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林
第一階段:從高一入學到高二第二學期中期考試,為大作文階段;
第二階段:從高二第二學期期中考試到高三第一學期結束,為分類作文訓練階段;
第三階段:整個高三第二學期,為強化訓練階段。
每周的作文課(略)
在第一階段,要求每位學生每兩節(jié)作文課寫一篇800字的文章,作文內容可以根據課本上安排的訓練要求,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喜好或教師的喜好,作文隨意性大。如有一次在作文課前,我在校園里撿到一片落葉,我就要求每位學生撿一片落葉。根據觀察,再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聯想,寫一篇《葉的遐想》的作文。每位學生寫出了精美的文章。同時,這個階段寫的文章不要求教師詳批詳改,教師只要檢查看學生寫了沒有。這個階段每個學生大約可寫80篇作文。
第二階段,分類作文訓練階段。教師要根據近幾年高考作文的特點,把我們能見到的材料作文素材分類:
(一)觀念之道:1.生死觀;2.苦樂觀;3.榮辱觀;4.美丑觀;5.利義觀;6成敗觀;
(二)修身之道:1.立志;2.信念;3.愛國;4.奉獻;5.氣節(jié);6.尊嚴;7.忠貞;8.勇敢;9.果決;10.謙遜;11.誠實;12.守信;13.寬容;14.忍讓;15.淡泊;16.儉樸;17.改過;18.批評和自我批評;
(三)為政之道:1.愛民;2.改革;3.廉潔;4.守正;5.剛直;6.表率;7.律己;8.平易;9.用人;
(四)求知之道:1.基礎;2.博學;3.觀察;4.思考;5.積累;6.持恒;7.興趣;8.專注;9.勤學;10.刻苦;11.惜時;12.嚴謹;13.借鑒;14.求實;
(五)成才之道:1.自學;2.逆境;3.病殘;4.平凡;5.機遇;6.選擇;7.探索;8.拼搏;9.自信;10.毅力;11.實踐;12.創(chuàng)新;
(六)思辨之道:1.正與反;2.得與失;3.利與弊;4.禍與福;5.順與逆;愿意與結果;6.偶然與必然;7.形式與內容;
(七)經濟之道:1,人本;2.人才;3.目光;4.開拓;5.管理;6.信譽;7.質量;
(八)教育之道:1.教改;2.教法;3尊師;4.重教;5.教子;6.誤區(qū);
(九)交友之道:1.深情厚誼;2.絕交;3.受恩與施恩;4.交友誤區(qū);
(十)生活之道:1.環(huán)保;2.文明;3.禮貌;4.敬老;5.愛幼;6.遵紀;7.敬業(yè);8.愛情;9.自立。
教師根據學生實際,在每一類中選擇寫幾篇作文。以高考作文一類卷的標準為準。
第三階段,強化訓練階段。教師要根據學校安排的高考模擬沖刺訓練中的作文試題,強化訓練,要緊扣細節(jié),每次作文要詳細指出學生作文的優(yōu)點和不足,跟高考滿分作文的差距在哪里,下次作文的努力方向等等。
總之,經過以上三個階段的訓練,學生在高考作文中 一定會取得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