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春梅
【摘 要】本文從小學作文千篇一律“雷同文”成因說起,從七個層面闡述了雷同文正確的價值取向。
【關鍵詞】小學作文;價值;雷同文
小學作文教學現(xiàn)狀不宜樂觀,尤其我們農(nóng)村,學生不愿上作文課,怕寫作文,教師覺得作文難教,或教了效果不明顯。學生作文沒有情感(不寫真人真事真感受),沒有態(tài)度(對作文不感興趣),沒有價值觀(唯作文而作文,不是為了交流)。特別是“雷同文”現(xiàn)象尤為明顯。究竟是什么原因?qū)е滦W作文教學這種尷尬的局面呢?下面,結(jié)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點想法。
一、“雷同文”現(xiàn)象不容忽視
小學活動作文以學生親身經(jīng)歷的活動為基礎,學生在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實踐、主動探索的過程中獲得并提升對生活的感受與認識,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技法指導,最后形成文字。因為解決了寫什么的問題,學生能結(jié)合活動內(nèi)容寫出許多優(yōu)秀的文章,所以倍受老師們的喜愛。但有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出現(xiàn)了大量的“雷同文”,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千篇一律。這個“雷同”無外乎有兩層意思:首先是文章的內(nèi)容相同,都是寫的同一活動內(nèi)容;其次是寫的活動過程相同,甚至有許多學生的遣詞用句也相同。因此又遭到很多老師的質(zhì)疑。
二、“雷同文”現(xiàn)象價值取向
關于作文的千篇一律,我覺得這恰是作文教學的必然、基礎,是小學作文教學的有效路徑。
首先,小學生作文要讓學生“易于寫,樂于寫”是新課標的要求?;顒幼魑囊?qū)W生積極參與,感悟,有內(nèi)容可寫而易于寫,因活動中學生興趣盎然而樂于寫。只有學生易寫樂寫就符合新課標,并沒有指出不可以寫相同的內(nèi)容。汶川大地震那么多記者,不都是寫的同一個內(nèi)容嗎?
其次,從教學本身來看,教學就是千篇一律的教育。如古人都背誦同樣的三字經(jīng)、千字文、古詩詞,而卻創(chuàng)作出如此多的佳作;都背大對小,高山對小河,更創(chuàng)作出千古絕唱的佳聯(lián)。我們現(xiàn)在不也正是在教千篇一律的課文、千篇一律詞語嗎?數(shù)學也都在做千篇一律的習題。也就是說,千篇一律正是教學的啟蒙教育。基礎是什么?正是這些千篇一律的東西,讓我們的學習者在這千篇一律的道路上,形成技能、拓展能力,然后去廣泛地適應于生活,運用于社會,貢獻于社會而不出偏差。其他學科都可以這么做,為什么作文教學就不可以呢?
千篇一律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過程,其目的就是訓練學生怎樣把一件事說清楚。我相信寫過文章的人都有同樣的一個感受:有時真的很難把一件事說清楚。能夠說清一件事就說明你的寫作水平已經(jīng)達到了一個高度,形成了一定的寫作技能和能力。千篇一律的作文教學正是學生形成寫作技能技巧的基礎。
其三,從作文指導的有效性來看,用同樣的活動作指導的載體最有效。如果“寫一件有意義的事”,全班50人就寫50個事件,請問你怎么指導。一個學生寫在海邊玩得很開心,一個說媽媽生病了去幫媽媽做事最有意義,你具體指導一個吧,結(jié)果就耽擱了49人的時間。而活動作文恰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大家的共同經(jīng)歷,指導一個,受益一群。如果是這樣的作文指導,學生們絕不會厭倦寫作。
活動作文還通過相同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捕捉事件的能力。如何抓點,如何突出中心,什么地方要詳寫,什么地方要略寫。同樣的活動,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感受,“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理,一千個參與者就有一千個不同的感受,也就有不同的中心,不同的詳略。專業(yè)的記者做的不就是這樣一件事嗎?如果一件事情只能一人寫的,汶川地震后要這么多記者干嗎?干嗎還有存在記者招待會呢,不如改為記者一對一得了。
其四,從小學作文的定性來看,小學作文教育的是習作教學,這個詞用得很準。“習題”就是練習做題,類推“習作”就應該是練習寫文,學會把一件事表達清楚,并在其間寫出自己想說的話。說明習作就是要學生通過練習,形成作文技能,進而創(chuàng)造出優(yōu)美的文章。“不掃一屋何以掃天下”,我很難想象,一個連基本的活動事例都表述不清的人,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美的文章來。技能從千篇一律的練習中來。不然,作文為什么在小學定性為習作,而到中學又定性為寫作呢?這是巧合還是課標的用意?
