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宋代乃中國畫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本文以風俗畫人物為主要線索,通過對宋代著名風俗畫家張擇端、李嵩等作品的解析,探討宋代風俗畫的發(fā)展及其特點。在兩宋時期,人物畫突破了唐以來以帝王、道釋、圣賢、貴妃為主的題材局限性,畫家以身邊常見的人和事作為描繪的對象,生動記錄了當時社會生活中的平民生活,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風俗人物畫。這種具有平民色彩的風俗人物畫,類同于19世紀在歐洲興起的“現實主義”,重在對社會現實題材的寫生,將當時社會風俗人情盡收筆底。對于后世研究當時社會民俗,服飾等具有彌足珍貴的歷史價值,譜寫了中國古代現實主義人物畫的開端。
關鍵詞:宋代 風俗畫 現實主義 時代氣息
許興興,筆名許興,1986年生,畢業(yè)于西安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重彩畫高研班。新鄉(xiāng)書畫院專職畫家,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重彩畫研究會會員,河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
作品參展及獲獎情況:
2009年,河南省第十一屆美術作品展,河南省美術館;
2010年,河南省第十四屆新人新作展優(yōu)秀獎,鄭州;
2010年,全國第二屆線描藝術展,河南省美術館;
2011年,全國第八屆工筆畫大展,中國美術館;
2011年,河南省第十屆中國畫藝術展優(yōu)秀獎;
2012年,河南省第三屆人物畫展銅獎,河南省美術館;
2012年,全國第三屆線描藝術展,河南省美術館;
2013年,“大象風范”—2013全國中國畫名家邀請展,哈爾濱;
2013年,中央美術學院重彩畫高研班作品展,北京;
2013年,首屆“朝圣敦煌”全國美術作品展,敦煌;
2014年,“疊染怡情”博寶首屆全國工筆畫聯(lián)展,北京國粹苑美術館;
2014年,“精致立場”全國第二屆現代工筆畫大展,中國軍事博物館;
2014年,河南省第十三屆中國畫藝術展,鄭州;
2014年,河南省第十二屆美術作品展銀獎,河南省美術館。
“風俗就是某一時代普遍的社會生活習俗。風俗畫就是以這類習俗生活為題材的繪畫。它采取客觀的視角,真實地描繪社會習俗的場景,并不帶有政治的、宗教的或倫理的價值判斷。” [1]風俗畫顧名思義,就是表現一個時代風俗特色的繪畫。宋代繪畫是中國繪畫藝術發(fā)展的一個高峰,和前代不同的是,風俗人物畫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從題材和風格方面來看,它注重反映世風民俗和廣泛的現實生活,運用多彩而優(yōu)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創(chuàng)造了很多的繪畫技法,作品大多和社會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時代特征明顯。宋代風俗人物畫是中國古代“現實主義”繪畫的開端,也是最先表現平民題材的繪畫,這對我們研究宋代社會提供了良好的資料,元明清繪畫中的風格樣式及理論大多可在宋代繪畫中找到根據。宋代風俗畫體現了古代藝術家對社會生活的關注,表現了宋代繪畫的成熟與高度繁榮,是中國繪畫史上一顆耀眼的明珠。
一、宋代風俗人物畫發(fā)展的歷史背景
(一)政治中心的轉移,南北文化交流加強,使繪畫更加繁榮
唐后期到宋代初期的中原,由于朝代的不斷變更使得繪畫的中心也隨之向南轉移。宋王朝的建立,在較長的時期內保持了社會的相對穩(wěn)定,中原一帶的經濟和文化得到了恢復和發(fā)展。繁榮的首都開封,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同時也是擁有百萬人口的大都市,因此,藝術創(chuàng)作空前活躍,繪畫得到高度發(fā)展?!八翁娼y(tǒng)一天下,供職于南唐、西蜀及梁之諸畫家紛紛先后來歸;于是所謂翰林畫院者,益加擴大。”[2]宋代初期,在繼承晚唐時期繪畫風格特點的基礎上,人物畫向世俗生活開始過渡(圖1)。到了南宋,隨著政治經濟中心的南移,北方的一些畫家又紛紛南渡,和江南的畫家一道共同促進了南宋繪畫藝術的繁榮 。
(二)對畫院的重視和建設使宮廷繪畫得到繁榮發(fā)展,畫家創(chuàng)作出了大量優(yōu)秀的作品
