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國法 王亞單
摘 要:《逃離》是2013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艾麗斯·門羅的代表作,門羅以其精確樸實的語言和獨特的敘事技巧將小說人物乃至情節(jié)發(fā)展演繹得跌宕起伏,淋漓盡致。本文將從文體學(xué)角度分析《逃離》,從語音、詞匯、語法修辭、字系學(xué)等不同層面探討小說特有的文體特征,進而欣賞門羅作品的深層含義和主題意義。
關(guān)鍵詞:艾麗斯·門羅 《逃離》 文體學(xué)分析
Run Away[1]4-47(《逃離》)是加拿大短篇小說家艾麗斯·門羅最成功的一部作品之一。2004年出版便引起強烈反響,很快就獲得了加拿大Giller文學(xué)獎,并入選The New York Times年度圖書。門羅出生于安大略省,故事背景也大多為小鎮(zhèn)的平凡生活。一經(jīng)門羅之手,再平凡的小鎮(zhèn)女子也可以創(chuàng)造出震撼心靈的奇跡,如此非凡的文學(xué)魅力,值得讀者細(xì)嚼慢咽,認(rèn)真推敲與斟酌。本文以《逃離》作品集中第一篇同名小說《逃離》為研究對象,從文體學(xué)分析《逃離》,讀者將體會門羅精湛的敘事藝術(shù),以及由此達到的別樣的美學(xué)效果,如此可知,門羅獲諾貝爾文學(xué)獎,可謂當(dāng)之無愧。國內(nèi)外分析《逃離》均從敘事、主題等層面展開,如代蓮的《艾麗斯·門羅短篇小說<沉寂>的空間敘事解讀》,趙義森的《無所遁逃——門羅小說集<逃離>主題解讀》,僅有宣蕭的碩士論文《對艾麗斯·門羅<適合>及<愛的進程>的功能文體分析》涉及文體學(xué)分析。文體指一個句子或一個段落中經(jīng)過意譯會失去的成分。[2]6對一個句子的意譯??杀A粼械臄⑹龇绞?,但卻難以保留語音/書寫、詞匯、比喻、句型等方面的特征。這些成分也應(yīng)該得到足夠的重視,只有這樣才能對小說的形式層面進行較為全面的分析。[3]184文學(xué)批評的過程即是文學(xué)欣賞,而文體分析則是文學(xué)批評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文體學(xué)角度欣賞作品是一個捷徑,也是一個需要深入探索的領(lǐng)域。由文體所表達的功能作為出發(fā)點,從而對小說有比較全面的了解。本文將從語音、詞匯、語法修辭、語系等角度深入分析《逃離》所表達的主題意義。
一、語音(Phonology)層面
(一) 擬聲(Onomatopoeia)
擬聲的文體功能在于加強語言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它能刺激人的聽覺,從而對語義產(chǎn)生象征性的聯(lián)想。[4]21如:
例1.…with convincing reluctance, shyness, giggles…
例2.…a playful sound, a tinkling tapping sound…
例1是當(dāng)卡拉和克拉克談到賈米森先生邀請卡拉去他房間時,卡拉發(fā)出的“咯咯”的笑聲。原本克拉克很介意賈米森先生對他妻子的這種騷擾和侮辱,他甚至認(rèn)為這是有關(guān)尊嚴(yán)的問題,但當(dāng)夫妻倆人單獨討論時,卻顯得小事一樁,甚至有理有據(jù),在得知賈米森先生這位嬉皮士獲得詩歌獎并獲得不少的獎金后,就想利用卡拉來敲詐一筆錢。此處的笑也具有反諷的意味。例2描述的是卡拉在西爾維婭的幫助下成功逃離,此過程中內(nèi)心煎熬不已,最終打電話給克拉克讓他接她回來,而后克拉克拿著西爾維婭的衣服來到她窗前“叮咚叮咚”的敲擊聲。由于卡拉是在西爾維婭的慫恿下逃離了克拉克,所以克拉克對西爾維婭是滿腔的濃濃恨意,故此刻的克拉克是懷著一種戲弄人的心態(tài)敲出的逗弄人的聲音。擬聲詞的運用強化了人物的性格,凸顯了人物關(guān)系,深化了主題意義。
(二) 雙關(guān)(Pun)
雙關(guān)就是有意識地利用語言中的同音異義或一詞多義現(xiàn)象使一句話產(chǎn)生兩層不同的意思,導(dǎo)致“一語雙關(guān)”。[4]25雙關(guān)不僅可以使語言顯得幽默、俏皮,而且朗讀起來也是和諧悅耳。如:
例3.I have gone away. I will be all write.
