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宏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第三學段(5~6年級)的“綜合性學習”中提出了“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的目標。其目的是為了達成“總目標”中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以及“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逐步養(yǎng)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tài)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的訓練目標。為此,各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都編排了一系列調查類的語文實踐活動。
如筆者使用的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就安排了不少的調查類的習作訓練。
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調查類作文編排一覽表
[教材\&內容\&三年級上冊\&習作8:調查一些古詩詞的意思和由來\&三年級下冊\&習作5:調查端午節(jié)的由來\&四年級下冊\&習作5:研究一種植物\&五年級上冊\&習作3:收集和觀察秋天的樹葉\&六年級上冊\&習作5:介紹家鄉(xiāng)的一種特產(chǎn)\&六年級上冊\&習作6:介紹家鄉(xiāng)的一個名人\&六年級下冊\&習作6:就同學們的學習和生活進行一次專項調查\&]
從上述圖表內容中可以發(fā)現(xiàn),到了小學高年級,教材對于學生進行的調查實踐活動,不僅僅要求簡單地搜集整理資料,還要求學生對調查的結果進行理性的分析。
為了保證調查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和調查類作文教學的有效進行,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初步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組織有效的調查實踐活動
調查類作文教學與一般作文教學的最大不同之處,就是需要學生進行調查實踐活動。為了保證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確保調查內容的完整,調查任務圓滿完成,需注意以下幾點。
1.設計科學、規(guī)范的調查表
筆者在提供多種調查表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自己設計切合本次調查內容并具有一定個性的調查表。例如,下面就是一位六年級學生設計的“關于身邊人使用手機”的調查表格。
關于身邊人使用手機的調查表
[調查者\&\&合作伙伴\&\&調查時間\&\&調查工具\&\&調查
內容\&姓名\&職業(yè)\&手機
品牌\&價格\&使用
時間\&\&\&\&\&\&\&\&\&\&\&\&\&\&\&\&\&\&\&\&\&\&\&\&\&\&我的發(fā)現(xiàn)\&\&]
從這張調查表可以看出,學生對整個調查過程中需要采集的信息有較為全面的預設,可以確保調查時信息采集的完整性。而“合作伙伴”“我的發(fā)現(xiàn)”兩項的設置,凸顯了高年級學生對合作學習的需求以及對調查結果的期待。
2.組成調查合作小組
由于調查實踐活動需要學生在課外進行,為了避免單人行動產(chǎn)生的不安全因素,盡可能保障數(shù)據(jù)采集的全面性,筆者往往會要求學生組成合作小組進行活動。學生可以從住處、興趣、特長等方面考慮,自由組合,建立3~5人的調查合作小組。合作小組建立后,組織學生進行分工。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又能保證調查活動順利進行。
3.給予充足的調查時間
筆者根據(jù)調查課題的不同,一定會給予學生們充足的調查時間。如要求學生采訪一名身邊的能人,則至少給予學生半天的時間;要求學生調查身邊人使用手機的情況,則給予一個雙休日的時間;而要求學生觀察“水仙花的生長過程”,則需要給予學生至少一個月的時間。只有學生有足夠、充分的調查時間,才能確保每個學生都能順利完成調查任務。
