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黎明
(哈爾濱商業(yè)大學(xué)食品工程學(xué)院,哈爾濱150076)
近年來,二氧化鈦光催化劑已被廣泛應(yīng)用于降解水溶液中的有機污染物.然而,對于純的二氧化鈦粒子,存在電子和空穴容易復(fù)合,導(dǎo)致其光催化效率低的缺點.除此之外,二氧化鈦自身帶隙大,只能吸收紫外光,對太陽光的利用率很低,所以這嚴(yán)重阻礙了二氧化鈦光催化技術(shù)的實際應(yīng)用.因此,如何降低電子和空穴復(fù)合的效率和擴展TiO2光譜吸收范圍是提高TiO2光催化技術(shù)應(yīng)用的關(guān)鍵所在.一種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WO3與TiO2復(fù)合制備復(fù)合光催化劑[1-2].盡管將 WO3與 TiO2復(fù)合的光催化劑已有一些報道.但是,在WO3/TiO2的催化劑的制備過程中,都是以現(xiàn)有的TiO2的粉體浸漬在含有鎢鹽溶液中,或者將現(xiàn)有的WO3粉體浸漬在含有鈦元素的溶膠中.采用這種浸漬法制備的催化劑,粒子容易出現(xiàn)團聚,且兩種粒子之間的晶面電阻較大,大大降低了材料的光催化性能[3-4].目前采用同步法制備WO3/TiO2的催化劑的報道較少,因此本文以鈦酸四丁酯為鈦源,將鎢源直接引入到含有鈦源的溶液中,采用同步法制備含有不同WO3摻雜量的TiO2納米晶體.同時,以羅丹明B水溶液作為目標(biāo)降解物,考察制備條件及降解條件對WO3/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響.
鈦酸四丁酯(C16H36O4Ti)分析純;鎢酸鈉(Na2WO4·2H2O)分析純;冰乙酸(CH3OOH)分析純;無水乙醇(CH3CH2OH)分析純;羅丹明B(C28H31N2O3)分析純
準(zhǔn)確量取5 mL的鈦酸四丁酯,30 mL無水乙醇和2 mL冰乙酸,磁力攪拌器攪拌30 min,形成溶液A.同時稱取一定量的鎢酸鈉粉體溶解在10 mL去離子水中形成溶液B.然后,將溶液B通過滴液漏斗逐滴加入到溶液A中,在恒溫磁力攪拌器上繼續(xù)攪拌1 h,最后形成透明凝膠.將凝膠放于恒溫干燥箱中烘干得干凝膠粉,將其取出后在瑪瑙研缽中研碎.最后將干凝膠放在坩堝中送至馬福爐中,在一定溫度下焙燒,最后得到白色粉體.
光催化反應(yīng)是在自制光催化反應(yīng)器中進行的.以羅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來評估催化劑的活性,羅丹明B濃度為10 mg/L,體積為20 mL.以高壓汞燈為光源.在體系中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劑,在暗處放置20 min達吸附平衡后,在磁力攪拌下光照反應(yīng)若干時間.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儀測量光催化反應(yīng)前后羅丹明B吸光度的變化.
2.1.1 WO3的摻雜量
圖1是WO3的摻雜量對光催化效果的影響.從圖1可以看到,隨著WO3摻雜量的增加,光催化性能逐漸增大,當(dāng)WO3摻雜量為5%時,光催化效果最好;然后,光催化活性隨著WO3摻雜量的增加呈現(xiàn)逐漸減小的趨勢.表明TiO2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活性,并且在摻雜氧化鎢后,光催化效果具有明顯的提高.氧化鎢的摻雜量為5%時,光催化活性最高.一方面是因為WO3改性能夠增大TiO2Lewis酸性[5-7],這有利于降低電子和空穴的復(fù)合速率,提高了光量子效率;另一方面適量的WO3與TiO2復(fù)合,提高了對可見光響應(yīng)的頻率范圍,導(dǎo)致光吸收能力增強.因此,WO3的最佳摻雜量為5%.
圖1 WO3的摻雜量對光催化效果的影響
2.1.2 焙燒溫度
圖2是焙燒溫度對光催化效果的影響.一般來說,粉體的光催化活性主要是由晶型結(jié)構(gòu)、結(jié)晶程度及比表面積等因素所決定的.由圖2可知:隨著焙燒溫度的升高,羅丹明B溶液降解率逐漸升高,在500℃達到最大值,當(dāng)焙燒溫度繼續(xù)升高到600℃時,光催化活性又開始下降.這主要是焙燒溫度較低時,無定形TiO2向銳鈦型轉(zhuǎn)變不完全,沒有形成較好的銳鈦礦晶型,光催化活性較低;另一方面焙燒溫度過高,銳鈦型TiO2會逐漸向光催化活性低的金紅石型轉(zhuǎn)變,且粉體的比表面積隨焙燒溫度升高而減小,這也不利于吸附有機污染物和反應(yīng)過程中質(zhì)子的傳輸,從而導(dǎo)致光催化活性較低.因此,WO3/TiO2最佳焙燒溫度為500℃.