例4.Shes not a lame duck, dont worry.
例3是卡拉在逃離時,西爾維婭讓她寫給克拉克的信?;艁y、不安中卡拉寫了別字。西爾維婭明白卡拉理應(yīng)分得清“right”和“write”的,而在緊張的氛圍和心情下卻有了一番他意。于西爾維婭而言是“我不會有事的”,于克拉克而言是“我會一直寫信的”。例4是西爾維婭得知卡拉想逃離到多倫多,就把自己在多倫多的朋友魯思介紹給卡拉,讓卡拉到多倫多先投奔魯思。電話中西爾維婭對魯思說:“她又不是跛鴨,放心吧?!贝颂帯磅锁啞背鲎浴兑了髟⒀浴?,用來指處于困境中無法自理的人或事。與情節(jié)發(fā)展相悖的是卡拉終究是個“跛鴨”,不能處理好自己的事情,也給幫助她的西爾維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擾。雙關(guān)的運用,一詞多意,不僅豐富了詞匯句法的表達,在行文上也增強了氣勢。
(三) 押韻(Rhyme)
押韻使句子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詩歌的韻味,更能吸引讀者。如:
例5.Get away? I would if I could.
例6.Last night she slept in a feather bed
With a silken quilt for cover
Tonight shell sleep on the cold hard ground—
Beside her gypsy lo-ov-ver.
例5是卡拉哀嘆著告訴西爾維婭她的想法時說的一句話,帶有不確定和無奈情緒。從節(jié)奏上屬于尾韻,朗朗上口,語氣上無不顯露卡拉的猶豫和女性本能的自我保護,她不敢做出逃離的決定,盡管此想法已在腦海中重復(fù)無數(shù)遍,她沒有錢買票,沒有像樣的衣服出走。最后還是在西爾維婭的幫助下買了車票,穿著西爾維婭的衣服成功逃離。例6是卡拉還未嫁給克拉克時常唱的一首歌,卡拉給克拉克起的綽號“吉普賽流浪漢”即源于此,由此卡拉的母親便知卡拉和克拉克相戀了,但卡拉的父母都不同意此事,最終也是卡拉逃離了家庭才嫁給克拉克?!癰ed”和“ground”,“cover”和“l(fā)over”分別有著相同的韻腳“d”和“er”,這是詩歌的一種押韻方式,所帶來的美感也是無可比擬的,門羅時不時地運用此技巧使得小說熠熠生輝。
二、詞匯(Vocabulary)層面
理想的藝術(shù)境界應(yīng)不受外界干擾,一部作品應(yīng)自我指涉、自我維持,完全靠其內(nèi)部文體的力量站住腳。[5]1-24詞匯造就了句子、篇章乃至整個作品,詞匯是小說的根基。不同的文體常需要不同的詞匯,由這些詞匯相應(yīng)地表達出風(fēng)格迥異的概念與意義,門羅的小說運用了大量流行語、書卷語、口語體及修辭格來充實小說的特色。
(一) 流行語和書卷語(Popular and learned words)
流行語即約定俗成的,慣用的詞語。書卷語主要從書本中習(xí)得,用于書面表達。如表一。
表一
書卷語的使用使得文章有深度、有內(nèi)涵。門羅在小說中交替使用流行語和書卷語,帶給不同層次的讀者頗有韻味的不同體驗,也是門羅在措辭方面功夫了得的體現(xiàn)。
(二) 口語體(Colloquialisms)
口語體在文體風(fēng)格上使得小說平易近人,增進讀者與故事中人物的思想交匯,在人物刻畫中也使得人物形象更生動活潑,趣味十足。如:
例7.didnt, shed, thats, wasnt, shes, couldve, hadnt, etc.
