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靜
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第一課時似乎沒什么好講的,無非是學學字詞,讀讀課文,理理文脈,概括一下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學生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也往往是恍恍惚惚度過的。不像第二課時,可以品悟文本,解詞賞析,更加容易出彩。漸漸地,第一課時也就不被教學者所重視。然而,第一課時是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整體感知課文的關鍵點。因此,第一課時的教學也是十分重要的。
要想有效進行第一課時的教學,首先要了解第一課時的基本任務,以保證做到不浪費第一課時的教學效果。一般的第一課時教學的基本任務為:揭題導入、字詞教學、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那么怎樣使這些教學任務變得扎實有效呢?
一、揭題導入要激興
對于一篇新課文,揭題導入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必不可少的。題目是文章的眼睛,作為學習新課的第一步,應該引導學生在此停留。好的揭題導入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主動學習,是成功教學的一半。導入的方式有很多,一張圖片、一個謎語、一個故事、一首歌曲都能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善于發(fā)現(xiàn)這些可以用于導入的資源,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學習《珍珠鳥》這篇課文時,我想大多數(shù)同學是沒有見過珍珠鳥的,于是我上網(wǎng)尋找有關珍珠鳥的圖片,在上課伊始,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珍珠鳥的圖片,仔細看看珍珠鳥有什么特點,學生看到圖片,恍然大悟,原來珍珠鳥是這個樣子的。這樣不僅結(jié)合課文中的內(nèi)容,為學習珍珠鳥外形的這一部分打下了基礎,還讓學生在我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欣然地走進文本當中,更有效地去開始一篇課文的學習。
二、字詞教學要扎實
詞語是構(gòu)成一篇課文最基本單位,小學字詞教學在整個閱讀教學乃至在整個小學階段中承擔著基石的作用,因此在第一課時中占有的重要地位。然而,隨著課文量的增加,字詞教學常常不被教學者所重視,甚至遺忘在每個角落里,在課堂的40分鐘內(nèi),字詞的學習兩三分鐘而已。其實,字詞的掌握是學生掃除閱讀文本障礙,讀通課文,初步感知課文的前提條件,我們一定要做到扎實地進行字詞教學。對于不同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我們要從音、形、義這幾個方面有取舍地對字詞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字典、詞典來理解詞語。對于一些生僻的詞語,不能放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的詞語,就讓學生自己去查找工具書,自己探究解決。因為詞語中的重點字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關鍵所在,而學生對詞語理解的難點也是在重點字上。教師先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來理解這個重點字,然后再讓學生說說整個詞語的意思。這種點在學生教學,既可以啟迪學生的思維,又可以強化學生對字典和詞典的運用。例如“心曠神怡”,只要學生查字典弄懂“曠”和“怡”兩個字;如“人聲鼎沸”,只要學生查《現(xiàn)代漢語詞典》弄懂“鼎沸”一詞,全詞的解釋就會迎刃而解。除了利用字典、詞典、多種朗讀方式來對生字、詞語進行理解、記憶外,還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之前學過的字詞,將這個生字換換部首再組詞。這樣不僅學習了這個生字,還能復習之前所學習的知識,鞏固舊知。比如在學習《爭論的故事》這篇課文中,有“辨”這樣一個生字,這個生字特別容易混淆。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記憶,我就讓學生思考能不能將這個字的中間部首換一下,再組組詞語,很多同學都能舉起手回答出來,都能分清“辨”、“辯”、“辮”和“瓣”。而有少數(shù)學生沒有掌握的,經(jīng)過講解也基本上能掌握牢固。
三、初讀課文要充分
于永正老師曾說:“書不讀熟不開講”。而我們現(xiàn)在一般要求學生讀一遍課文,然后也安排檢查讀課文環(huán)節(jié),在后面的教學活動中,都設計了指導朗讀重點句段的環(huán)節(jié)??墒钦麄€堂課下來,學生讀課文的遍數(shù)最多的不到3遍,特別是高年級的語文課堂,第一課時往往自讀一遍就開始講解內(nèi)容了。學生沒有充分閱讀課文,被叫學生讀書效果一般,還有部分學生連句子都讀不通順,以致引導學生理解文本時,學生答非所問。如果學生沒有充分讀,沒有讀充分,將使教學活動進展不順,直接影響了教學的效果。例如:在教學《廣玉蘭》的第一課時時,由于文章的內(nèi)容比較簡單,我認為學生通過朗讀都能夠在了解課文的每一個自然段講了什么后概括這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我就先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朗讀,再指名學生分自然段朗讀、小組讀、齊讀。接著再讓學生邊讀邊思考課文的每一個自然段寫了有關廣玉蘭的那個方面。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再進行對問題的思考,就能夠快速地概括出這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所以,在第一課時中,我們一定要給時間讓學生充分地朗讀,要讀通、讀透了。而在進行對文本的初讀時,我們可以設立閱讀目標,讓學生帶著這個目標去讀書,有目的地去讀書。多種朗讀方式的結(jié)合,讓學生以讀促悟,也為下一課時的課文賞析打下了基礎。
四、整體感知要多樣
整體感知課文,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為深入理解課文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學生進行說話練習,培養(yǎng)其口頭表達能力。當閱讀一篇文章時,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有些課文中都有“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切入點。有的是一個詞語,有的是一句句子,或有的是一個段落;有的開篇,有的總結(jié),有的承上啟下。不同的課文有不同的切入點,我們要根據(jù)不同的課文找準切入點,深入引導學生從整體感知課文,就會讓學生對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你也可以抓住課文的中心句。比如在學習《廬山的云霧》這篇課文時,引導學生找出第2.3兩個自然段的中心句,這兩句中心句不僅概括了自然段的段意,也概括了整篇課文所講的廬山的云霧特點。從這方面入手,學生很容易就對廬山云霧的特點有了深刻的印象。你還可以抓住課文中承上啟下的那句話。比如在教學《秦兵馬俑》時,在通讀全文后,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的過渡句,也就是兵馬俑不僅規(guī)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因此,我們可以根據(jù)不同課文呈現(xiàn)出的特點,找準切入點,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這樣能有效幫助學生掌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以及獲得說話的訓練。
第一課時是第二課時的基礎,只有做到精彩的揭題導入、扎實的字詞教學、充分的初讀課文、多樣的整體感知,才能將第一課時學得扎實有效,才能更好地對課文進行理解、感悟,才能更好為學生服務。
【作者單位:昆山市花橋中心小學校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