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鄧小平唯物辯證法思想的多重向度

2015-07-06 02:51熊來平
上海黨史與黨建 2015年5期
關鍵詞:唯物辯證法鄧小平

熊來平

[摘 要]鄧小平對社會主義本質論的精辟闡述, 是運用唯物辯證法的典范。在理論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水平;在實踐上,為我們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扎實貫徹“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提供了基本遵循。

[關鍵詞]鄧小平;唯物辯證法;社會主義本質論

[中圖分類號] A49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928X(2015)05-0015-03

馬克思唯物辯證法是對黑格爾辯證法的繼承與超越,其是由量變質變規(guī)律、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和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以及整體與部分、形式與內容、現象與本質、偶然與必然、可能與現實等一系列范疇所構成的理論體系。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鄧小平非常鮮明而精辟地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盵1]這一理論概括是其運用唯物辯證法的典范。

一、事實與現實

按照唯物辯證法觀點,“事實”屬于實存范疇。而“現實”是既從肯定的方面、又從否定的方面和否定之否定的方面理解的事實的總和。“現實”具有歷史性和總體性的特征,它表征了事物的相互聯系和相互沖突。

鄧小平深諳唯物辯證法,他從改革開放前人們思想保守僵化、生產力發(fā)展停滯不前的這一事實出發(fā),深入思索社會主義的現實必然性。他說:“社會主義是一個很好的名詞,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確理解,不能采取正確的政策,那就體現不出社會主義的本質?!盵2]回顧我國傳統(tǒng)的關于社會主義的觀念,其來源主要是蘇聯模式。社會主義就是公有制、按勞分配和計劃經濟?;谶@樣的認識,要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邏輯結論必然是:就是要努力擴大社會主義公有制,按勞分配和計劃經濟的范圍,努力提高公有化的程度和計劃經濟的水平。實踐證明,這未能帶來預期效果。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實際水平和需要,實行改革開放。但是改革開放每前進一步,人們都會產生一些不同的意見。原因在于這些改革開放政策不同于過去關于社會主義的傳統(tǒng)觀念。若要真正破除人們的疑惑,把改革開放向前推進,必須從理論上對改革開放的路線、政策的正確性做出科學說明。社會主義本質論的提出,正是為了使我們能夠不僅僅是從表現社會主義的簡單事實出發(fā),而應從社會主義現實必然性的視角去看待社會主義,從而建設一個真正能夠顯示出對資本主義具有優(yōu)越性的社會主義。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說:‘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fā)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剡^頭來看,我們對鄧小平同志這番話就有更深的理解了?!盵3]

二、本質與現象

本質與現象是揭示事物內在聯系和外在表現的一對范疇。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構成事物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質的外在表現。

基于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歷史經驗的總結,鄧小平指出:“現在我們搞經濟改革,仍然要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年輕一代尤其要懂得這一點。但問題是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我們的經驗教訓有許多條,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搞清楚這個問題?!盵4]而對社會主義基本特征的理解如果沒有同建立社會主義所要達到的目標有機地聯系起來,就不能認為對這個問題已經完全搞清楚了。鄧小平之所以在傳統(tǒng)的關于社會主義理解以外,提出一個比社會主義基本特征更為一般從而具有更高的概括性的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范疇,理論上說是因為事物的特征雖然反映了事物的本質,但它畢竟是本質的進一步展開,是事物本質的外在表現。鄧小平的本意是為了使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時候,牢牢把握住社會主義的本質,以免過分突出特征而偏離本質。原因在于如果人們認識社會主義只是停留在社會主義特征或基本特征的層次上,優(yōu)點是可以清楚地把社會主義社會同其他的社會形態(tài)區(qū)分開來,不足之處在于改革開放前我們只注重于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把形成這種特征當作目的本身,而忽視了比形成這種基本特征更為根本的目的和目標。歷史已證明,在中國的具體條件下,抽象地談論社會主義的某些外部特征,把許多束縛生產力發(fā)展的、并不具有社會主義本質屬性的東西當作“社會主義原則”加以固守,把許多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有利于生產力發(fā)展的東西當作“資本主義復辟”加以反對,結果是與社會主義的目標漸行漸遠。因此,社會主義本質論的提出,正是為了尋找一種能夠從更深層次把握住社會主義的本質,從而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探索出一條發(fā)展更快,人民享受到發(fā)展成果更多,能夠充分體現出對資本主義優(yōu)越性的道路?!鞍l(fā)揮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歸根到底是要大幅度發(fā)展社會生產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盵5]