兩宋時期,在宮廷中設置了翰林畫院,專門培養(yǎng)宮廷需要的繪畫人才,徽宗時期還設立了“畫學”,專門培養(yǎng)繪畫人才。宋王朝重文抑武[3]的思想,雖然在政治軍事方面一直處于被動,但在文化藝術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甚至有很多帝王都對繪畫有不同程度的興趣,如宋仁宗、宋徽宗等都熱心于繪事,并長于此道。宋徽宗更是繪畫史上著名的花鳥畫家,人物畫和山水畫也有很深厚的功力,且是以“瘦金體”著稱的書法家。出于裝點宮廷、寺觀等需要,宋朝統(tǒng)治者很重視畫院的建設,特別是徽宗趙佶,他自己在繪畫上具有較高的修養(yǎng)和技巧,擴充和完善了宮廷畫院,并在各地不斷搜訪收藏名畫,促進了宮廷繪畫的空前興盛,涌現出一大批優(yōu)秀畫家?!懂嬂^》云“圖畫院,四方招試者,源源而來?!比鐝垞穸?,北宋末年人,他所繪的《清明上河圖》以高超的寫實手法和技巧展現了一幅豐富多彩的宋代社會風俗圖卷,集中概括了北宋時期汴京一帶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不但是一幅杰出的繪畫作品,而且還具有一定的歷史文獻價值,在中國繪畫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經濟的發(fā)展,社會的繁榮,使繪畫進入百姓生活
宋代繪畫的發(fā)展和其經濟的發(fā)展是密不可分的?!吧虡I(yè)經濟與相關的城市發(fā)展,造成了市民文化的繁榮,使得宋代文藝具有了一般意義的平民化、通俗化特點,造型藝術因其直觀性而更不例外。這樣,平民化、通俗化與精英化、典雅化一起,如鳥之兩翼,遂使宋代繪畫形成了具有現代意義的發(fā)展態(tài)勢,造就出前所未有的局面”[4]。宋代繪畫逐漸進入了手工業(yè)、商業(yè)行列,與普通群眾建立了較為密切的聯(lián)系。通過《清明上河圖》可以看到,在當時的一些茶坊、酒樓、商店等地方經常用繪畫裝點門面以招攬顧客。畫家們除了為貴族階層搞些裝飾和繪制一些壁畫外,還要滿足廣大市民的需要,繪畫也成為商品進入市場(圖2)。一些職業(yè)畫家將作品作為商品在市場上出售,滿足不同層次買主的需要,有畫家因畫嬰孩出名而被叫做“杜孩兒”;宋代鄧椿《畫繼》稱其“以專畫孩兒故名”。有的擅長畫宮室界畫而被叫做“趙樓臺”;畫家劉宗道善畫“照盆孩兒”。由此,社會對繪畫的需求增大和民間職業(yè)畫家創(chuàng)作的活躍,是推動宋代風俗人物畫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宋代繪畫是中國繪畫藝術發(fā)展的高峰,其巨大價值在于豐富藝術表現的手法,運用純熟提煉而細致入微的描繪技術,顯示了古代繪畫的最高水平。在選取題材方面,注重在生活中找題材,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了現實生活。在內容的現實性表現和藝術性方面比較接近人民群眾的愛好與要求。在技巧上有許多重要創(chuàng)造,著重挖掘人物的精神狀貌及動人的情節(jié),注重塑造性格鮮明的藝術形象,所以就形成了細致入微、雅俗共賞的藝術特色。
二、宋代風俗人物畫發(fā)展的特點
“統(tǒng)治階級的思想往往是統(tǒng)治的思想,而這既表現為統(tǒng)治者將自己的思想和意志推之于政治制度,又表現為統(tǒng)治者通過各種渠道將自己的思想施加到社會的各個階級、階層,使之從制度和思想兩個層面對社會、對人產生影響,也不無意外地對藝術產生了足夠的影響。”——馬克思
(一)繪畫題材的變化
中國繪畫發(fā)展到宋代其表現內容上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由于經濟的發(fā)展及皇室的大力支持,宋代的不同階層有很多人從事繪畫活動,對于繪畫藝術的繁榮和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宋代社會生活發(fā)生的重大變化,反映到繪畫中就是表現領域的迅速擴大,對于繪畫的需求也由原來的上層階級擴大到普通大眾,北宋末、南宋初期興起的社會風俗畫成為宋代繪畫的一大收獲。風俗畫早在漢代就出現,通常是在畫像石、畫像磚及墓室壁畫上。到了魏、隋、唐時期,繪畫的主要內容是宗教畫以及皇室、貴族上層社會生活畫,主要以“成教化、助人倫”的思想選取題材。宋代繪畫內容由道釋、圣賢、貴妃轉向生活中的形象描寫,注重真實而具體的描寫,畫家們的注意力似乎轉向了平凡瑣細的生活小景與多種生活情味。通過寫生能夠對瞬間的景象加以描繪,具體地表現人與人之間的一定關系和在生活中的神情動態(tài)。題材也變得豐富起來,風俗畫以當時繁華豐富、五花八門的市井生活和男耕女織的農村生活為表現對象(圖3)。題材涉及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描寫的題材十分廣泛,如城郭、攤販、仕女、兒童、僧旅、車馬、舟船,以及耕織、牛騾等等,無不盡收幅中,表現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描繪出一幅壯觀的風俗勝景。
