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三艷 何家福 趙媛媛
摘 要:在全球化與多元化交互發(fā)展的今天,水彩畫課堂教學的改革應更多地立足于各地域的本土化精神。從各地域的本土化探索,將“本土化”的精神引入水彩畫課程的改革,從而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在課程改革之的過程中,形成具備“本土化”的水彩畫課程教學體系,全面、整體、原創(chuàng)地推進水彩畫教學本土化建設,打造具備“本土化”精神的品牌特色專業(yè)。
關鍵詞:水彩畫 本土化 發(fā)展
[本論文為廣西民族師范學院科研經費資助項目課題“地方本科院校水彩畫課程民族性研究”階段性成果之一,課題編號:2013YB024。]
水彩畫課程不僅是師范類美術學專業(yè)的必修基礎課程,也是師范類的專業(yè)方向課程之一。從目前高校美術學專業(yè)看,高校的美術學專業(yè)方向,基本分三個專業(yè)方向:中國畫、油畫、水彩畫;有的院??赡苓€會有書法、雕塑等方向??梢?,水彩畫課程在美術學專業(yè)的課程當中,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
然而,隨著每年高校的招生規(guī)模越來越大,畢業(yè)生面臨就業(yè)的巨大壓力,使得很多高校的專業(yè)課程的設置越來越市場化,一些冷門專業(yè)課程被消減,甚至有的專業(yè)面臨直接取消的窘境。在這種壓力下,高校的“水彩畫”課程也受到很大影響,畢竟水彩專業(yè)方向的畢業(yè)生相對而言就業(yè)面比較窄。在這經濟騰飛的時代,水彩畫方向就業(yè)的拓寬是一個大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對課程提出新的要求,改革水彩畫課程迫在眉睫。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水彩畫課程要發(fā)展、創(chuàng)新,只有將“本土化”融入課堂教學,水彩畫課程才能以鮮明的民族特色屹立于藝術課程改革之首,打造出各地域的專業(yè)特色課程。
水彩畫在中國的發(fā)展歷經一百多年,但水彩畫作為一門課程進入大學,真正算起來不過幾十年的時間。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水彩畫課程要發(fā)展、創(chuàng)新,只有將“本土化”融入課堂教學,水彩畫課程才能以鮮明的民族特色屹立于藝術課程改革之首,打造出各地域的專業(yè)特色課程。
一、 水彩畫課程教學面臨的障礙
自16世紀末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到中國,就把一些水彩作品帶入了中國,到后來的土山灣畫館的成立,水彩畫開始在中國大地上生根發(fā)芽。同時也吸引很多藝術家奔赴英、法等國學習,回國后致力于發(fā)展中國藝術教育,極大地推動了水彩畫在中國的普及。然而近年來,筆者通過廣泛調查眾多美術學院,發(fā)現(xiàn)現(xiàn)行的水彩畫課程教學模式非常死板,大都沿用西方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固定的教學體系、西化的教學方式、機械化的訓練方式,使得它反而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大學教師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重復著他們從西方學來的課程教學模式,導致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低下。
從我國目前高校水彩畫教學情況看,盡管有一套完整的教學系統(tǒng),但在實際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課程之間的銜接性偏弱。水彩畫課程設置的內容基本從臨摹到寫生,再是創(chuàng)作,大致是靜物、風景和人物三大塊。而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按部就班,缺少對學生在藝術道路上的指導,壓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這種教學觀念的滯后和教學過程的僵化,是現(xiàn)在水彩畫課程改革面臨的重大問題。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同樣的,本土化的也是世界的。水彩畫畢竟屬于舶來畫種,只有融入中國民族的文化精神,才能體現(xiàn)中國的水彩藝術,在世界藝術占一席之地。同樣,水彩畫課程只有融入了本土知識和本土的文化精神產品,才能打造水彩畫課程的專業(yè)特色,推動高校水彩畫課程改革的新進程。既然各地域的水彩藝術有著各個地域的藝術特色,展現(xiàn)出了百花齊放的局面,為什么我們的水彩畫課程不能創(chuàng)辦屬于各地域高校的品牌特色呢?每個地域擁有每個地域的地方特色,將地方的文化精神注入課堂教學,形成本土化的新課程,才能化劣勢為優(yōu)勢,推動地方本科院校水彩畫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
