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學附屬中學 湯衛(wèi)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2013)指出,教師要轉變在教學中的角色,不應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應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組織者、幫助者、參與者和合作者;學生應通過大量的專項和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真實語言交際打基礎。這就要求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二語習得的過程中要積極建構新課程的實踐框架,踐行適應新課程改革的學習指導言行。南通市新近出臺的《課堂教學改革指導意見》創(chuàng)新提出了“限時講授,合作學習,踴躍展示”的12 字方針,首次對教師與學生的課堂行為做出了明確要求。
應該指出的是,“限時講授”不應該僅僅對教師講授時間作簡單的限制,也不應該明確規(guī)定教師講授的課堂占比。因為,學科差距、內容差距、生源差距都會影響學生對教師講授時間的客觀需求?!跋迺r講授”的精神內核應該是還原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是優(yōu)化教師的講授行為,更是實現(xiàn)課堂的“教學做合一”,它與“合作學習”、“踴躍展示”之間的邏輯關聯(lián)是無法割裂的。在此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的課堂話語也必然要發(fā)生相應的戰(zhàn)略性優(yōu)化。
教師對課堂導入語的研究已經不是新鮮話題。然而,在長期的實踐中,教師在設計課堂導入語時較多地關注了與教學內容的鋪墊,而忽略了學生主體的接受效果,必然影響了課堂的實際進程,“限時講授”也就成了一句空話。英語課堂的“生本性”導入語要綜合考慮學生的語言基礎、情感取向和認知能力,避免“開場白”式的教師話語陳述,防止學生在課堂伊始就失去了學習興趣,還節(jié)省了時間。這樣,從導入開始就有了師生間的“合作學習”,也就有了學生的“踴躍展示”。
通過類似的“生本性”提問導入新課,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直接切入主題,既節(jié)省了時間,又提高了效率,是課堂“限時講授”的開始,更是“限時講授,合作學習,踴躍展示”的共同前提。
參閱性提問是相對于展示性提問而言的。通常來說,展示性提問時教師已經通過語氣、身勢、講解等手段呈現(xiàn)了確定的答案,只需要學生給予簡單的“Yes or No”的回答。參閱性提問往往通過聽取學生綜合意見的基礎上歸納出正確答案,可以促進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語言交際,增加學習者在課堂上的語言輸出。學生在回答參閱性問題時,往往要通過師生之間、小組間的合作共同探究答案,進而直接完成了“限時講授”與“合作學習”的融合。
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一第二單元(Growing pains)是根據青少年親子關系的實際特點專門選編的。教師在適當講解課本內容后,可以通過“參閱性”提問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并對學生適時進行價值引領。
類似的“參閱性”提問幾乎可以涉及牛津高中英語教材的全部話題。也就是說,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師可以通過“參閱性”提問巧妙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直接完成“教學做”的完美整合。在一問一答之間,教師的講授變少了,學生的參與變多了,這樣既避免了教師的“填鴨式”說教,又防止了學生對小組合作的抵制。
在英語教學的各個互動環(huán)節(jié),教師往往會通過課堂話語對學生的學習行為予以反饋。教師反饋語通常分為評價性和引導性。評價性反饋分為否定和肯定兩種,其本質區(qū)別在于是否欣賞學生的前期學習行為。引領性反饋主要是引導學生對圍繞某一話題繼續(xù)開展學習。很顯然,學生對教師反饋語的接受度直接影響了后續(xù)的學習表現(xiàn)。
在課堂上,英語教師可以適當采用“Good job!”、“Well done!”、“Perfect!”、“Excellent!”等詞語對學生的前期學習予以正向評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后續(xù)的展示活動中去。同時,考慮到高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在開展相關發(fā)散性主題學習時,教師可以通過簡單的期許性語言來鼓勵學生的展示行為,如“And next?”、“More ideas?”、“What about your group?”在此類“激趣性”反饋語的作用下,學生“踴躍展示”的熱情定然高漲,也就實現(xiàn)了“限時講授”到“踴躍展示”的完美過渡。
12 字方針出臺以來,南通教育界對此褒貶不一。筆者個人以為,高中英語學科的固有特點決定了教師課堂話語的呈現(xiàn)方式,也影響了教師的話語行為。語言本身的交際性和實用性,使得高中英語課堂難以將“限時講授、小組合作與踴躍展示”三者進行整塊切割,高中師生的英語交際水平也影響了教師話語的質和量??傊凇跋迺r講授”框架下,高中英語教師的課堂話語應該進行導入語的“生本性”優(yōu)化,提問語的“參閱性”優(yōu)化和反饋語的“激趣性”優(yōu)化,打造真正“以生為本”的課堂,積極推進英語課程改革。
黃思源.高中英語課堂教師話語分析[D].廣西師范大學碩士畢業(yè)論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