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彩虹
隨著社會的全面發(fā)展及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需求得到了較高的滿足,人們也越來越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了如何提高體質和心理狀況上。但是生產力的快速發(fā)展和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提高給人們的身心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是人們健康指標的一大威脅。世界衛(wèi)生組織及人們普遍認可的健康定義為:首先,身體沒有疾病。其次,要保持人們身體、心理及處理社會關系的狀態(tài)都要健康向上。在中國傳統(tǒng)的教育制度中,一度形成了重視基礎學科教育過分在乎考試成績的應試體制而忽視了體育教學的功用,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且初中生處在身心發(fā)育的關鍵時期,一定的課外實踐活動和體育鍛煉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對初中體育教學現狀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探討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大多數中學在體育教學中,教學內容刻板單一,教學形式過于老套,教學方式墨守成規(guī),教師與學生溝通交流不到位不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及需求,從而泯滅了中學生活潑愛動的天性及對體育興趣的發(fā)展,埋沒了學生的種種潛能。從體育課程的教材來講,模式單一,針對性不強,與實際情況結合性不強,打消了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及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產生不重視、抵觸的情緒。在當前體育教學中,存在著類似的諸多問題,我們只有加以分析,從根源上解決它,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
(一)基礎設施薄弱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好的體育教師沒有相應的器材及場地是不行的。在我國西部偏遠鄉(xiāng)村甚至是中東部條件較好的鄉(xiāng)鎮(zhèn)中學中,此類現象也屢見不鮮。在此類學校中,體育設施年久失修,教學器材嚴重破損、種類稀少且數量上不能滿足要求??梢姡祟悊栴}的根源在于職能部門對體育教學的發(fā)展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教學對象的差異性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不同的學生在體育課上的需求是不同的,體育項目的開展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身體狀況等多方面的因素。這方面需要教師能頻繁地跟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需求及狀態(tài)。比如,在籃球課上,女生很難提起興趣。隨著社會的進步,體育事業(yè)也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新增添的很多適合大眾化的體育項目,由于引導不夠及監(jiān)管重視程度不足而淡出了學生的視野,無人問津。造成此類現象的發(fā)生,主要是因為引導宣傳不足及興趣不高,而興趣的高低與學生的性格有關。性格不同的學生所擅長的體育活動類型是不同的,所以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性格來開展,對于性格反向度較大的要做好引導工作。
(三)學生基礎差異較大
在我國,由于地域及經濟條件水平差異較大,導致學生的基礎水平參差不齊,特別是在偏遠農村地區(qū),許多學生升入初中之前,都沒怎么接觸過球類運動,這就導致教師在教學開展中很難照顧到每一位學生。對此,教師應根據學生在體育方面的興趣愛好,進行針對性的思想引導,確保學生對體育鍛煉形成良好的意識形態(tài),增強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及吃苦耐勞的品質。
(四)初中體育教師隊伍自身存在不足
當前,初中體育教師隊伍也是一批具有高素質高學歷的人才隊伍。但受到社會重文化輕體育的風氣影響,對體育教學產生了懈怠感,甚至對自己所從事的行業(yè)帶有一定的自卑,甚至將這種負面情緒帶到體育課上。如,許多體育教師言行舉止隨便,上課抽煙,辱罵學生;有些教師衣著隨便,沒有體育課嚴肅端莊的氣息;有些教師交友不慎;這些現象都加重了教師和學生對體育課的不重視。
二、針對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改進措施
(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體育教學具有因地制宜、靈活多變的特點,體育教師可以借助這種特點,借鑒其他學科的教學模式,采用風格多變的教學方式,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多與學生交流,維系良好的師生關系,合理地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個人在從事體育教學中的體會是:體育課要言傳身教,根據課程的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訓練。如果訓練項目過于單一,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參與到學生中去,以身作則,和學生共同開展訓練,從而更好地帶動學生的興趣。
(二)重視體育基礎知識教育
掌握、學習一定的體育基本知識及理論是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基礎。運用相應的體育知識及理論去指導自身進行體育實踐的能力被叫做體育能力。要重視理論知識方面的培養(yǎng),光靠課上的訓練是不夠的,要培養(yǎng)初中生掌握體育能力的本領及運用體育能力的本領,使學生能夠自覺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并在運動中深化理論磨礪自身。
(三)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
懶惰帶有一定的慣性,欲懶則更懶,而體育鍛煉能夠使人靈活和勤奮起來。在人們與疾病的抗爭中,逐漸意識到體育是預防病魔的最佳手段。進行體育鍛煉要因人而異,因狀態(tài)而異,在不同的年齡段及身體狀況下,選擇與之匹配的鍛煉方式與內容,以達到增強體質,延緩衰老的目的,這就是終身體育的主旨。要用變化的角度看問題,人的身體狀況是在變化的,體育鍛煉可以使弱的變強,而懶惰可以使強的變弱。初中生學習壓力較大,在較大的壓力面前,沒有很好的體質做基礎是不行的,所以初中生更應該重視體育鍛煉,要做到勞逸結合。增強學生體育意識的方法有:努力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積極引導使學生能夠重視體育鍛煉及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營造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及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
體育教學對初中階段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學應該著力解決學校在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加強監(jiān)管,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改善初中體育教學現狀,提高體育教學水平,促進學生健康全面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毛振明.體育教學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7):54.
[2]鄧興華,譚華.新編體育教學論[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黃曉靈,白智宏.體育心理學[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3):43.45.
[4]陳志山.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體育學刊,2009(5):24.
[5]殷廣建.對初中學生體育態(tài)度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學校體育,2010(1):77-78.
[6]牛昌盛.初中體育教學的現狀及改進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4(6):59,61.
[7]李洪濤.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及影響[J].中國校外教育,2014(8):153.
[8]黎雄輝.探究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4(11):79,81.
[9]徐麗娟.當前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困境及對策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33):162-163.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