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讓英語走向生活,讓英語融入生活,并強調(diào)英語教學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jīng)驗和認識水平出發(fā),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庇纱丝梢姡谛W英語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尤為重要,讓學生的英語學習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生活中學習英語同時樂于將英語應用于日常生活,學習有用的英語,突破應試式英語學習,告別啞巴英語。
作者簡介:王燕(1987-),女,江蘇如皋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生的英語語感培養(yǎng)。
語言學習與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英語教師切不可拋開生活,進行枯燥式的教學。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置身于生活化情境中學習英語會取得更好的效果,學生也能深刻領悟?qū)W習語言的實際用處,從而達到學以致用,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樂趣與價值。那么,作為英語教師,應該如何有效實施生活化英語教學呢?筆者認為,應結(jié)合實際情況,從學生視角進行設計,突出學生的能動性,盡可能地采用貼合學生的方式進行生活化教學,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有效地布置校園,營造生活氛圍
生活化氛圍的營造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一是在校園或班級顯眼的地方貼上中英文警示語或者是名人名言。例如,愛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s everyone's responsibility);請不要亂扔垃圾(No littering);知識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等等。這些與生活相關的警示語和名言既能夠約束學生的行為,也能讓學生隨時隨地學習與生活相關的英語,一舉兩得。二是在教室范圍內(nèi)為常見的物品貼上對應的英文。例如,黑板(blackboard)、門(door)、窗(window)、桌子(desk)、椅子(chair)、粉筆(chalk)等。在課間,學生可以隨時學習這些與自己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英語。特別是當學生忘記某個單詞的時候,可以及時查看,喚醒記憶。通過以上兩個途徑,英語教師有效地布置了校園,為學生營造了濃濃的英語學習生活氛圍,學生沉醉于其中,學得輕松、快樂。除了在學校內(nèi)打造生活環(huán)境,英語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動手為家里的家具、其他物品貼上對應的英文,并要求家長與之配合。學校通過密切與家長的聯(lián)系,共同為學生營造學習英語的生活氛圍,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二、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實施生活化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是首要步驟,也是最為關鍵的。英語教師可以因地制宜,結(jié)合每個單元學習的內(nèi)容,深度挖掘教材資源,創(chuàng)設與學生實際生活貼近、學生感興趣的情境,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例如,在學習小學四年級英語At the snack bar這一單元時,教師結(jié)合單元主題內(nèi)容,創(chuàng)設了生活化情境,取得不錯的效果。首先,利用多媒體出示各種各樣的snacks,刺激學生的各類感官。學生看到這些圖片,被吸引住了,并深深陶醉其中。其次,英語教師繼續(xù)播放不同場景的圖片,例如西餐廳、中餐廳中的食物等,讓學生享受一場盛大的視覺盛宴。此時,有一名活躍的學生用英文說“I like hamburgers”??吹接袑W生表達想法后,其他學生紛紛用英文說出自己喜歡的食物。例如,I like milk./I like noodles.(這些輸出是學生預習之后和受到圖片刺激后的結(jié)果)。在這節(jié)課中,英語教師成功利用圖片,創(chuàng)設了生活情境,使學生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被激發(fā)出來,從而融入課堂學習。
又如,在學習小學三年級英語Colours這一單元時,教師在課前設計了一個預習任務:請同學們自己完成一件顏色鮮明的畫作,注意顏色的恰當(提示:紅色的草莓;青色的蘋果等)。第二天上課時,學生都帶著自己的作品,滿意地走進課堂。英語教師讓學生把自己的作品交上來,并隨機抽取學生制作的作品進行展示,同時提問。例如,抽取一張畫著綠色的樹的圖片,問:What’s this?學生回答:This is a tree.師繼續(xù)引導:What colour is it?生:It is green.在這個案例中,英語教師以學生的生活化作品為載體,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讓學生根據(jù)作品回答問題。
從以上兩個案例中得知,生活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方式并不是局限的,英語教師可以靈活安排。但是,英語教師要基于學生興趣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設,并注意情境與所學習內(nèi)容的關聯(lián)度,以順利切入單元主題的學習。
三、教學生活化內(nèi)容,調(diào)動學生參與
生活化教學也需要生活內(nèi)容作為支撐,全方位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但是,在傳授一些生活的內(nèi)容時,不能以灌輸式進行,而是以學生喜歡的、活潑生動的形式進行。例如,在學習小學三年級英語In the library這一單元時,教師一進教室,就做出了“噓”的動作,讓學生明白教室內(nèi)應該安靜,不能大聲喧嘩。等學生靜下來,教師再提問:What can’t we do in the class?此時,學生開始嘗試表達:We cannot talk;we cannot eat等。師繼續(xù)引導:What can’t we do in the library?學生根據(jù)平常的認知開始回答。在以上案例中,英語教師從進教室開始,先以動作吸引學生,再教授生活化的內(nèi)容,調(diào)動學生參與互動。
又如,在學習小學三年級英語Happy New Year這一單元時,教師課前與學生一起布置了教室,讓教室洋溢著過年的氛圍。有福字、有對聯(lián)、有嬉戲的畫面、有放鞭炮的畫面等,總之教室里滿滿的過年的氛圍,學生沉醉其中。此時,英語教師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教授一下常見的禮物的單詞,例如robot,doll,ball,car,CD等。學習完之后,英語教師隨機抽取禮物提問What’s this?再引導學生利用It is...進行回答。由于很多學生過年收到的禮物可能與所學習的內(nèi)容不一樣,因此,還可以提問學生:What presents do you get in the New Year?
四、設計生活化作業(yè),提高應用能力
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英語教師還應該設計生活化作業(yè)。例如,在學習小學三年級英語My day這一單元時,教師設計了如下作業(yè):請利用本單元所學習的句型、詞匯,寫一篇介紹自己的一天的小短文。在這個作業(yè)中,學生要回憶自己的一天,想一想先介紹什么,再介紹什么,如何才能突出自己一天中的特別之處等。這個作業(yè)與學生一天的生活緊密相連,很容易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更為關鍵的是,學生在這個作業(yè)中慢慢學會如何用英文向別人展示自己的一天。又如,在學習小學四年級英語How are you?這一單元時,教師設計的作業(yè)如下:假如你生病了,請與搭檔用對話的形式將病人與醫(yī)生的對話模擬出來。這一作業(yè)的設計以日常生病為背景,作業(yè)形式以對話形式完成,脫離了單調(diào)的抄、背、寫的模式,讓作業(yè)更靈動。語言學習終歸是運用到生活實處,因而,英語教師要多設計生活化作業(yè),強化學生的應用能力。
總之,英語學習需要生活化氛圍,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實施生活化教學。英語教師要立足實際,為學生搭建起生活與小學英語的橋梁,幫助學生從生活中學習英語并且有效的應用于生活,從而讓孩子們體驗到英語在生活中的價值。英語教師要不斷探索如何將生活內(nèi)容與教學融合起來,以更好地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