二、 水彩畫教學中本土化發(fā)展實施的策略
在當今多元文化共生的局勢下,水彩畫教學要發(fā)展、創(chuàng)新,必須要發(fā)揚藝術傳統(tǒng)和民族特色。竊以為改革水彩畫教學,教學理念的更新與多元資源的融合是本土化教學的對策。
(一)教學理念的轉變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市場化的經濟帶給高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巨大沖擊,這就要求高校培養(yǎng)的人才必須符合社會的需求,與市場經濟掛鉤。地方高校培養(yǎng)的人才首先應為地方社會經濟服務。同樣,水彩畫課程教學要適應地方經濟發(fā)展的要求,融入地方的人文精神、地域文化,培養(yǎng)出符合當?shù)厣鐣枨蟮暮细癞厴I(yè)生。“任何社會都是本土社會,都有著自己形成和發(fā)展的獨特歷史,因此,任何學校與社會的關系也只能是指學校與某一具體的本土社會的關系,而不可能是與一個抽象的一般社會的關系,任何社會建立學校的目的都是為了保證那個本土社會的延續(xù)?!盵1]水彩畫課程教學只有融入本土化的元素,培養(yǎng)的人才才是本土社會的建設者,明確了這個“立足點”,水彩畫課程方能成為特色,具備本土化的特色專業(yè)。
水彩畫教學在幾十年的固定教學思維下,已經不適應當代社會的發(fā)展,水彩畫課程在走品牌特色專業(yè)的過程中遇到重重困難,我們唯有融入“本土化”教學,才能讓水彩畫課程成為品牌。融入本土化,首先必須轉變教學理念,不能墨守成規(guī)、固步自封。本土化融入水彩畫課程教學,我們要根據具體實施其戰(zhàn)略,根據當?shù)氐木唧w情況具體調整。每個地方都有其歷史、地理、文化特色,它們是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沉淀而形成的。以廣西柳州三江為例,民族風情多姿多彩,建筑吊腳樓的獨特,風雨橋及鼓樓等民居文化;民族服飾文化;民族節(jié)慶文化等等,構成了當?shù)氐谋就恋赜蛱攸c。這些元素對于身處其中的廣西地方高校能夠獲益匪淺,正是由于地域文化的獨特性,使我們在藝術教學中能有所為。地方高校唯有掌握其精華,將其本土文化精髓融入課堂教學,使其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課程。
一代比較教育大師薩德勒早就提醒我們:“不能隨意的漫步在世界教育之林,像小孩逛花園一樣,從一堆灌木叢中摘一朵花,再從另一堆中采一些葉子,然后指望這些采集的東西移植到家里的土壤中便會擁有一顆具有生命的植物。”[2]因此,地方高校應當抓住每個地域的人文精神和地域文化,對其進行現(xiàn)象的分析和影響的探索,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其進行教學整合。而不是直接拿來,就像魯迅說的,拿來主義也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將其與傳統(tǒng)教學進行一個適當契機的融合,方能展現(xiàn)水彩畫課程教學的民族性特色,走向真正的新課程體系。這是水彩畫課程改革的著眼點,也是水彩畫課程走向品牌專業(yè)的第一步。
(二)多元化資源的融合
我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與文化沉淀。但每個民族之間的歷史文化相互相通,彼此影響,共促發(fā)展。而我們提倡的本土化教學,并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在多元化思想指導下,各個“本土化”之間互相借鑒、學習,更加突出教學的本土化特色和個性。
“本土化”之間的多元融合能為水彩畫教學改革輸入新血液。水彩畫教學的多元融合可以采取相對靈活的方式,比如跨校、跨省考察與交流。其實在很多高校在教學中還是非常注重多元文化資源的互溶的,如廣西藝術學院,在水彩畫課程設置上,每個學期都會安排三周的外出寫生課,跨市、跨省的外出寫生、考察, 讓學生感受別的地方的風土人情,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文化資源。但在很多高等院校,學生出去寫生的機會相對而言是比較少的,像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大學四年跨市、跨省的寫生、考察就兩次。雖然如此,但學生還是能從中學到很多的東西,在創(chuàng)作中也能借鑒一些文化元素。跨省考察與寫生只是多元文化學習與實踐的一種方式。其次,作為高校的水彩畫老師,也要經常同其他院校的水彩畫老師互相交流,協(xié)同創(chuàng)新,對課程設置探討研究,共促水彩畫課程教學的改革。
