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依尓
【摘要】語文教學的改革,近幾年來步子邁得很大,但前幾年單純地強調把語文課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的觀念對一線教師的影響可謂深入人心。因此,縱觀現今語文課堂教學,不難發(fā)現,語文的學習幾乎被枯燥乏味的條理梳理和技巧訓練充斥,語文的人文性幾乎得不到體現。因此,本文以“讓語文課堂充滿感性陽光”為題,從“把閱讀的權利還給學生”;改“‘撿骨架為‘見全身”:“在學生與課本間架起一座橋梁”三方面進行論述。以具體實例論證上述觀點。
【關鍵詞】人文性 感性 體驗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惫ぞ咝耘c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指“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課程必須遵循語文的特點和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應得到積極的提倡和踐行,語文課程必須容納學生的生活的經驗,并有助于學習與課程文本的互動?!?/p>
但是,縱觀現今語文教學的狀況,教師將備課著力點放在梳理知識點。理科式的條分縷析,肢解原文本文脈貫通,渾然一體的課文,探研所謂的微言大義,課堂作業(yè)和課后練習林林總總,觸及到文本的骨架,筋脈乃至神經未梢,學生照搬答案,不敢越雷池半步。他們本身所具有的聯(lián)覺本能和創(chuàng)造需要被扼殺,語文的學習成了枯燥乏味的技巧的訓練。語文課呼喚感性,語文課堂需要生命力,語言文字訓練要與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感悟結合,讓學生在對語言文字的感悟中把語文的學習當作一種生命的需要。
一、把閱讀的權利還給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生不是機械地將看到的語言轉向說出的語言,而是通過內部言語的加工編碼,用自己的話來理解或改造原文的詞句、段落和文章結構,從而將原文的思想變成自己的思想,保存在顯意識甚至潛意識領域之中??梢婇喿x具有全息性、體驗性、內隱性的特點,閱讀的內隱屬性,常表現為讀者與文本的“會意”,也就是指作者與讀者心靈突發(fā)性的“碰撞”,是雙方情感同頻共振過程中境界的融合。
學生閱讀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教師不能越俎代庖,不應該用自己對課文的深加工來替代學生閱讀的艱苦求索。學生閱讀是從模糊情態(tài)中獲得獨特認識和體驗的過程,教師不應將知識點從文章整體中分離出來,進行“碎尸萬段”式的剖析,也沒有必要在自己認為十分重要,難懂的地方,細枝末節(jié)都不放過,而不考慮學生的現狀。要引導學生按照“披之——感物——體情”或“尋言——明象——悟道”的順序展開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內省體察能力和語感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感知和審美情思。
二、在文本與學生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教材不是不可挑戰(zhàn)的金科玉律,學生也不是被動接受的知識容器,兩者之間存在著雙向互動關系,教師要教會學生帶著猜測,期待的心里和批判精神去閱讀,評價作品。遇到疑難時,要善于提出假設,產生分歧時,要敢于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發(fā)現空白時,要以自己獨特的眼光去審視、填補。把語言文字的訓練和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有機結合。常用的方法有:
(一)、移情體驗,走入人物內心學生在閱讀感悟課文時,往往會因為沒有過切身的體會而無法感受人物的心情,感受,為了讓學生能與課文中人物產生共鳴。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移情體驗;喚起其生活中類似的經歷,從而達到“將心比心”的效果。比如,在教學《再見了,親人》一課時,對于送別場面的感悟,一位老師就采用了“移情體驗法”,當時,這個班剛好送走一批貧困山區(qū)來做客的孩子,教師就以導語引導學生回憶當時送別的場面,自己當時內心的感受,喚起學生親身感受后,再來感悟課文中的送別場面,學生讀著讀著,仿佛自己成了志愿軍戰(zhàn)士或送別的小金花,情真意切,感悟很深,朗讀得非常好。要運用好“移情體驗”的方法,教師自己要做有心人,多關住學生的生活。還有一些課文,學生無法產生移情體驗,教師可以運用師生對話方式或觀看相關的教學錄象進行感受。
(二)、讀寫結合,加深理解運用讀寫結合的辦法,也是幫助學生進行感悟的好方法,許多老師經常運用。但我們也常常會發(fā)現有些讀寫的訓練完全是一種形式,沒有真正起到效果。比如在上《貓》這一課時,課后讓學生寫一寫想對老舍先生說的話,學生寫來寫去無非“老舍先生,你真喜歡貓??!”“老舍先生,你真善良!”,毫無意義;如果讓學生想像滿月的小貓來到臥室,來到廚房……它們會闖些什么禍呢?一方面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加深對小貓活潑可愛的體會,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理解老舍先生為什么那么喜歡貓。因此讀寫訓練點的選擇能否使對課文的感悟和語言文字的訓練有機結合是關鍵。
(三)、表演再現,加工教材小學課本中,許多不同體裁的課文都有很強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如寓言《東郭先生和狼》、《狼和小羊》、《濫竽充數》歷史故事《將相和》,小說《賣完柴的小女孩》、《三顧茅廬》,童話《狐貍和烏邪》、《公雞的臉紅了》……學生的表演是對教材內化后的外在表現,是學生在對作品的認知與自身原有經驗的融洽與建構的基礎上,借助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手段來表達情緒,展現自我的方式。在表演過程中,沒有對話的,補上了對話,為了更好地表現,還外加一些動作。內心的想法變成了內心獨自,這是對教材再創(chuàng)造的結果。
如教學《廬山云霧》時,教師請全班同學當旅游團成員,一人當小導游,戴上帽子,拿上小三角旗。隨著課件上的畫面一一向大家介紹。此時,當導游的同學,把書上描寫的語言轉化為導游詞。同學們可以以游客身份向導游發(fā)問,由導游解答或由扮作“當地村民”的老師解答。這樣的表演,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內化課文語言的“平臺”還充分體現了學生對交際言語的學習和運用。
語文課堂呼喚感性的陽光,也就是在教學中,把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諧統(tǒng)一起來。引導學生置身于作品之中。吸收文學作品的精華,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情感體驗;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悟與啟示,領會其中的科學精神和科學的思想方法,提高學生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從而達到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加厚學生人文底蘊的目的
語文課堂呼喚感性的陽光,也就是在教學中,把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諧統(tǒng)一起來。引導學生置身于作品之中。吸收文學作品的精華,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情感體驗;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悟與啟示,領會其中的科學精神和科學的思想方法,提高學生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從而達到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加厚學生人文底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