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仲彬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情境圖 設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6A-0076-01
新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教材編入了大量的情境圖幫助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這些情境圖不僅能夠有效地拉近小學生與數(shù)學之間的距離,更為重要的是能為小學生搭建數(shù)學與生活之間的橋梁,從而引導小學生進行數(shù)學抽象與數(shù)學思維。但是,由于教材中的情境圖一般都是以“靜態(tài)場景”的形式來呈現(xiàn)數(shù)學素材,其中一些無關的數(shù)學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干擾了小學生的學習。因此,對教材中的情境圖進行“二度打磨”非常有必要。
一、替換素材——提供思維拐杖
教材中的一些情境圖,有時候往往不能很好地引導小學生進行關鍵性的數(shù)學思考,給小學生的有效數(shù)學思維帶來障礙。教師如果對情境圖進行“照搬素材”,會嚴重影響情境圖的運用效果。
例如,一年級上冊《比多少》一課中,有這樣一幅情境圖:
某教師在教學時,直接引導學生觀察,然后組織學生討論,尋求答案。由于受知識負遷移的影響,學生通過觀察都認為是媽媽喝的水多。解答這一題的關鍵是要明白爸爸媽媽原來的水一樣多,喝了以后爸爸剩下的少,所以爸爸喝得多。但是,小學生對于這一問題的關鍵點的把握不是很好。
因此,教師要善于對情境圖中的一些信息進行巧妙替換,使之成為能夠引導學生數(shù)學思考與探究的關鍵性素材。教學時,筆者把其中的水替換成包子。
誰吃得多?
經過情境圖的信息替換以后,小學生的思考就有了方向。他們這樣思考:爸爸和媽媽原來都有4個包子,吃了以后,爸爸還剩下1個,媽媽還剩下2個,所以爸爸吃了3個,媽媽吃了2個,很顯然是爸爸吃得多。這樣的情境圖就抓住了小學生數(shù)學思考的關鍵。
二、化靜為動——突出數(shù)學思想
教材中的情境圖是以靜態(tài)圖片的形式呈現(xiàn)的。在靜態(tài)圖片的背后,往往蘊含著一定的數(shù)學思想。但是,一些教師在運用情境圖時,往往習慣于“照搬步驟”,導致情境圖原有的功能被弱化了,其蘊含的數(shù)學思想也不能有效地被挖掘出來。
例如,《比長短》一課中的情境圖:
某教師在教學時拿出兩條繞成一團的繩子,紅色的比較長,綠色的比較短。然后提問:“同學們,你們覺得老師手里的兩條繩子哪一條長一些?”學生有的猜紅的長,有的猜綠的長。此時,教師追問:“那么,怎么樣才能知道這兩條繩子哪一條長呢?”學生在課堂上束手無策,最后教師只好把比較長短的方法教給學生。
這樣的教學是失效的,因為在比長短的過程中,一年級學生最直觀的感受是比兩條直的繩子的長短,而不是彎曲的繩子,教材情境圖所蘊含的是“化曲為直”的轉化思想。對于“化曲為直”的數(shù)學轉化思想,只有在動態(tài)呈現(xiàn)的過程中才能得到體現(xiàn)。對于這一幅情境圖,可以分三個步驟來呈現(xiàn):第一步,出示長短不一的兩條放在同一起點的紅、綠繩子讓學生進行比較,學生通過觀察就可以得出結論。第二步,出示長短不一的兩條不放在同一起點的紅、綠繩子讓學生進行比較,讓小學生產生強烈的認知沖突,進行深層的數(shù)學思考,學生發(fā)現(xiàn)要比較這兩條繩子的長短先要把其中的某一端對齊。第三步,出示教材中的那兩根彎曲的紅、綠繩子讓學生進行比較,由于有了第二步的活動經驗,小學生就會想到把這兩根繩子拉直,然后其中的一端對齊進行比較,這樣,“化曲為直”的數(shù)學轉化思想就能夠得到有效體現(xiàn)。
三、深入挖掘——引發(fā)多元思考
對于教材中那些數(shù)學信息比較單一的練習情境,教師要善于挖掘練習情境背后蘊含的豐富內涵,通過追問的形式引發(fā)學生的多元思考,培養(yǎng)小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例如,《認識加法》中有這樣一幅情境圖:
學生在解決這一問題時,一般會寫出“3+2=5和2+3=5”這兩道加法算式,此時,教師追問:“在你寫的兩個算式里,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由于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他們一般會認為3表示左邊的3個小朋友,2表示右邊的2個小朋友。此時,教師繼續(xù)追問:“這一幅圖除了能夠寫出這兩個加法算式,還能寫出另外兩個加法算式嗎?”這樣追問,有效地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他們會根據(jù)4個小朋友在打乒乓球,1個小朋友在當裁判而寫出1+4=5、4+1=5這兩個加法算式。這樣,有效地激活了學生對于同一數(shù)學情境的不同思考切入點,從而引導他們進行多元化的數(shù)學思考。
(責編 林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