿教師進行書寫。這些都對小學生標點符號書寫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是導致標點符號偏誤存在共性的重要原因。
(五)書寫習慣須改變
學生在作文寫作中,標點符號偏誤呈現(xiàn)共性特征。有些通篇將逗號寫作了一撇,有些通篇將句號寫作實心圓點,有些通篇將非句末標點符號與句尾漢字擠入一格,這些偏誤的出現(xiàn)并非偶然,與小學生的寫作習慣密切相關(guān)。標點符號偏誤應(yīng)引起師生的足夠重視,有些學生作文中只有一兩處將逗號的小圓點寫成了空心,其它標點書寫全都正確,這些偶然的偏誤并非是學生不良寫作習慣所致,與學生自身的粗心及不認真的態(tài)度有關(guān),應(yīng)引起師生的重視。
(一)講解強調(diào)規(guī)范性
首先,教師要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識標點符號的形體要求及占格規(guī)則,提供方格內(nèi)書寫的標準示范,并詳細講解,使學生了解標點符號形式及格式的特點。教師在示范過程中,將標點符號置于方格或田字格內(nèi),讓學生注意觀察標點符號的正確占位,使其對標點符號形成正確的認識。如,逗號、句號在形體上應(yīng)注意虛實書寫的規(guī)范,書寫按照居左偏下;省略號、破折號各占兩格,書寫按照上下居中,省略號的六個點是實心等。其次,加強學生的書寫訓練,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地去感知每個標點符號的形體結(jié)構(gòu)及格式特點。講解中,教師可采用分類講解與對比講解的方法,把形體偏誤和格式偏誤的標點符號分別歸類進行講解,也可通過比較各種標點符號的異同進行講解,加深學生對標點符號的理解和認識。
(二)教學突出系統(tǒng)性
教學中,教師不能采取“補漏式”的教學方法,應(yīng)堅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進行系統(tǒng)化的教學。首先,根據(jù)學生對不同標點符號的掌握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基于學生對各種標點符號使用的差異,參照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常用到不常用的原則進行編排,對標點符號教學的順序進行適當調(diào)整。調(diào)查中,逗號和句號的使用率最高,教師應(yīng)先教逗號和句號的使用,再教使用率較低的其它標點符號。其次,標點符號應(yīng)結(jié)合具體的題材進行教學。如,讀后感、觀后感題材的作文,會出現(xiàn)較多的書名號,而書信體的作文,則會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冒號,教師可以結(jié)合不同的作文情境及題材進行教學,使標點符號教學內(nèi)容安排更加科學化。最后,讓學生了解標點符號的基本用法,采用游戲、兒歌等喜聞樂見的方式輔助加強記憶。[2]
(三)訓練強化針對性
為糾正學生作文標點符號使用偏誤問題,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項改錯訓練。首先,教師指導學生掌握自我診斷的方法,自我辨別標點符號的形體偏誤和格式偏誤。其次,在學生認識標點符號形體及格式書寫規(guī)范的同時,通過學生自改或互改以降低和糾正作文中的標點符號使用偏誤。調(diào)查中,逗號和句號的形體偏誤率均高于格式偏誤率,表現(xiàn)為虛實偏誤和點線偏誤兩種類型,教師開展改錯訓練應(yīng)當把逗號和句號的形體偏誤作為教學重點,列舉常見的書寫偏誤現(xiàn)象,如將逗號寫做一撇,逗號上面的實心圓點寫做空心,句號的空心圓點寫成實心圓點等,有重點地進行標點符號改錯訓練。
(四)及時反饋和引導
作文是學生標點符號掌握情況最直觀具體的表現(xiàn),是教師對學生標點符號書寫、運用進行分析歸納的重要材料,能幫助教師正確把握學生的認知結(jié)構(gòu)、認知心理。[3]教師在作文評改中,應(yīng)端正態(tài)度,積極重視,對標點符號偏誤進行及時的提醒和糾正。當發(fā)現(xiàn)標點符號偏誤時,應(yīng)注明偏誤之處,讓學生得到及時、有效的信息反饋,避免將這類偏誤延續(xù)下去。同時,積極鼓勵教師對標點符號使用問題進行教改研究,建議教師在作文評改過程中對標點符號偏誤情況進行統(tǒng)計,歸類、整理、分析,找出學生容易出現(xiàn)偏誤的規(guī)律。結(jié)合課本內(nèi)容對標點符號進行針對性的講解,降低學生的標點符號使用偏誤率。
(五)提高師生對標點符號重要性的認識
調(diào)查中,多數(shù)教師認同標點符號是漢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教學意義。然而,長期受“應(yīng)試”教育的影響,緊緊圍繞應(yīng)試進行教學,對標點符號的規(guī)范使用缺乏系統(tǒng)、深入的指導,學生作文中標點符號使用偏誤比比皆是。首先,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摒棄急功近利的思想,注重培養(yǎng)學生整體的表達能力及語言應(yīng)用能力,同時進行標點符號的教學指導。其次,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注重于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采用合適的方式方法讓學生理解標點符號的用法,通過講授一些有關(guān)標點符號的故事,啟發(fā)引導、寓教于樂。[4]最后,將標點符號的教學內(nèi)容引入作文測評中,以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能力的提升做為目標,強調(diào)標點符號的重要性,嚴格要求其規(guī)范性和準確性,提高學生使用標點符號的技能。
[1]徐春燕.凸現(xiàn)作文中標點符號的魅力[J].中學教學參考, 2013(34).
[2]陳曉軍.小學標點符號教學教導[J].考試周刊,2013(8).
[3]劉煒.中國學生英語寫作常見標點符號錯誤例析[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6).
[4]張秀瑜.標點符號教學不可忽略[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4 (26).
[責任編輯:陳 浮]
The Analysis of Errors of Using Punctuations in the Composition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ANG Qiang
The following points should be grasp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guide-teaching case in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class:introducing question,setting clear objectives;learning autonomously,finding problems;cooperating discussion,solving problems;feeding back problems,showing direction;concluding and summarizing, forming frame;testing standard,and lifting capacity.The implementation of guide-teaching case can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students’ability,and promote teachers’development.
primary composition;punctuation;using error
2015-07-01
王強,運城學院(山西運城044000)教育與心理科學系講師。
運城學院專業(yè)建設(shè)基金項目“小學生作文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策略研究”(Z201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