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新芳
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三學段的學習目標有這樣一句表述:“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說明性的文章在小學階段分為兩個類別,即說明事物的文章和說明事理的文章,簡稱說明文和說理文。編入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說理文總計五篇:四上《說勤奮》,五上《滴水穿石的啟示》,五下《談禮貌》,六上《學與問》,六下《學會合作》。
這類文章雖然數(shù)量不多,但在平時的教學中,卻經(jīng)??梢娊處煂@類文本的過度解讀,對學生的過度要求、過度引導。整個課堂置學生的能力、需求于不顧,充斥著成人般理性的肢解和剖析,失去了小學語文課堂應有的生機和趣味,讓原本活力無限的學生變得老氣橫秋起來,空話套話多了,讓好好的一節(jié)語文課硬生生地變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課。教師以自己的能力和閱歷深入解讀說理文無可厚非,但不能拋開實際學情,一廂情愿地將自己的理解強加給學生,從而造成學生的“消化不良”。
對這五篇說理文的教學,教師應講究一個“度”字,理性解讀,理性要求,理性教學。如何把握“度”?下面,筆者就以《說勤奮》《滴水穿石的啟示》《學與問》三篇課文為例,結合自己的教學和學習實踐,談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目標設定有梯度
《語文課程標準》著眼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課程目標的設定,而且這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學生的學習目標可簡化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知識和情感目標在此不做贅述。學段之間目標設定的梯度主要表現(xiàn)在能力目標方面,即對說理文的認識、了解以及說理方法的體會上。據(jù)此,這三篇課文的能力目標可以設定為——
《說勤奮》:認識這種文體,知道這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知道作者在文中說了一個什么理——勤奮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橋梁;在對語言文字的品味過程中,體會作者是通過列舉典型而不重復的例子把這個道理說得清楚并讓人信服的。
《滴水穿石的啟示》:了解說理文的特點,把握文章中作者的觀點——只要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夠實現(xiàn)遠大的理想;在對語言文字的品味過程中體會作者是如何來說理的、為什么要這樣說理,即體會舉例子說理的有理有據(jù),揣摩用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說理的好處。
《學與問》:進一步把握說理文的特點,知道作者在文中說了一個什么理,是如何來說理的,為什么這樣說理,同時學習文章的說理方法,進行片段性的練習。
目標是教學內容取舍的依據(jù),是閱讀教學前進的方向。為什么要這樣來設定這三篇說理文的學習目標?因為,對于把終級目標指向于語言文字運用的閱讀教學而言,寫了什么,怎么寫的,為什么這么寫當然應該是閱讀課要引導學生著重品悟的,但實際的學情不容忽視。我們應該注意,在課程目標的年段設置中,對閱讀說明性文章的要求是在第三學段才提出來的,也就是說,四年級上冊教材中第一次出現(xiàn)了說理文,但課標并未對這篇說理文設置具體的年段目標。所以,對于初學初識的孩子們來說,知道這是一篇與寫景敘事文章完全不同的說明事理的文章,并弄清楚這篇說理文說了什么理、用什么來說理的才是教學的中心目標,而至于作者為什么要列舉司馬光和童第周這兩個例子來說理,這兩個例子有什么異同,則只需點到為止。如果一味地引導學生探求“為什么這么寫”,不僅會讓課堂變得索然無味,更缺失了應有的情趣。
五年級上冊的《滴水穿石的啟示》的學習目標就可以在四年級上冊目標的基礎上深入一步,將教學的目標指向于引導學生體會為什么這么寫。這篇文章最大的說理特點,就是用正面和反面的例子來進行說理。那么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作者為什么要這么寫,有了正面的三個事例,為什么還要寫這個反例,從而讓學生明白,這樣的說理更嚴密,更讓人信服。
六年級上冊《學與問》的學習目標則應在五年級上冊的目標落實基礎上,指向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即進行適當?shù)钠畏聦?,讓學生一課一得的“得”落到實處。
這樣的目標設定,就體現(xiàn)了兩個年段三個年級應有的梯度,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相互聯(lián)系,螺旋上升”。在這樣有梯度的目標指引下,不僅教師教起來得心應手,學生學起來也會左右逢源,擁有自己思考和消化的空間。
二、文字品味有溫度
說理文相對于習慣了敘事性文章的小學生來說是枯燥的。為了避免太過枯燥,編者在選擇這些文章的時候也頗費心思。因此,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幾篇說理文雖偏重于說理,但文章亦能做到情理交融,理趣共生。教師在執(zhí)教這幾篇文章的時候也要充分地借助語言文字,引領學生品味文字的精妙,觸摸語言文字的溫度,讓學生在語言文字的潛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實現(xiàn)教學中的情感目標。
《說勤奮》是學生首次接觸到的說理文,作者用飽含深情的語言描述了司馬光和童第周的勤奮故事。故事中有理,敘述中有情。因此,我在教學這一課,尤其是對司馬光“警枕”這一部分的教學時,一方面做到自己激情投入,另一方面努力調動學生的激情參與,從而使得課堂不僅激情洋溢,而且具有濃郁的語文味。
師:(出示:“為了抓緊時間,他用圓木做了一個枕頭,睡覺時只要稍微一動,枕頭就會滾開,他醒來后便繼續(xù)讀書寫作。他管這種枕頭叫‘警枕。他用了19年時間,終于編成了著名的史學巨著《資治通鑒》?!闭堃晃粚W生起來讀一讀。)聽了這一段文字之后,你知道什么是“警枕”嗎?
