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軍
【摘 ? ?要】自新課改實施以來,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漸漸被廣大教師接受并廣泛的運用。實踐證明,通過課前預習案、課中導學、課后鞏固案將整個教學過程有機的連接了起來,使孩子們能夠通過導學案的學習較為清晰的掌握課本的基本知識,能夠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提升認知知識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生物 ?導學案 ?效益 ?注意方面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180
導學案包括: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自主預習、合作探究、教師精點、自主測評、學習反思、拓展延伸等環(huán)節(jié)。導學案的編寫是教師精心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創(chuàng)新的材料依據(jù),從教師備課的角度來看,編寫導學案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勞動?!皩W案”編寫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首先,課時化原則。盡可能的將一課時的內容寫成一個學案。按課時內容確定導學案的內容編寫。這樣,有利于調控課時學習的知識量,加強授課的計劃性、針對性、時效性,構建高效課堂;
其次,問題化原則。將教材中的知識點、德育點隱入創(chuàng)設的一個個具體的材料情景(生活場景)或課堂活動中。通過一個個具有探索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入自主地學習之中。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問題的設置,應當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充分考慮學生個性和認知規(guī)律,學科信息要準確,問題的針對性要強。設置的問題既有利于扎扎實實打好基礎又有利于加強知識的拓展,強化與生活的聯(lián)系,具有較強的思考性。從而有效地把學生引入課本,把生活納入課堂,激發(fā)自主學習,引導交流討論又學會看書。
最后,方法化原則。在學生讀書、思考、解答問題等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中,教師都要站到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以便能夠及時適時的點撥學生應該如何去做。學案中學習目標設計、疑難問題提示、解題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導性內容和要素,構成一條明晰的學法線。
使用“學案導學”這一教學策略,我們解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體參與、自主學習為主體地位的問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生在學案的引導之下,通過課前自學、課堂提高、課后練習等環(huán)節(jié)的調控,降低學習難度。而教師則借助“學案導學”這一策略,將教材有機整合,精心設計,合理調控課堂教學中教與學,從而極大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饋等學習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但在使用過程中也存在很多的困惑。
一、如何使導學案在生物教學中發(fā)揮最大效益
1.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是關鍵。預習是導學案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導學案應該在上課的前一天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對要學的知識提前預知,對學習有個強烈的期待。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作為老師,一定要做好導學案預習階段的過程指導,要設計好預習的環(huán)節(jié),布置好預習的要點、方法、要求,積極引導學生課前進行自主學習。做好的導學案課前一定要收,收必批,批必評教師可以全部批改,也可以部分批改,絕不能不批。學案檢查要及時到位,對于問題較多的題號做好記錄,做到心中有數(shù),必須堅持先學后教,不學不教,提前為高效課堂做好鋪墊。
2.課上互動探究是核心。上課時教師要讓學生打開預先發(fā)下的導學案,首先復習舊知,反饋上節(jié)檢測中的問題,然后是小組交流、討論探究案上本節(jié)課內容,進行合作性學習。而教師一定要巡視,要參與到各組中去討論、指導;對學生有爭議的答案可傾聽學生自己的解釋,一定要熟記于心,在點撥時解決。教師的巡視指導是非常重要的,這個過程要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包括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習慣、思維方式、思維習慣、明顯的學習障礙、學習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等等,以使教師的學習引導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
在課上,老師的引導十分重要。我們以前的教學,存在很多的弊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老師總是不放心學生,講得太多,面面俱到,學生成了輸入知識的機器,輸出知識的傳聲筒,造成學生的依賴心理強,無法激活學生對知識渴求的欲望,所以,學習雖苦,卻收效甚微。因此,我們在用“導學案”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努力做到:新知識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索,在探索的基礎上,讓學生感知新知識,感受新體驗,要讓學生放手討論;提出問題讓學生放手思考解答,結論或規(guī)律放手讓學生概括,知識結構體系放手讓學生構建。也就是說老師要借助導學案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提高。
對于難度較大的問題,要抓住要害,講清思路,明晰事理,重點展示解題的思維過程,由個別問題上升到一般規(guī)律,以起到觸類旁通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歸納出新舊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構建知識網(wǎng)絡,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從而構建高效的課堂。課堂后兩分鐘教師引導學生進入下一節(jié)的新課,學生應適度瀏覽新學案,結合教師的引領初步了解新學案,讓學生的預習有目的性、針對性。一定要讓學生提前做好下節(jié)課的準備,只有學生提前做到心中有數(shù),學習起來才會減少盲目性,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局面。
3.課后訓練案的合理使用?;仡櫩偨Y是發(fā)展提高這節(jié)課的課后就是下節(jié)課的課前,教師除了檢查下節(jié)課的導學案外,還要批改上節(jié)課的訓練案,訓練案必須全批,不能部分批,這是檢查和了解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只有了解學生對上節(jié)課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下節(jié)課的反饋才能及時,有的放矢。這是構建高效課堂的保證。
二、反思使用過程中應該注意的方面
1.在實際操作中,提前發(fā)給學生的學案有部分學生課前沒有完成或者根本沒寫,這樣就使課堂上時間安排成了問題,內容少的課時還能完成任務,內容多是課時就不能按時完成任務,造成老師課上講晚自習講的現(xiàn)象或者占用下一課時時間。
2.小組合作形式,存在一些學生趁機說閑話,或有些組只有一兩個人說、其他人聽的問題,如何才能讓所有學生積極參與,也是我們在使用“學案導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之一。
3.導學案的設計很難同時照顧所有學生,一份導學案往往照顧了大部分學生,卻忽視了部分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如何解決“學優(yōu)生吃得飽、中等生吃得好、學困生吃得了”這一分層問題是對導學案的設計的挑戰(zhàn)。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生物導學案作為生物教學的載體,只是一種教學工具,教師的教學思維不能完全被這種教學工具所牽制,否則,教師的教學個性就無法展示出來。在集體備課之后,通過生物教師的個人理解和發(fā)揮,在設計過程中再付之予教學個性,不必強求形式上的千篇一律,可以借鑒新課程的教學設計與組織經(jīng)驗,但絕不能照搬照抄,須知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被調動起來,學習能力,思維能力才能得到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