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慶玲
(遼寧省撫順市第十二中學)
作為高中的班主任,面對的學生是可塑性很強的,他們一方面顯示自己成長的強大力量,另一方面又存在很多的不足,班主任只有把握他們成長的特殊性,科學地運用批評與表揚的藝術,才能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使班級的學生進步更快,成長更健康,學習更優(yōu)異。批評與表揚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必備的手段之一,尤其是班主任。批評是指對學生的品行進行否定性評價的一種形式,指出學生在思想及行為表現(xiàn)等方面的缺點和錯誤,其目的在于提高認識、加以改正,同時也使其他學生引以為戒。表揚是對學生的品行肯定性評價的一種形式,指出學生的優(yōu)點、長處、閃光點,使之繼續(xù)發(fā)揚光大,同時也為其他學生樹立了榜樣。我從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體會到應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批評與表揚首先要客觀、公正,即當學生出現(xiàn)了缺點和錯誤時給予批評,當學生取得進步或者成績時給予表揚,這樣才能使被批評者與被表揚者從心里信服,取得最佳效果。而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不是如此,而是依據(jù)自己情緒的變化,高興時,學生無成績也表揚,生氣時,遇事則不問青紅皂白,一概加以批評和否定。另外,還有的教師依據(jù)自己的主觀印象選擇批評與表揚的對象,平時對誰好,就不論其功過一律表揚,反之,加以批評。以上這些批評與表揚不僅不能對學生進行公正的評價與教育,反而容易使學生產生對立的情緒,逃避、放棄努力的方向。因此,教師在運用批評與表揚時,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對學生一視同仁,客觀、公正。
給學生以肯定性或否定性評價的目的在于使學生通過批評與表揚而發(fā)揚成績、糾正錯誤。這就要求教師認真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講究策略,力爭做到準確,恰如其分。為此,教師在批評與表揚時要充分考慮影響學生的各方面因素,即批評時,應全面分析學生缺點錯誤的性質、情節(jié)等,絕不可只看結果,簡單粗暴地解決問題。表揚時,更需要謹慎,不僅要考慮學生成績的絕對高度,考慮學生成績獲得的主觀努力的程度,而且表揚時還應相對化、個性化,以學生自身的縱向發(fā)展為基礎,特別是對學困生的表揚更應如此,而不應絕對地對全體學生進行橫向比較。這就是說,教師必須在對各種因素充分發(fā)揮的基礎上選擇批評與表揚的對象及方式,因人、因事而異,講究藝術性與策略性,切不可盲目行事。
教育實踐表明,在學生還未意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時給予表揚或還未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時給以批評,這樣的批評與表揚既必要,又有效果。教師在批評與表揚時不可空洞無物,若每天重復同樣的毫無具體內容的批評與表揚,學生就認識不到受批評與表揚的具體原因,反而使一部分人習以為常。習慣于批評的學生對偶爾的表揚不以為然,認為教師是諷刺自己,習慣于表揚的學生對偶爾的批評又不能接受。這樣對學生的發(fā)展很不利,批評與表揚也失去了方向和作用。
及時性是批評與表揚的一條最重要的原則。及時的批評,不僅可以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品行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矯正,還可以防止形成不良行為定式。及時的表揚可以提高學生對某一行為或活動的興奮性,繼而產生強烈的動機,以便有更大的成績。這樣,及時的批評與表揚既減少了盲目性,又增強了時效性和教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