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新課改下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
陳克鋒 (河北省任縣駱莊鄉(xiāng)中心學校 055150)
在素質(zhì)教育的影響下,新課程改革在有序進行中,尤其是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產(chǎn)生了巨大的變化,為教育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中筆者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經(jīng)驗,就新課程改革下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進行了探究。
教育改革 語文 學習 課程
語文是義務教育階段最基礎的課程之一,學生學好語文不但可以增長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素養(yǎng),對于學好其他學科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說語文是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任課課程的學習都離不開語文的基本功,所以,在新課改背景下學好語文對于中學生來說非常重要。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我結(jié)合多年的語文教學經(jīng)驗,簡單談一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希望能為廣大語文教師提供一些有益參考。
認真研究語文教材,深刻領會文章的主題是學好語文的關鍵所在。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要避免出現(xiàn)三種不良現(xiàn)象:一是囫圇吞棗,淺嘗輒止。對于文章的理解最忌諱的是只注重形式、表面,不能深刻把握文章主旨,沒有體會到文章的主要思想。二是急于照搬,無心研讀。看到一篇文章,遇到一些問題,不是真正去研讀、領會,而是趕緊找輔助工具查閱,不用心去感悟。三是偏離主題,南轅北轍。主題是文章的靈魂,學習一篇文章最主要的是能夠深刻把握其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如果在理解文章思想上出現(xiàn)偏差,脫了文章的主軌道,就會適得其反。因此,認真領會文章的主題,是語文教師教學的關鍵任務。
例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這篇文章寫的是一個盲孩子如何獲得了快樂,變成了美麗的孩子,其要主要表達的是愛的主題。但在其他參考教材上對這篇文章的理解有許多不同的爭議,有的人理解為了:贊揚盲孩子堅韌不屈的精神,倡導青少年像盲孩子那樣自強不息等。而我和學生經(jīng)過反復斟酌、研討,得出了本文主要是表達一種愛的思想的結(jié)論。同時,學生通過討論也學會了如何去把握文章的主旨。
當然,對于文章主題的理解和把握也并不是那么簡單,有的課文比較明顯,一眼就能看出其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而有的課文思想感情的表現(xiàn)很隱晦,需要根據(jù)文章的時代背景、作者當時的情感態(tài)度才能深入領會。所以,要想上好語文課,教師就要先具備研讀文本、把握主題的能力,以為學生深入領會文章內(nèi)涵打好基礎。
教學目標是語文課堂教學的方向。語文課堂中如果有了明確的教學目標,就相當于明確了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任務,就能使教師教得游刃有余、學生學得自然放松,特別是學生在課堂上有了方向,就會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適當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方法,有針對性地學習。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和學生都會合作得很輕松、愉快,課堂教學效果也會很好。
在確定好教學目標以后,教師就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精心設計教案,從而使課堂教學能夠有序進行。課堂設計離不開對文本的準確把握和明確的教學目標,這樣語文教學才不至于偏離方向。例如,在教學《孔乙己》這篇課文時,由于課文篇幅較長,學生剛開始學比較陌生,不知道從什么地方入手。我經(jīng)過多方面、多角度研究課文內(nèi)容,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制定了明確的教學目標:一是掌握文章的生字、生詞,使學生能夠積累運用;二是根據(jù)文章的結(jié)構(gòu),把握文章的線索脈絡;三是學習文章刻畫人物形象的手法,學會運用這種手法來描寫人物;四是深刻領會文章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體味情感背后的深刻背景。根據(jù)制定的教學目標,再分層次設計課堂結(jié)構(gòu),使學生在明確的方向下、嚴格的結(jié)構(gòu)層次中完成了教學任務。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必要嚴格按照預先設定的教學方針去實行,可以根據(jù)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結(jié)合學生的接受能力,從學生的學習情況出發(fā),隨時調(diào)整教學目標和設計方案,從而使語文課堂充滿科學性。
推敲文章的語言,領會語言背后的情感是語文教學的關鍵一環(huán)。因為語言是組織文章的重要因素,是表現(xiàn)文章情感的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只有懂得欣賞文章語言的魅力,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那么,教師應通過什么方法去引導學生體會語言呢?我們知道詞語的內(nèi)涵不能孤立地去理解,必須要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把握,因此,要想能夠準確體味字詞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就必須先領會字詞所在句子的含義,更深入地說即是要先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那么,如何去體會呢?首先,學會讀。我們常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只有讀的多了,才能正確把握語句在文章中的內(nèi)涵,領會其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其次,定位,即定位詞句的類型。通常來說,詞句有以下幾種類型:通過修辭手法來表達含義;通過詞語的色彩來表達情感;通過具體的動詞修飾來體現(xiàn)思想。要想真正去體味詞句的含義,就要通過詞句的類型來識別定位,找到分析詞句的切入點。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運用,即學生通過語文知識的學習和積累,能夠運用語文知識,提高實踐操作能力。作文訓練就是運用語文知識的有效途徑之一,但語文能力的提升并不是靠上一兩節(jié)作文課就能實現(xiàn)的,還要靠平時語文課堂的訓練。初中語文教材中收錄的文章都是經(jīng)典的范文,不僅在思想情感上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在寫作技巧、表達方式上都是學生學習的良好范例。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把作文訓練及時滲透進去,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學習作者的寫作技巧,使其能夠為自己所用,進而提高自身寫作能力。
總之,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廣大語文教師應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不斷探索和改進語文課堂教學的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以讓學生學到更多的語文知識,真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
[1]孫建軍.對當前幾種語文教學法的剖析研究[J].中學語文教學,1999(10).
[2]卓巧文.深化語文教學改革的突破之管見[J].語文教學通訊,1998(12).
[3]楊秀.課堂因你而精彩[J].吉林教育,2011(7).
[4]陳鑫.有效的學習評價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7).
(責編 房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