(二)技巧上的創(chuàng)新
宋代繪畫藝術技巧上有很大的創(chuàng)新,著重人物的精神面貌及思想情緒的刻畫表現,圍繞著突出主題的要求自由而且靈活地組織畫面,善于抓住對象外形特征進行形象提煉。注重對人物內心活動的刻畫表現,增加了畫面的生動性。宋代繪畫藝術技巧的創(chuàng)造使中國繪畫的樣式特點逐漸形成,并日益增強了其從思想上及情感上影響人的力量?;适屹F族對于筆墨因素的審美追求和認識,也使繪畫藝術有了新的表現,并為繪畫技術積累了新的經驗?!吧w畫院,原淵源于畫工,其所作畫,本須全承皇上意旨?!盵5]無論人物還是山水,很多都是靠寫生得來。人物畫整體風格追求細膩,描法較前代也有所創(chuàng)新。和唐代的重彩人物畫相比,宋代人物畫注重線描而略施淡彩。
(三)開啟了中國古代現實主義繪畫的先河
“現實主義是藝術發(fā)展進程中一種獨特的藝術現象,指19世紀產生的藝術思潮,又稱之為‘寫實主義?,F實主義藝術家贊美自然,歌頌勞動,深刻而全面地展現了現實生活的廣闊畫面,尤其描繪了普通勞動者的生活和斗爭,此時勞動者真正成為繪畫中的主體形象。”[6]作為中國風俗畫發(fā)展的鼎盛時期,宋代的人物畫在反映現實生活中有了大幅度的進步,從宋以前表現重大歷史事件和貴族生活為主,擴展到描繪城鄉(xiāng)市井平民生活的各個方面,涌現了大量風俗畫畫家及作品 。他們的作品貼近生活,生動活潑,使人物畫更加生活化,具有寫實主義特點。如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蘇漢臣的《秋庭戲嬰圖》、李嵩的《貨郎圖》、李唐的《采薇圖》等等,都顯示了畫家視野的擴大和對現實生活的興趣和熱情。描繪民俗題材的畫如《歲朝圖》《五瑞圖》《大儺圖》《觀燈圖》也紛紛出現,形成了中國風俗畫創(chuàng)作的高峰期,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和李嵩的《貨郎圖》。
(四) 代表畫家及作品
張擇端是北宋后期人,擅長畫界畫。他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圖》 ( 圖4),現藏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以其精致入微的手法,描繪了北宋末年首都汴梁(今開封)內外的繁華景象和各色人物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北宋京城清明時節(jié)的風俗民情。人物眾多,內容豐富,引人入勝,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重要的歷史文獻價值,是研究當時社會生活和民俗世風的重要資料。構圖方面,作者采用中國古代畫家運用的“鳥瞰式”構圖,以長卷的形式,采用“散點”透視將繁雜的景物統(tǒng)一到了富于變化的畫面中。畫面中人物眾多,衣著不同,神情各異,其間穿插了各種活動,構圖疏密有致,注重節(jié)奏感和韻律的變化,造型準確,著色淡雅,筆墨章法都很巧妙,更重要的是作者對社會生活和一切事物的特征觀察極精,畫面中的人物安排注重戲劇性,對人物進行精心刻畫,神態(tài)生動。樹木、水紋筆法的細膩流暢,建筑描繪準確,可見作者重視深入觀察生活,注重寫生,在人物、山水、樓閣等方面的修養(yǎng)極高。在內容和思想性上,表現了當時的社會風俗和生活風貌,并重點刻畫了當時汴河繁華的運輸情況和勞動者的艱苦生涯,各行各業(yè)應有盡有。街市上行人來往不絕,平農工商,男女老幼,無所不有 ?!肚迕魃虾訄D》是一幅寫實性敘事性很強的作品,畫面細節(jié)的刻畫十分真實、生動,是了解宋代城市生活、市民文化極其重要的形象資料,也是宋代風俗畫的最高代表,在中國繪畫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李嵩也是宋代風俗人物畫家的代表,少年家貧,作過木工,對民間生活非常熟悉,被詔入畫院成為專業(yè)畫家,以畫風俗畫著名。他曾創(chuàng)作過多幅《貨郎圖》,故宮博物院現藏的《貨郎圖》(圖5)即是其中之一?!敦浝蓤D》描繪了一個走村串戶貨賣千家的老貨郎,被婦女兒童圍觀購貨的嬉笑歡鬧的場面,細致地刻畫了欣喜而有趣的鄉(xiāng)村風俗,也讓我們直觀了解了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和人們的精神風貌。這幅畫以貨郎擔為中心,婦女兒童聚散有致、顧盼生情、前圍后追,可見老貨郎受歡迎的程度。兒童們前呼后擁,頑皮天真、神態(tài)各異、靜動結合,足見畫家的匠心。