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
【摘 要】 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基礎的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 也是當前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重要途徑。新課改后的高中英語更加關注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課堂中的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和學習質(zhì)量。本文結(jié)合本人的教學實踐,就如何讓合作學習發(fā)揮實效進行深一步的探索與研究。
【關鍵詞】 合作學習 方式 課堂教學 實效性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應用方面也日漸廣泛。通常認為,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應用可以較為客觀且有效的反映學生在合作與溝通、信息收集與整理、探究意識與問題解決、語音表達等多方面的表現(xiàn),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小組活動”式教學指的是在明確的教學目標指導下,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并且對每個小組和小組內(nèi)成員的職責進行劃分,通過小組內(nèi)合作與組間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教學目標的要求。小組合作的開展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由教師對學習任務進行分配,并且對整個課程的進度進行有效的控制。在以往的英語教學課堂中,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講、學生聽的單方向灌輸方式是教師一貫采用的方法,同時為了讓學生在考試中獲得更高的分數(shù),長期應用低密度、高重復性的強制性的知識灌輸,學生無法體會學習的快樂,也無法從學習中鍛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打消,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喪失,素質(zhì)教育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基于上述分析,我對英語課堂教學進行了一些嘗試和研究,將“小組活動”與“合作學習”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小組合作”學習法,并將它應用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如何有效地在高中英語課堂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法
1.1科學分組,是組成的小組人員具有互補性,取長補短
要想合作,先得分組。分組并不是簡單的前后兩排4名學生坐在一起。這樣的分組欠缺考慮,在實際的課堂中,你就會發(fā)現(xiàn)有一個組的學生課堂表現(xiàn)積極,思維活躍,而另一個組恰恰相反,課堂表現(xiàn)沉悶,一言不發(fā)。長此以往,并不能有效的提高英語成績。那怎樣的分組才算是科學分組呢?為了保證分組的科學性,我們在分組之前需要明確教學的內(nèi)容和目標,同時也需要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和掌握情況,包括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等等,通過這種全面的了解可以確保每個小組內(nèi)的成員之間達到互補的狀態(tài),這樣才可以保證小組學習的有效性。我所任教的高一年級的一個教學班,這個班共有30人,班級人數(shù)少也較為有利的進行分組合作學習。在全面了解情況的基礎上,對學生逐一做了認真細致的分析,將全班分為3大組,6小組,每個大組10人,每個小組5人。座位按照小組坐,每個小組各一名小組長,分組原則是每個小組至少有一英語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2名成績中等的學生,1名或2名成績較差的學生。這種做法的優(yōu)點有二:一是便于學生之間形成互幫互助,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帶動成績不好的學生,成績不好的學生促進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的良好學風,取長補短,利于增加班級凝聚力,調(diào)動學生的潛在活力;二是便于教師的指導檢查。
1.2豐富小組活動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
本人在教學過程中,常用以下活動進行小組合作:
(1) 小組競賽
競賽的目的在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集體榮譽感。競賽的形式通常是記分制,以3個大組為單位,每個大組劃分2個小組。這兩個小組間及組內(nèi)成員間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通常以聽寫單詞、翻譯句子、快速回答問題等。
(2) 小組互測
在完成一個單元學習內(nèi)容的基礎上,小組成員出題測試其他小組,目的是檢查學習效果,提供具體的反饋信息,從而更好檢測出對知識掌握的熟悉度,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必須進行課堂指導,以保證檢測質(zhì)量。
(3) 小組討論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教師在下達任務后,根據(jù)分組,按要求咋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規(guī)定內(nèi)容。這種形式多用于閱讀課。比如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對課后問題的探究以及對語言點的概括總結(jié)。這種模式使得小組合作學習進一步深化。
(4) 小組對答
小組活動時,一個人提問,其他人搶答,然后輪換,或者兩兩結(jié)對,輪流進行一問一答。問答過程中,提問者應對回答者的答案進行評價,允許回答者作更正性的第二次回答。
另外,發(fā)揮學生課堂“主人翁”精神。高中階段的學生,大部分不能再課堂上積極踴躍發(fā)言。如何將他們潛在的“活力”調(diào)動起來,讓課堂成為他們的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成就了這點。本人自在教學的實踐小組合作學習以來,許多平時不愛說話的學生到了課堂上就像變了一個人,變的敢想、敢說、敢質(zhì)疑。將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發(fā)揮出來。從而在效果上也明顯的體現(xiàn)出來。高一兩次期末考試成績平均比其他班高出15分。這更讓我堅定了“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必須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來做課堂的“主人”。
2.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也存在的一些必不可少的問題及對策
2.1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時,學生“討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頻繁出現(xiàn),雜亂無序,教師無法控制局面,嚴重影響課堂紀律怎么辦?
對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是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如果學生在課堂討論時過于頻繁,甚至導致課堂秩序失控,這就需要教師的有效調(diào)整。一方面,教師在備課時要對學生的基本情況有全面的了解,包括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可能提出的問題等等,事先做好準備工作有利于維護課堂秩序;另一方面,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置一些學生可以自行解決、通過小組合作解決的問題,并且做到心中有數(shù),這樣才可以在分組時使學生達到互補的狀態(tài)。另外,教師要構(gòu)建一個相對完善的評價機制,對于學生在小組內(nèi)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并且鼓勵優(yōu)等生通過一幫一、一幫二的形式帶動組內(nèi)的其他成員共同進步,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
2.2在小組競賽環(huán)節(jié),因為小組得分而使得組與組之間發(fā)生爭執(zhí),從而降低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信心,該如何解決?
對策:合作學習方式基于民主、公平和平等的原則,不僅落實了教育的公平,同時使高中學生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參與的意識。因此建立一個評分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什么情況加分,什么情況減分,明確指出得分的理由,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有效的實施小組合作的競賽環(huán)節(jié),做到既不打擊“愛出風頭”的學生,也能兼顧“沉悶寡言”的學生。讓學生對合作學習充滿信心。
2.3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個別學生對此比較冷淡,無論是小組競賽還是小組討論,都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消極態(tài)度,參與性較低,遇到這樣的學生還如何對待?
對策:由于受到自身影響的影響,學生對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所持有的態(tài)度和熱情程度是不同的,這種情況下,想要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難度很大。所以要讓學生認識到,當他們處在一個小組時,便是一個團體,個人的行為對于團體會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對自己負責就是對小組和團隊負責,引導學生培養(yǎng)榮辱與共的思想狀態(tài),這樣才能保證小組內(nèi)成員的團結(jié)合作。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理念下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本人在高中教學過程中實施這種方式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利用合作學習,活躍課堂氣氛,拓展學生思維,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學生既學會了知識,更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
■
[1] 彭鋼, 蔡守龍. 新課程教學現(xiàn)場與教學細節(jié)[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4.
[2] 劉宏佳. 合作學習方式的實踐與思考[N]. 英語輔導報(783).
[3] 李萬權. 分組進行英語教學全面提高學習成績[N]. 英語輔導報(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