生:就是用圓木做的,讓自己不貪睡,給自己更多時間讀書寫作的枕頭。
師:用圓木做的,睡覺時稍微一動還會滾開,這樣的枕頭你枕上去會有什么感覺?
生:很難受,太硬了,睡不著。
生:滾來滾去的,我睡不踏實。
生:這怎么能枕著睡覺呢,太不可思議了。
師:是啊,司馬光一定也知道這些,可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生:他為了讓自己多一些時間來讀書寫作。
生:這樣一來,他就不會因為貪睡,而沒有時間寫作了。
生:這樣,他睡的時間就會很少,省下來更多的時間讀書寫作,他可真是勤奮。
師:是啊,多勤奮的司馬光啊,現(xiàn)在你明白這個“警”字是什么意思了嗎?
生:是提醒。
師:多少個夜晚,別人還在睡夢中,可司馬光的枕頭只要稍微一動——
生(齊):他醒來后便繼續(xù)讀書寫作。
師:多少個夜晚,狂風呼嘯,嚴寒難耐,可只要頸下的枕頭稍微一動——
生(齊):他醒來后便繼續(xù)讀書寫作。
師:19年啊,7000多個日日夜夜,司馬光就是這樣勤奮地讀書寫作,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呀!如此勤奮,換來的是什么?
生:他完成了著名的史學巨著《資治通鑒》。
師:那《資治通鑒》是一本什么樣的書呢?你們之前對這本書有哪些了解?
生:它涵蓋了中國1000多年的歷史。
生: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師:說得不錯,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視頻,來看看,這究竟是一本怎樣的書。(播放視頻)
師:看完之后,你有什么
感受?
生:這一部書凝聚了司馬光的心血和汗水,是他用血汗換來的。
生:司馬光的勤奮沒有白費,他終于取得了成功!
生:沒有勤奮,就沒有這樣一部偉大的史書!司馬光真了不起!
師:是啊,難怪作者要說這么一句話。我們一起來讀——
生(讀):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心血和汗水澆灌出來的!
文章“句句能傳情,字字有溫度”,說理文也不例外。在飽含深情的敘述中,作者的觀點得到了充分的彰顯,字字句句都在觸動著學生的心弦。在這一教學片段中,我緊緊抓住“警枕”這一特定事物,把握“警枕”“警”的特點,引導學生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復回讀“醒來后他便繼續(xù)讀書寫作”。至此,學生眼睛接觸到的是文本的語言文字,但他們的精神卻分明回到了1000多年前,回到了那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司馬光的勤奮精神已經(jīng)像種子一樣植入了學生思維深處,他的心血和汗水也不僅換來了史學巨著,更在今天滋潤了這些亟待成長的幼苗。這樣的教學,使得理在情中交融,情在理中升華。
三、方法領悟要適度
說理性的文章,最關鍵的不在“理”,而在“說”。這幾篇說理文,不同的作者卻采取了相同的方法,那就是舉例子。因為這樣的說理,易于被學生理解和接受,也容易引起學生認識和思想上的共鳴。但就這三篇文章而言,又略有不同:《說勤奮》中所舉的司馬光和童第周兩例一古一今,一個天質聰穎,一個“基礎較差”,但兩個人卻都取得了成功,這就源于“勤奮”;《滴水穿石的啟示》從太極洞內的石頭說起,列舉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這三個正面的例子說明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就能取得成功,同時列舉了雨水的例子,來進一步說明目標的重要和堅持的重要,從而體現(xiàn)出作者思維的嚴密和說理的智慧;《學與問》中列舉了哥白尼和沈括這兩個例子,雖都與問相關,但這兩個例子的側重點不同——哥白尼的問側重于多問、好問,即“遇事多問幾個為什么,學會從平常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問題”,而沈括的問則側重于一個“善”字,善問,即“善于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但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適度地引導學生品悟這種說理的方法呢?請看筆者曾經(jīng)執(zhí)教過的《學與問》教學片段: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二和第四自然段,邊讀邊想想這兩段文字有什么相同之處。
生:我覺得這兩個自然段所舉的例子有相同之處,他們都很好問。
師:好,那我們先來看哥白尼的例子。你怎么知道他愛問的?
