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梅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非常有效的一種教學方式就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需要語文教師將其慢慢地滲透到教學中,不斷對學生的人文性進行培養(yǎng),從而使得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學生的個性和人性在語文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語文教師要想對學生更好地進行人文教育,就必須重視學生個性及人性的培養(yǎng),不斷地滲透人文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性及個性時,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一方面就是初中語文教學應該對學生內心深度的需要學習、勞動及創(chuàng)造這一人性進行充分挖掘,并且不斷地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使其在人文教育中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人性,并將它充分發(fā)揮出來。在語文課堂上只有將學生的最淳樸的人性挖掘出來,不斷培養(yǎng)這一人性,才能夠在語文課文講述的過程中讓學生能夠更容易發(fā)現作品中的人性,并且將語文課文中表達出的人性長久地傳遞下去。例如,語文教師在進行《生命生命》這篇課文的講述時,可以讓學生對這篇文章進行朗讀,并體會文章中所表達出來的人性,讓學生能夠對自己的人生進行探索、憧憬,思考自己以后該如何學習、工作及生活,怎樣才能夠發(fā)揮自己的價值。
另一方面就是語文教師需要重視學生在教學中表現出來的個性,不斷地對學生的個性進行培養(yǎng)。每一個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會保持著自己的個性,語文教師應該清楚學生的個性,明確每一個學生的個性是什么,例如,有的學生擅長動手能力,有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好,有的學生個性比較多元化。語文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個性進行仔細的觀察,不斷發(fā)掘學生的個性特點,對學生的個性進行培養(yǎng)。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人格尊嚴和個性,在學習過程中都希望能夠得到教師的尊重。語文教師在進行人文教育時,應該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個性及差異,并且對學生不斷地滲透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讓學生能夠自主進行知識的學習,使思維得到鍛煉。學生在人文教育中能夠得到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自身的情感也能得到良好的塑造。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自由平等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中感受到安全,從而能夠積極主動地回答問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在感受不到拘束時,才能夠更好地發(fā)散思維,積極動腦動手,配合語文教師教學的開展,使得語文教學能夠朝著個性化與多元化的方向進行。人文教育非常重視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與主動性,只有學生和教師之間能夠形成一種良好的關系,才能夠實現師生的平等,讓學生能夠對自己的學習觀點進行表達,而不是一味被動接受知識。
在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教育中,不斷滲透教師熱愛和尊重學生的思想,也能促進人文教育的開展。語文教師想要成為學生在學習道路上的指路人,不單純是依靠語文知識的講述和傳授,還應該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在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只有對學生有愛心并且尊重學生才能夠獲取學生的好感,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多給予學生一些關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愛心的學習氛圍。
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課文講述時,應該發(fā)現課文中所蘊涵的深層次的情感,在教學時能夠通過這些情感的表達來引導學生進行不斷的思索,從而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引導學生進行文章情感的領悟時,應該認清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分析和思索。語文教師還可以根據文章的講述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后作業(yè),讓學生根據對文章的情感領悟進行寫作,從而實現人文理念的滲透。
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很多都是通過文字和句子來進行情感表達的,這就使得文章具有非常強烈的情感,對學生有著很好的熏陶感染作用。在語文教材中,大部分文章都是文學作品,這就使得學生在語文教學中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從而更好地使人文理念得到滲透。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這些文學作品所表達出來的人文精神當做一種感受來不斷對學生進行灌輸,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例如,在進行《背影》的講述時,可以通過真摯的情感表達來感染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父愛的偉大。情感教育是滲透人文精神非常好的一種途徑,能夠有效地對學生進行人格的熏陶感染,促進人文精神的形成。
綜上所述,人文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對學生的人性和個性的發(fā)展有著重大的影響,還對學生以后的發(fā)展有著重大的作用。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人文教育的滲透,使得語文教學能夠充滿人文教育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