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常在
剛剛過上好日子的新浪微博,看似邁上了光明大道,卻不知,微信正在虎視眈眈,伺機出手。
今年3月,新浪微博發(fā)布201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數據顯示,微博2014年第四季度凈營收1.05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7%,歸屬于微博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94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2%,首次實現上市后的單季度盈利。自2009年8月成立以來,連續(xù)虧損五年的微博,終于揚眉吐氣了。
新浪微博從成立至今,道路可謂是崎嶇坎坷。直到遇上阿里:2013年4月29日,新浪公司宣布:其子公司微博公司與阿里巴巴集團子公司阿里巴巴(中國)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議,阿里以5.86億美元購入新浪微博公司發(fā)行的優(yōu)先股和普通股,占微博公司全稀釋攤薄后總股份的約18%。
微博需要的是阿里的資金,阿里需要的是微博的社交圈以及利用微博數億的用戶做基于社交關系的大數據,微博擁有超過5億的用戶,而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支付寶、天貓等平臺的賬號大約有8億,雙方數據一旦互通,將有望成為中國最大的賬戶體系。
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阿里注資微博之后,許多用戶赫然發(fā)現微博的廣告憑空多了起來,除了頁面右側的廣告欄,一些所謂的“微博推廣”也頻頻出現在微博里,用戶不得不被迫瀏覽推廣內容。除此之外,私信廣告、評論廣告也無孔不入。隨著這些大大小小的廣告紛至沓來,開始有部分用戶宣布放棄使用新浪微博,而根據一些網站的統(tǒng)計,新浪微博的用戶活躍度已大大下降,跌至2011年初的水平。
2014年,微博成功地在美國上市。上市之后的微博,調整了戰(zhàn)略,但廣告并沒有減少,而是更善解人意更隱蔽了。伴隨其后騰訊微博、網易微博的相繼退出,給新浪微博帶來了更多的市場空間,客戶端的普及也讓新浪微博有了更大的增長空間。經過數年打拼的新浪微博眼看就要一統(tǒng)社交廣告天下之時,微信卻悄悄地打響了爭奪社交廣告市場的第一槍。
2015年1月,細心的微信用戶發(fā)現原本只能夠收看到自己好友發(fā)出信息的朋友圈居然出現了一條陌生人的信息,打開查看方知原來是一則廣告。有傳言聲稱,微信此次廣告系根據用戶消費能力而做出的定向推送,因此網上一則“年收入100萬元以上,消費能力強,收到的是寶馬廣告;買不起iPhone 6但買得起小米的,收到的是vivo廣告;連小米、甚至紅米都買不起的,收到的是可口可樂廣告……”的段子在朋友圈內火速傳播。
廣告推送中形成的一種身份差異和象征引發(fā)了更多討論,享受廣告的少部分人“綁架”了不關注廣告的大多數人,就此而言,微信的首次廣告營銷是非常成功的。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微信上線至今,全球累計注冊賬戶數11.2億,每天朋友圈內僅分享鏈接內容的次數已經超過30億次。日常使用中,76.4%的用戶會使用朋友圈來查看朋友動態(tài)或進行分享,微信朋友圈無疑成為不少企業(yè)新的廣告場。
毫無疑問,微信廣告將會吞食微博廣告的市場,以微信龐大的用戶數量和迅速的推廣效率,微博在以后的廣告市場爭奪戰(zhàn)中,能競爭得過具有先天優(yōu)勢的微信嗎?
可以預見的是,在不久的將來,一場大戰(zhàn)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