生:在這一節(jié)課文里,作者列舉了哥白尼提出的很多問題。我感覺他很愛問。
師:哥白尼問了幾個問題?
生:作者在文中列舉了三個問題,但還不止這三個,因為后面還有一個省略號,說明他問的問題特別多,在文中就不一一列舉了。
師:你真是個會讀書的孩子,不僅關注文章的語言文字,還能關注文章的標點符號!(豎起大拇指)
生:我從“經(jīng)常纏著”“不懈探求”這兩個詞語中讀出了哥白尼很愛問?!敖?jīng)常”是說他問得多,“纏著”讓我仿佛看到了他跟在爸爸媽媽身后問這問那的情景,“不懈探求”說明他經(jīng)常問,一直在問。
師:是啊,雖然這是一篇說理性的文章,但一個詞也可以是一個情景,是一幅畫。你在思考中讀書,這一點,老師非常欣賞!我們一起來讀讀寫哥白尼的這個例子。(生齊讀)沈括也很喜歡問,你從哪里能看出來?
生:“媽媽的回答沒能解開沈括的疑團,他仍然把這個問題放在心上?!睆倪@句話中我讀出了沈括的愛問,“放在心上”,說明他一直把這個問題記著,一直思考著,在等待和尋找解決這個問題的機會。
師:他問的是什么?
生:為什么同是桃花,開花的時間卻相差這么遠呢?
師:他的問題源于一首詩。(出示,齊讀,理解。)他在讀時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科學現(xiàn)象,作者只寫了沈括的這一問,但透過這個事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生:我發(fā)現(xiàn)沈括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也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來解決問題。
師:好,我們讀懂了這兩個例子的相同之處,現(xiàn)在,我們再把這兩個例子放在一起,來看看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生:哥白尼問的這些問題沒有得到及時解決,而沈括雖然只問了一個問題,卻得到了解決。
師:作者為什么不寫哥白尼這些問題的答案呢?
生:因為這些都不重要,作者要強調的重點在好問。
師:說得好!那你覺得沈括這一例子強調了什么呢?
生:強調了勤學好問要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更偏重于解決問題的過程。
師:好,這一比,我們就比出了一個詞:強調的重點不同。再看看,還有什么不同?(生面露難色)看,老師標出了第二自然段的尾句和第四自然段的首句,看看,作者在語言的表達上有什么不同?