例8.Grumpy, Dopey, Sleepy, Happy, Sneezy, Maggie, Soggy, Hillbillie
例7是口語縮寫式,門羅小說大多以對話的方式進行,故而出現(xiàn)很多縮寫式,以期達到讀者能夠融入小說角色的效果。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古怪的語式,以平和樸實的求真態(tài)度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使讀者跟隨門羅的思緒前進并引起共鳴。例8是《逃離》中《匆匆》里朱麗葉的母親薩拉為測試自己的記憶力,提到的動畫片《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中矮人的名字。門羅小說中的動物名也都以俏皮的名字命名,以-y和-ie結(jié)尾的這類詞直接鮮明且易于留下印象,這就是使用口語體的魅力所在??谡Z體的運用,使小說娓娓道來,讓讀者毫不費力地融入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拉近了作者與讀者之間的距離。
三、語法修辭(Grammatical rhetoric)層面
(一) 倒裝(Deviation)
倒裝句使得句子的某一部分突出強調(diào),增強語言藝術(shù)的感染力。如:
例9.Only a few pupils were coming for lessons…
例10.Not far from the house was a wide shallow patch of land that…
例9是開篇提到卡拉和克拉克經(jīng)營的農(nóng)場,其中一部分收入即是靠學(xué)員來練習(xí)騎馬獲得,而此刻只有很少幾個學(xué)生來騎馬,原因是克拉克的壞脾氣無形中消減了學(xué)員來騎馬的欲望。倒裝句的使用使讀者產(chǎn)生對女主人公也因受不了克拉克的壞脾氣而逃離的理解和支持。例10是一處環(huán)境描寫,描述了房前的一處洼地。在此刻的夜霧情景下,丟失的羊——弗洛拉出現(xiàn)了,沒有一絲征兆,是否也是對卡拉逃離后又重新歸來的對照?
(二) 重復(fù)(Repetition)
重復(fù)是作者有意識地反復(fù)使用相同的一個詞、句或段落來加強語義。如:
例11.“…whistle and name, whistle and name.”
例12. “Awful,” she said, “Awful.”…“Its awful.”
例11是卡拉在找不到弗洛拉時內(nèi)心的焦急與期盼,一遍遍地喊著弗洛拉的名字,要知道弗洛拉起初完全是克拉克的小寵物,長大后依戀卡拉,像閨中密友般親近。因此卡拉對弗洛拉的丟失像是丟了魂魄似的,后來弗洛拉的回歸更像是寓意卡拉離不開克拉克。例12是卡拉在西爾維婭家談?wù)摰礁ヂ謇瓡r驚悚的表情,一遍遍地說“太可怕了”,不止為著弗洛拉的離開,還深受克拉克壞脾氣的折磨。重復(fù)加深了情感的表達,以至于卡拉再也無法遮掩情感的外泄進而痛苦地抽泣起來。在后來西爾維婭勸說卡拉逃離的空當(dāng),卡拉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逃離。
(三) 排比(Parrallelism)
排比是將結(jié)構(gòu)一致的詞組或句子排列起來,增強語勢,進而渲染文體效果。如:
例13.Those who were bright but never too bright, easy athletes but not strenuously competitive, buoyant but not rambunctious.
例13是西爾維婭描述卡拉像她中學(xué)時結(jié)識的幾個女生一樣聰明,和氣卻不喧鬧。此刻的描述突出了卡拉積極向上的一面,只可惜遇人不淑,在人生最重要的幾步路上做錯了決定,注定要為此付出代價。排比的氣勢強烈,加深意義的表達。
(四)多重修辭格(Figures of speech)
例14.Her tongue moved like a wad of wool.
例15.The pasture grass and even the poor beaten crops lifted up their heads.
例16.…and she was in a state of exalted confusion.
例14是克拉克質(zhì)問西爾維婭是否幫助卡拉逃離一事時,西爾維婭的喉嚨像是一團羊毛,都不能移動了。她無法否認(rèn)也無法正面回答,形象的比喻表明了西爾維婭的心虛和尷尬。例15是卡拉回來之后,一切又回到正軌時的一處環(huán)境描寫。晴朗的天空照耀著大地,就連被打蔫了的莊稼都昂起了頭,此處的擬人形象地由物化人,也預(yù)示著卡拉的生活進入正常狀態(tài),不再逃避,而是迎接未來。例16為矛盾修辭。是卡拉寫完信時即將逃離的興奮與慌亂,這種復(fù)雜心情顯然已經(jīng)超越了西爾維婭甚至讀者所能意識到的程度。矛盾修辭能在矛盾中側(cè)重想要表達的一方,比起直接表達委婉而深刻,進而使效果更佳。
四、字系學(xué)/筆跡學(xué)(Graphology)層面
(一) 破折號與圓括號(Dash and Round brackets)
意義的表達可以由多種不同的形式呈現(xiàn),符號在效果上遠(yuǎn)比文字更具有號召力。如:
例17.Mrs. Jamieson—Sylvia—home from her holiday inn Greece.