時代的科技進展,推進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我們一度提出: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因此,水彩畫課程更應融合多元資源,加強兄弟院校之間借鑒與探討,建立地方院校的本土化課程,引領水彩畫課程的新進程,跟上市場化經濟帶來的沖擊。
當代藝術已走向多元化,而我們的水彩畫教學卻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培養(yǎng)的學生只是用技術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不會用多元觀念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沒有真正進入到藝術的語境。所以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多鼓勵學生在觀念、技法、手段、工具、材料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不斷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勇于探索的人才,更新思維模式。隨著日趨多元化的社會,觀念和技術的有機統(tǒng)一是不可分割的,并且要緊隨時代的變化,促進水彩畫教學的不斷發(fā)展。
三、結語
隨著社會轉型和市場化程度的日益加劇,地方本科院校的課程專業(yè)需要轉型為應用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加快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yǎng)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痹谶@種轉型的改革中,水彩畫教學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商品化浪潮的沖擊下,水彩畫的教與學要打破陳規(guī),改革單一模式的教學,結合地方社會的經濟發(fā)展,探索一條適應地方市場化需要的課程改革體系,水彩畫課程教學如何走出困境,是當前很多人關心和討論的問題。水彩畫課程只有具備了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方能立于市場化的社會,適應市場化的要求。立足本土化,將會推進水彩畫課程教學的進程,推進與市場化社會的銜接。
本土化問題在美術教育領域已越來越引起教育者的重視。在此背景下,如何發(fā)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水彩畫教學,是水彩畫課程改革所面臨的問題。在多年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要突破傳統(tǒng),發(fā)展多元語境下的特色水彩文化和水彩教學,這就要根據地方的民族性格、思維方式、文化差異、地理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使水彩畫教學突破理念的沖突、方法的僵硬、觀念的滯后等問題,將水彩畫教學與本土化的地域差異進行有機的融合。
水彩畫是舶來畫種,要想在文化交流和碰撞中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水彩藝術,這需要從水彩畫課程教育抓起,打造地方水彩畫課程的本土化特色,形成與地方市場經濟接軌的水彩文化,推動地方經濟的發(fā)展。
總之,在市場經濟急速發(fā)展的時代,水彩畫課程教學應緊隨時代的步伐,多元與整合,立足“本土化”,同時借鑒和吸收其它地方的特色文化,賦予水彩畫課程教學以時代內涵,體現(xiàn)出鮮明的本土民族特色。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形成具備“本土化”的水彩畫課程教學體系,全面、整體、原創(chuàng)地推進水彩畫教學本土化建設,打造具備“本土化”精神的品牌特色專業(yè)。
參考文獻:
[1] 石中英.本土知識與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1(08):13-19
[2] 王承緒.比較教育學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6
作者簡介:
黃三艷,碩士,廣西民族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系講師。研究方向:水彩畫。
何家福,碩士,廣西民族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系副教授。
趙媛媛,碩士,廣西民族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