4.鼓勵學生使用多種工具記錄調查過程和結果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手機、數(shù)碼相機等高科技設備已進入了千家萬戶。這也使得學生在記錄調查過程和調查結果時,可以擺脫用筆記錄這種費時費力的方式,使得調查活動更加輕松愉悅。如采訪身邊的名人時,可以用手機或者MP3進行錄像錄音;收集秋天的樹葉和觀察水仙花的生長過程,可以用數(shù)碼相機進行攝影……
二、 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
當學生完成調查任務填寫完調查表格后,筆者便及時組織學生進行交流,以便信息共享、思維碰撞,從而產(chǎn)生新的、更有價值的思考。一般有以下幾種組織形式:
1.小組交流
將四到六個學生分為一組,以合作學習的組織方式,讓學生在小組內將自己的調查結果和發(fā)現(xiàn)與組員分享。這種組織方式,最大的優(yōu)點是人人都有機會發(fā)言,人人都能得到肯定。
2.指名交流
在批閱全體學生的調查表后,挑選最具代表性的幾份作業(yè),利用實物展示臺等設備,指名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和交流。這種組織形式的優(yōu)點是,全班學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分享到最優(yōu)秀的作業(yè),而且對于交流的學生有著莫大的激勵作用。其他學生則可以對某一個調查結果展開深入的討論,將調查引入深層次的思維碰撞。
3.全班展示
即將全班所有學生的調查作業(yè)陳列在教室中,組織學生進行自助式的交流。學生可以自由走動,可以自主閱讀,可以隨意找同學進行交談。這種組織方式,最大的優(yōu)點是可以使每個學生都有向全班同學展示的機會,在看似隨意的交流中,產(chǎn)生最優(yōu)的作業(yè)。
三、 進行調查類作文的寫作指導
經(jīng)過調查實踐和同學交流兩項活動后,學生需要將他調查的過程和收獲記錄下來,這就是調查類作文的寫作了。根據(jù)小學語文學科的特點,筆者為學生設計了“調查故事”和“研究報告”兩種寫作形式。
1.調查故事的寫作方法
調查故事,顧名思義就是要求學生用講故事的方式將本次調查活動講述出來。與其他敘事類作文不同的是內容必須真實,不可為了追求表達效果而進行“合理想象”,更不允許虛構。在文章的結尾,需闡述自己或同伴對調查結果的發(fā)現(xiàn)。
例如,采訪家鄉(xiāng)的名人后,學生的調查故事可以按照一般敘事作文一樣講述整個采訪過程,文章最后則需要對名人成功的原因進行思考并闡述。
2.研究報告的寫作方法
研究報告是一種特殊的文體,由于它具有很強的客觀性和科學性,所以在進行寫作前,筆者往往首先要求學生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
例如,在進行“身邊人使用手機的調查”后,筆者就指導學生統(tǒng)計出調查人數(shù),排列出各種品牌用戶數(shù),各類手機的價格,手機使用年限,對比國產(chǎn)品牌與國外品牌的價格和用戶數(shù),分析職業(yè)對于手機選擇的影響等。并通過查閱資料等途徑,揭示現(xiàn)代人購買和使用手機的深層次需求,從而對我們的生活進行反思。為了使文章更具說服力,筆者鼓勵學生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后制成圖表附在作文后。
研究報告的寫作,科學性強,富有挑戰(zhàn)性,對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有莫大的好處。
四、實行獨特的評價標準
由于調查類作文的寫作不僅僅是一篇作文,還包含整個調查實踐活動。所以,在評價調查類作文時,應著眼于全過程。
1.調查過程的評價
以同伴或家人打分為主,教師打分為輔。調查實踐活動發(fā)生在課外,合作小組的同伴或者學生的家人才是這項活動的見證人,所以請他們評價更有說服力。評價的形式可以是“等第”,也可以是“星級”。教師只是對學生完成的調查表進行評價,重點批閱格式的正確和內容的羅列條理。
2.作文的評價
對敘述部分,與一般習作差異不大,也是結合本年段寫作的具體要求,結合作文的語言、格式等方面進行評價,但重點是評價內容的真實性,以及學生在敘述故事后對調查結果的發(fā)現(xiàn)和反思。
新課標提出:“現(xiàn)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xiàn)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闭驗槿绱?,組織好學生進行調查實踐活動,撰寫好合乎規(guī)范的調查類作文,可以進一步讓學生在寫作中培養(yǎng)求真務實的科學態(tài)度,感受到發(fā)現(xiàn)生活、揭示客觀規(guī)律的無窮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