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綱八目”語出《大學》?!洞髮W》開頭寫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薄懊髅鞯?、親民、止于至善”被后世稱為“三綱”。所謂“明明德”,就是發(fā)揚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賦的光明道德。所謂“親民”,是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這里的“親”同“新”,是革新、棄舊圖新之意。所謂“止于至善”,就是要求達到儒家封建倫理道德的至善境界。
《大學》還說:“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焙笫婪Q“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八目”,“八目”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修身,格物、致知是修身的外部途徑,誠意、正心是修身的內在前提,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修身更高一個層次的自我實現。
總體來說,“三綱八目”學說體現了儒家學派對人的教育的根本思想,正是這種思想造就了中國后世知識分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光輝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