圖2 焙燒溫度對光催化效果的影響
2.1.3 焙燒時間
圖3是焙燒時間對光催化效果的影響.由圖3可知:在其他實驗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當(dāng)焙燒時間為2 h時,所制備的WO3/TiO2粉體的光催化效果較好.原因可能是焙燒時間較短,TiO2晶型轉(zhuǎn)變不完全,形成的是具有光催化活性低的板鈦礦晶相;而焙燒時間較長,雖然TiO2粉體為銳鈦型且結(jié)晶度增強,但與此同時,晶粒逐漸長大,WO3/TiO2粉體的比表面積逐漸變小,從而導(dǎo)致光催化活性較低.因此,綜合考慮粉體的晶型、結(jié)晶程度、比表面積等因素,最佳的焙燒時間為2 h.
圖3 焙燒時間對光催化效果的影響
2.2.1 催化劑的投加量
為了確定WO3/TiO2粉體對染料廢水降解效果的影響.取20 mL10 mg/L羅丹明B溶液四份,分別加入 0.05、0.10、0.15、0.20 g 光催化劑,分別進行光解2 h,實驗結(jié)果見圖4.由圖4所知:WO3/TiO2粉體的最佳質(zhì)量濃度為7.5 g/L,降解率可達 50.7%.
圖4 催化劑的投加量對光催化效果的影響
2.2.2 光照時間
為了確定光照時間對染料廢水降解效果的影響,選取光照時間為 1.5、2、2.5、3 h 四個參數(shù)進行實驗.由圖5可知,隨著光照時間的增長,光催化降解率不斷增大;當(dāng)光照時間為2.5 h,光催化效果最佳;當(dāng)光照時間進一步延長時,光催化降解率又開始下降.實驗開始階段,隨著光照時間的延長,催化劑表面接收的光子數(shù)增多,能夠激發(fā)出更多的光生空穴-電子對,在復(fù)合幾率相同的條件下,會有更多的光生空穴和電子參予氧化還原反應(yīng),因此可以促進光催化效率.若光照時間過長,催化劑表面接收的光子數(shù)目已經(jīng)達到飽和,再長的光照時間也不能使光催化效果增強.因此,最佳的光照時間為2.5 h.
圖5 光照時間對光催化效果的影響
2.2.3 初始溶液的pH值
為了考察初始體系的pH值體對染料廢水降解效果性能的影響,選取 pH=1、pH=4、pH=7、pH=12四個參數(shù)進行實驗.表1是初始溶液的pH值對光催化效果的影響.由表1所知:在其他實驗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初始溶液的pH=1時,染料廢水的處理效率最高.結(jié)果表明:酸性條件更利于染料的降解,這有可能是酸性條件下更有利于染料的吸附,從而提高其光催化降解率.
表1 初始溶液的pH值對光催化效果的影響
本文采用同步法制備了不同WO3摻雜量的TiO2粉體,即WO3/TiO2復(fù)合體.WO3/TiO2復(fù)合體對羅丹明B水溶液具有較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其催化效果與粉體的制備條件(WO3摻雜量,焙燒溫度,焙燒時間)和光催化降解條件(粉體投加量,光照時間,溶液的初始酸度)等因素有關(guān).結(jié)果表明,WO3/TiO2的最佳制備條件為WO3摻雜量為5%(質(zhì)量分?jǐn)?shù)),焙燒溫度500℃、焙燒時間2 h.最佳光催化降解條件為粉體投加量為7.5 g/L,光照時間2.5 h,溶液的初始酸度pH=1.
[1]HE J,CAI Q Z,ZHU D,et al.In - situ preparation of WO3/TiO2composite film with increased photo quantum efficiency on titanium substrate[J].Current Applied Physics,2011,11:98-100.
[2]王知彩,昝樹財.基于WO3表面改性TiO2的制備及光催化性能研究[J].化工進展,2005,24(2):174-177.
[3]YANG H,SHI R,ZHANG K,et al.Synthesis of WO3/TiO2nanocomposites via sol– gel method[J].J.Alloys Compd,2005,398:200-202.
[4]LEGHARI S A K,SAJJAD S,CHEN F,et al.WO3/TiO2composite with morphology change via hydrothermal template-freeroute as an efficient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st[J].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1,166:906 -925.
[5]劉華俊.TiO2/WO3納米粉體的制備及其光催化性能[J].襄樊學(xué)院學(xué)報,2007,28(5):37-40.
[6]CHAI S Y,KIM Y J,LEE W I J.Photocatalytic WO3/TiO2nanoparticles working under visible light[J].J.Electroceram,2006,17,909-912.
[7]TADA H,KOKUBU A,IWASAKI M,et al.Deactivation of the TiO2photocatalyst by coupling with WO3and the electrochemically assisted high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WO3[J].Langmuir,2004,20:465-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