三、內容與形式

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生產力是社會發(fā)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相較于生產力這一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物質內容而言,生產關系就是生產力諸要素相結合的社會形式,是人們在物質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所形成的經濟關系。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決定著社會發(fā)展的總趨勢。在南方談話中,鄧小平一改過去僅從生產關系特別是社會制度定義社會性質的傳統(tǒng),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新概括包含兩個方面:

一是從生產力方面,強調生產力在社會主義本質中的地位,特別強調社會主義發(fā)展的任務是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案锩墙夥派a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以后,還要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產力發(fā)展的經濟體制,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過去,只講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fā)展生產力,沒有講還要通過改革解放生產力,不完全。應該把解放生產力和發(fā)展生產力兩個講全了。”[6]這一重要論斷進一步深化了對社會主義根本任務的認識。它啟示我們,要實現社會主義本質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根本制度。社會主義制度是社會主義最重要的存在形式。但社會主義制度是以一系列具體形式系統(tǒng)地體現出來的,這就構成了體制。相對于制度而言,體制具有具體靈活性和變動性。社會主義改革所要解決的是阻礙和束縛生產力發(fā)展的體制。endprint

二是從生產關系方面,突出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吧鐣髁x最大的優(yōu)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盵7]“富?!狈从沉松鐣镔|財富和精神財富的豐富,是生產力發(fā)展的必然結果,也是生產水平的重要體現;“共同”則反映了社會成員對社會財富占有關系和占有方式,它是社會生產關系的體現。對社會主義來說,離開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發(fā)展生產力,就不能擺脫貧窮,建不成社會主義;而只講生產力,不講生產關系,離開共同富裕這個目標,導致兩極分化,也不能建成社會主義。因而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論述也很好地體現了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統(tǒng)一,建設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和根本目標的統(tǒng)一,堅持社會主義根本制度與改革社會主義體制的統(tǒng)一。

四、目的與手段

目的是指實踐主體(人)根據自身需要,借助意識、觀念的中介作用,預先設想的行為目標和結果。它反映了人對客觀事物的實踐關系。手段則是由其派生的并處于從屬地位。一定的目的必須借助一定的手段來實現,一定的手段總是為了一定的目的。[8]目的與手段的辯證關系內在地體現于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論述中。

一是在論及計劃與市場的關系時,鄧小平說:“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qū)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盵9]這一論述破除了長期以來人們將計劃與市場作為區(qū)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根本標志的僵化觀念,指出計劃與市場都是調節(jié)經濟的手段,二者都可以為社會主義或資本主義所用,從而為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奠定了理論基礎。

二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需要,實現共同富裕這一目的。消滅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都是為了發(fā)展生產力,實現共同富裕。從這個意義上說,建立公有制、消滅剝削,是為了解放生產力和發(fā)展生產力,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社會主義本質論中,鄧小平并沒有直接提到公有制和按勞分配。但這并不像一些人所認為的公有制和按勞分配之于社會主義是可有可無、無足輕重的。其實,倘若我們基于目的與手段的辯證關系去考察,就可以發(fā)現鄧小平沒有直接提到公有制和按勞分配,并不意味著公有制和按勞分配對于社會主義來說不重要,也不等于否定它們是社會主義本質的體現。原因在于鄧小平沒有提及公有制和按勞分配,是由提出社會主義本質論的目的所決定。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相對于社會主義根本目的這個更高層次的本質來說,它們是實現本質的手段。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只能以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前提;達到共同富裕這個最終目的只能產生于公有制和按勞分配這種社會主義生產關系,而不能依靠私有制和與之相適應的分配方式去實現。“在改革中,我們始終堅持兩條根本原則,一是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為主體,一是共同富裕?!盵10]換言之,離開實現目的的手段,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也就無法實現。