例18.…letters she had received. (There was no accumulation of papers and…And no regrets.)
例17中破折號的使用意義為解釋說明。此處出現(xiàn)在開篇第一段第三句話,屬滿足交代人物的需求。門羅小說中常見破折號的使用,時而表解釋說明,時而表話題轉(zhuǎn)移,時而表空間轉(zhuǎn)換。形式的多樣性,人物的復(fù)雜性使得小說的框架與結(jié)構(gòu)能夠在同一層面展示的要求加大,門羅的這一技巧使小說在時間空間上靈活地過渡,不失時機地跳轉(zhuǎn),既不唐突,又表達得完整。例18是圓括號的使用。一個句子使用圓括號與不使用圓括號,讀者的反應(yīng)是不同的。使用圓括號的句子,讀者第一反應(yīng)是先讀括號里面的內(nèi)容,這類信息的提供必然與前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而不使用圓括號,只要大意理解,讀者一般不會仔細(xì)地品味,此時略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故而偶爾使用圓括號來增加信息量是一個巧妙的書寫手段。此處括號里的內(nèi)容為西爾維婭收拾那些寫給賈米森先生的吊唁信時增添的內(nèi)容,補充說明了賈米森先生沒有留下積存的文稿和筆跡,就像他幾個月前告訴過西爾維婭他把一切都已安排妥當(dāng)。
(二) 大寫與斜體(Capitals and Italics)
通常作者在強調(diào)一件事情時會運用突出鮮明的文體形式。如:
例19.He had spent the whole first day after Runaway Day…
例20.“But dont try getting smart with me. Sylvia. ”
例19中“Runaway Day”是稱呼卡拉大巴之行的那一天,此后克拉克開始重新裝修屋頂。一次逃離或許能讓夫妻雙方認(rèn)識到彼此的重要性,感情的波動使得真正的感情得以實現(xiàn)。不僅僅是卡拉對克拉克的,也是克拉克對卡拉的。在卡拉第一次逃離后,克拉克就感覺像是五臟六腑被掏空了似的,顯而易見,縱然有再多的不滿與苦痛,畢竟是夫妻,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感情是一件說不清表不明的事情,外人永遠(yuǎn)無法體會當(dāng)事人的感受。例20是克拉克給西爾維婭送衣服時挑釁的說辭。此處的“Sylvia”必然是以輕蔑的語氣表達出來的。由于西爾維婭干預(yù)了卡拉和克拉克的生活,此時的克拉克是懷著憎恨意味說的,故而不讓西爾維婭對他指手畫腳。同時強調(diào)了三點以使西爾維婭消失在他們的視線內(nèi)。門羅的小說也多處出現(xiàn)斜體字樣,不僅引起讀者的注意,同時給小說的節(jié)奏增添了不一樣的關(guān)注度和敏感度。
五、 結(jié)語
本文是從文體學(xué)角度深入探討《逃離》所帶來的深層含義和主題意義。語篇中從語音、詞匯、句法修辭、字系學(xué)等角度對語言特征進行精準(zhǔn)、系統(tǒng)的分析,分析發(fā)現(xiàn),門羅注重細(xì)節(jié)描寫,不僅有心理還有環(huán)境描寫,全面細(xì)致地表達主人公的情感;用詞的巧妙選擇,是其深層含義與美學(xué)效果的傳遞來源,樸實無華卻震撼心靈;文體學(xué)的確是考究語言的一種手段,它有利于讀者深層次的理解文學(xué)作品,并在語言文學(xué)教學(xué)中起到較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Alice Munro.Run Away[M].The New Yorker,2004:4-47.
[2] J. Phelan.World from Word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6.
[3] 申丹.敘述學(xué)與小說文體學(xu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1:184.
[4] 秦秀白.文體學(xué)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21-25.
[5] J. Halperin.The Theory of the Novel[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