其五,從寫作的目的來看,寫作教育是滿足人們?nèi)蘸蟮纳詈凸ぷ鞯男枰皇桥囵B(yǎng)文學家。也就是說,只要學生有了能把一件事說清楚的技能,就足以滿足孩子們今后的工作需要。
工作中的應用文大都是敘事性的。如總結(jié)、計劃等都只要能把事情說清楚就行了,不要太多的創(chuàng)新。計劃就是準備做什么事,總結(jié)就是做了什么事,取得了什么樣的效果,沒有一項是要創(chuàng)新,要捏造事實,要說虛話假話的,更不需要去創(chuàng)設一個什么情景。如果說一個計劃,在開頭來一段敘情:“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陽光明媚,我邁著輕盈的步伐走進寬敞明亮的辦公室,坐在我工作了十年的椅子上,寫下了我宏偉的計劃?!眲e人準說你腦子有問題?;蛘邔懣偨Y(jié)時說“在一個風雪交加的上午,雪簌簌地下著,寒風一個勁兒地刮著,是否在挑戰(zhàn)我們寫總結(jié)人的心。但無論天有多冷,地有多凍,而我的辦公室里卻是春意盎然,因為我在總結(jié)我一年來的工作”等,人家不笑掉大牙才怪!
其六,活動作文做的是用公共的活動寫出不同的感受,學會抓不同的點。而傳統(tǒng)作文強調(diào)的是個人的獨特經(jīng)歷,諸如朱自清的獨自一人去荷塘,他的父親跨過柵欄去買桔子。其實這兩者之間有一個內(nèi)在相同點:就是要有捕捉生活細節(jié)的技能。如果連一個被提醒了有意注意,并進行實際指導了的活動細節(jié),他都沒有辦法去捕捉,哪里有技能去捕捉生活細節(jié)呢?有人說:“我們只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生活細節(jié)的能力和習慣?!闭垎枺簩W生的生活在其自己身邊,這個習慣和能力如何培養(yǎng)起?虛空的說教只能是廢話?;顒幼魑挠柧毲∏〗鉀Q了這個問題。
除此以外,同樣的活動還有著不同的選材,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去抓重點,抓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一般來說有兩個選材角度:一是以活動的形式為素材,即寫活動的過程及活動的啟示,且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選材重點;二是以活動的內(nèi)容為素材,即活動的意義和價值。如“100%與0的差距”一課,用100%代表成功,用0代表失敗,問成功與失敗的差距有多大?生答:“1”,于是老師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將成功與失敗的差距演算到0.01。就這樣的一個活動,有的學生就寫整個演算過程及得到的啟示;有的學生從成功與失敗的差距大與小的對比來選材;有的從成敗的大與小的聯(lián)想來選材;有的從成與敗的對立統(tǒng)一的角度來選材等等。
總之,活動作文的千篇一律,對于學生是有效的,是實際的,是寫作技能訓練的基礎。它是書法的臨帖階段,是繪畫的素描,是數(shù)學的加減乘除,是學生學習的必經(jīng)之路。
【參考文獻】
[1]霍華德 加德納(Howard Gardner).《心智的架構(gòu)》.(Frames of Mind, Gardner,1983)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葉圣陶.葉圣陶教育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單位:湖北省公安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