五、結果與過程

結果是指在事物歷經一定發(fā)展階段或過程后,所達致的最后狀態(tài)。過程是指事物發(fā)展所歷經的程序、階段。過程與結果的關系是確定的。過程必然產生結果,結果是過程的必然。結果往往以新的形式與內容肯定了先前的過程。

社會主義本身是一種現實的運動,是過程與結果的辯證運動。在南方談話中,鄧小平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論述體現了結果與過程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按照鄧小平的觀點,社會主義是一條達到理想社會狀態(tài)的道路。作為一條道路,衡量標準同社會狀態(tài)是不一樣的。鄧小平之所以把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作為社會主義本質的首要方面,恰恰是要說明社會主義道路相對于資本主義道路的優(yōu)越性。因為消滅剝削和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不是單憑人們的主觀愿望可以實現的,它們需要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fā)展作為其物質基礎。在這種物質基礎創(chuàng)造出來以前,仍然會在一定范圍內和一定程度上存在剝削現象和出現兩極分化的可能性。因此,鄧小平在表述社會主義本質的時候,把社會主義的目的確定為“最終達到共同富?!?,并使用了“解放”、“發(fā)展”、“消滅”、“消除”、“達到”這樣的具有動態(tài)性質的詞,表明實現社會主義的本質,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社會主義的本質和優(yōu)越性將伴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和社會主義社會由低級到高級、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發(fā)展過程而逐步地得到充分體現。這也同時啟示我們,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必須認識和把握好兩大任務:一是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極大地增加全社會的物質財富;一是逐步實現社會公平與正義,極大地激發(fā)全社會的創(chuàng)造活力和促進社會和諧。上述兩大任務相互聯系、相互促進,是統(tǒng)一的整體,并且貫穿不同發(fā)展階段的長久進程中。

鄧小平對中國在改革發(fā)展過程中所必然遭遇到的種種困難與風險有著充分的認識與清醒的估計。他曾告誡道:“中國人能干,但是問題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隨時都會出現新問題?!薄斑^去我們講先發(fā)展起來?,F在看,發(fā)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不比不發(fā)展時少?!盵11]面對我國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中所面臨矛盾和問題的規(guī)模和復雜性世所罕見的形勢,習近平強調:“實踐發(fā)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盵12]因此,科學認識和全面把握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論述,對于我們今天扎實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zhàn)略部署,提供了基本的路向遵循。

參考文獻:

[1][4][6][7][9][10]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116.370.364.373.142.

[2][5]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3.251.

[3][12]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N].人民日報,2013-11-15.

[8]黑格爾:邏輯學(下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6:438.

[11]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下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364.

本文系2014年江西省藝術科學規(guī)劃項目“江西紅色文化教育效用及限度研究”(YG2014136)成果

作者單位:井岡山大學政法學院

責任編輯:卞吉賦endprint

猜你喜歡
唯物辯證法鄧小平
基于唯物辯證法的《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研究
鋼琴教學與演奏的唯物辯證法思考
淺談作業(yè)成本法——以哲學的視角
淺談作業(yè)成本法——以哲學的視角
運用哲學思想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實效性研究
鄧小平與中蘇論戰(zhàn)
鄧小平承認:林彪比他更能理解毛澤東的意圖
紅色讀物
鄧小平“怕”回老家
初中數學教材中量變到質變的素材倒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