生:我知道了,對于哥白尼作者是先寫例子,再寫自己的觀點,而——
師:打斷一下,像這樣的表達我們給它一個說法,叫“先敘后議”。請繼續(xù)說。
生:而對于沈括作者是先寫自己的觀點,后寫例子。
師:那這就叫作——
生:先議后敘。
師:看,我們把這兩段文字放在一起,對比閱讀,就讀熟、讀懂、讀透啦!接下來,我們請兩位同學把這兩個例子好好地讀讀,我們再一起來體會一下。
這個教學片段,我記憶猶新,因為它讓我認識到作為一個高年級教師在教學中是需要智慧的。這兩個事例,要說明的道理相同,但側重點不同,而且語言的表達也有差異。如何讓學生感受到這一點?這個片段中,我采用了非常有效的對比閱讀,將兩個自然段的文字放在一起進行比較,讓學生在對比中感受相同之處,在對比中發(fā)現(xiàn)差異,尤其是語言表達的差異。在學生發(fā)現(xiàn)第二自然段是先寫例子后寫觀點之后,我馬上教給學生,這叫“先敘后議”,所以在說第四自然段的表達特點時,“先議后敘”便自然而然地從學生的口中說出來了?!墩Z文課程標準》中提出:“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幫助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文知識,但不能脫離語文運用的實際去進行‘系統(tǒng)的講授和操練,更不應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概念、定義?!睂τ诟吣昙壍膶W生而言,這些知識的獲得是水到渠成的,同時也是適度適量的。教師只是引導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往更深處走了一步,“跳一跳,摘桃子”。更重要的是,也為接下來學生的片段仿寫做了一個很好的坡度鋪墊。
四、仿寫訓練有坡度
當下的閱讀教學無疑都是指向語言文字運用的,學以致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雖然在課程目標的設置中,學生的習作沒有涉及說理文,但借助文章的表現(xiàn)形式,對學生進行適量的片段訓練還是非常必要的。不過,這樣的仿寫訓練有一定的難度,一是因為學生接觸到這樣的文章數(shù)量太少,二是平時也缺少這方面的訓練。所以,仿寫訓練的坡度設置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運用的過程中要有一雙慧眼,善于發(fā)現(xiàn)片段中的可仿之處,充分地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片段的特點,給予學生一些必要的材料鋪墊,這樣一來,學生的仿寫就會事半功倍,而且收效顯著。
《學與問》一課在列舉了哥白尼的事例之后,作者有了這樣一段議論:“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這個世界日新月異,瞬息萬變。作為新一代的小學生,我們更應當像哥白尼那樣,遇事多問幾個‘為什么,學會從平常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問題。有了問題,可隨時隨地請教別人。你可以請教父母和老師,也可以請教同學和朋友。只要他確實能給你啟發(fā),給你幫助,不管他年長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古人說的‘能者為師就是這個道理?!?/p>
在引導學生讀懂這一段文字之后,我啟發(fā)學生在思考后有所發(fā)現(xiàn):這一自然段是作者的議論,觀點是“能者為師”,但沒有列舉具體的事例進行論證。然后我出示了李時珍的一個小事例,(李時珍為了編著《本草綱目》四處察訪。他每到一地,就虛心地向各式各樣的人物請教,有采藥的,有種田的,捕魚的,砍柴的,打獵的,從中他了解了各種各樣的藥物。有一次,李時珍問一個種菜的老人,在老人的指點下,觀察了蕓苔,才了解這種藥物,《本草綱目》中也就清楚地記載下這種藥物的特性了。)讓他們試著用上一片段中學過的“先敘后議”或“先議后敘”的方法對這一觀點進行具體的闡述,也可以列舉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虛心請教的事例來談。這一片段練習的效果非常好,學生不僅能夠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敘議結合,有的學生還能用上“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樣的一些名言警句來進一步證明自己的觀點,真是難能可貴。
“能者為師”這一部分,只是作者承接上文而發(fā)表的觀點,再舉例論證顯得有些畫蛇添足,那是作者行文的需要。而這一需要也恰恰給我們的教學留下了一個補白的最佳落腳點。通過兩個事例的教學,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發(fā)現(xiàn)了作者表達的方法——先議后敘或先敘后議,知道了作者是如何說理的。接下來,我給學生的片段仿寫設置了一個合適的坡度——給出一個具體事例。這樣,表達稍有欠缺的學生就可以用所給事例,將作者的語言稍作修改,或先議后敘,或先敘后議,完成得輕輕松松;對于表達能力很強的學生來說,借此事例為思維的切入點,他們可以聯(lián)系自己知道或經(jīng)歷過的關于請教的事例,先將作者的觀點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再融入一些個人的思考,將仿寫完成得精彩紛呈。因為有了一個合適的坡度,學生的仿寫既能輕松發(fā)現(xiàn)思辨的落腳點,又找到了具體事例的支撐點,所以他們便能成功避開愁眉緊鎖、挖空心思的“雷區(qū)”,實實在在地在閱讀中有所思,在思辨中有所悟,在仿寫中“言”“意”兼得。
“閱讀說明性的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边@是《語文課程標準》對說明性文章目標的概述。對于說理文的教學,感悟作者的“理性”固然重要,但作為教師的我們更應該牢牢把握一個“度”,理性地解讀文本,理性地關注學情,理性地展開教學,理性地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情和理在教學中交融,理和趣在課堂上共生,如此,學生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能力的提升,更有心靈的潤澤和精神的成長。
(作者單位:江蘇蘇州高新區(qū)獅山實驗小學校)
(責任編輯 劉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