作者具有高度的寫實技巧,他把傳統(tǒng)界畫的手法用于描寫使人眼花繚亂的貨郎擔,擔上的雜物歷歷可數,既有各種兒童玩具如風車、小鼓、葫蘆、花籃等,又有木叉、犁耙等農具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作者對人物內心刻畫細膩,神態(tài)把握準確,用筆精細,線條頓挫,顯示了風俗畫家嚴謹而又寫實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李嵩另一幅著名作品《幻戲圖》 ( 圖3) ,描繪的是宋代民間木偶戲的風俗,同樣顯示出高超的寫實技巧。另外,風俗畫的題材以山水畫的形式出現,在宋代畫家馬遠的作品里表現的最為完美。馬遠是南宋畫院的山水畫家,善于表現詩情畫意,經常在作品中留下大片空白,迷蒙蒼茫,給人以無限遐思。他的成熟時期的代表作品是《踏歌圖》,圖中人物描繪細致,表情愉悅,踏歌而行,手舞足蹈,表現了一個歡快的場景 ( 圖6)。王安石曾在《歌元豐》一詩中寫道:“百錢可得酒斗許,雖非社日常聞鼓,吳兒踏歌女起舞,但道快樂無所苦”。從中可以看出,宋代踏歌的風俗在民間比較盛行。李唐是山水畫家,在人物畫方面也是高手。他所繪的《采薇圖》把人物故事畫和山水結合起來,情景交融,形象生動,拓展了新的畫風。
三、宋代風俗人物畫的現實意義
宋代繪畫是中國繪畫藝術發(fā)展的一個高峰,時代特征明顯,在帝王、道釋等人物畫基礎上又拓展了以風俗、故事為題材的人物畫,這類題材的畫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至今流傳,影響深遠。從題材和風格方面來看,它注重反映世風民俗和廣泛的現實生活,運用多彩而優(yōu)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創(chuàng)造了許多的繪畫技法,作品大多和社會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反映著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宋代人物畫開創(chuàng)了古代現實主義的先河,拓展了繪畫題材,使繪畫和人們的現實生活更加貼近,注重反映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適應了世俗百姓的趣味,讓美術平民化。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兩宋時期的政治形式、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的思想文化狀況,使我們通過前人繪畫的表現,就能夠間接地了解到當時社會發(fā)展的程度及人門的生活狀況,為后人研究我國古代的歷史,提供了豐富的參考資料。因此,兩宋繪畫在我們現實當中仍然有著不可磨滅的現實意義,這同時也引起我們對當代繪畫創(chuàng)作的現實意義的思考。如今,繪畫流派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面對各種外來沖擊,藝術家更應該注重其社會作用,創(chuàng)作出更多具有時代氣息,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優(yōu)秀的繪畫作品必須是以高超的技法、形式與逼真的客觀物象進行完美的結合。無論任何時代,藝術家都有其社會屬性,任何藝術作品都離不開社會生活,脫離生活主體的藝術是沒有生命力的, 以人為本、民族化、生活化的作品必將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
參考文獻:
[1] 桑希臣編著.盛裝下的蒼涼.宋帝國[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7:192
[2] 潘天壽中國繪畫史.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116
[3] 鄧喬彬宋代繪畫研究[M].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2006:3
[4] 鄧喬彬著宋代繪畫研究.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2006:1
[5] 潘天壽著中國繪畫史.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119
[6] 周益民主編.外國美術史[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1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