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忠
(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沙城鎮(zhèn)第五小學)
在現(xiàn)代小學語文教學中,主觀能動性是學生學習的最好動力,也是學生的最好幫手。因此,如何讓學生在學習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現(xiàn)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小學生正處于啟蒙教育的階段,他們學習語言和說話的能力是很強的。因此小學教育中更要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自覺主動地對課堂教學進行預習、復習和課后練習,對學習中自己不懂、疑惑的部分及時詢問老師,在老師的幫助下弄透徹。那么,對于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能力也是如此,首先要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能有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做閱讀理解的題目時能夠認真審題,在了解了題意的前提下,用簡潔、明了、突出重點的字、詞來進行作答。這是一個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對學生的談吐、文明、禮貌也有很大的幫助。其次,多讓學生讀讀課外書,關注學習以外的世界。通過這些途徑拓展他們的視野,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愛好,為做好閱讀理解題積累大量的知識素材。這樣的訓練將會為學生做閱讀理解題打好基礎。
小學生是活躍且充滿活力的,每天都像精力用不完一樣,上課要讓他們集中注意力就要讓課堂活躍起來,讓他們感覺課堂就像游戲一樣,能專注地投入進去,才能學到知識。那么活躍課堂氣氛的方式就可以是多向學生提問,讓學生集中注意力,開動腦筋思考,也可以是讓學生自己讀完文章后,在不解、疑惑的地方做上標記,然后在大家討論的時候提出自己的疑問,再讓大家集體討論后解答出來。這是鍛煉大家提問總結能力,拓展思維,活躍課堂氣氛的一種很好的方式。既讓學生樂在其中,又讓學生掌握了課堂知識重點。對于培養(yǎng)提問能力的問題,教師也要注重策略,教師提的問題要分易、中、難三個層次,并且,在設計問題時要按照教學的目標,摻入教學重點。然后根據(jù)學生對文章的逐步深入了解,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掌握文章的重點章節(jié),學習分析、概括文章的能力。
要深入透徹地了解一部作品,關注作品背后的故事也是有必要的。比如關注作家的生活背景,作家在創(chuàng)作該作品的環(huán)境和社會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經歷和情感經歷,在這個前提下,再去整體把握文章的結構和內容,體會作家的情感,讀出文章的妙處。在讀文章的時候,教師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空間去靜心默想,仔細品味,不要中途插話,影響學生的思維。
好的教師都只是把做題的方法教給學生,并不會對課本上的每個習題都面面俱到,一一講解,這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學會了如何釣魚,才能在社會中立足,才不會被餓死。學生只有掌握了做題的方法,舉一反三,在此基礎上對此類題目的演練、變化才能有正確、全面的思考方向,才能很好地應試。要讓學生提高語文閱讀的能力,在教給了他們方法之后,剩下的就是要學生大量地做題,大量的閱讀練習能讓學生了解閱讀的題型,對問題的解答有一個較好的模板,如此練習,將會讓學生熟能生巧,提高做閱讀的能力和速度。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提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就要用一些有趣的方法,比如,在講解《爬山虎的腳》時,結合具體的課本內容,給學生看看牢牢地纏住墻的爬山虎的茂密蔥郁的圖片,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帶學生到室外去感受爬山虎,親手去拔爬山虎的腳,親自感受文章當中作者的一些描述。對文中一些描述爬山虎的腳的詞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記憶。
學生的能力層次、智力高低不一樣,所以,老師要對學生展開分層教學。對能力強的、智力高的學生要求要高一點,嚴格一點,對他們講解題目時以啟發(fā)思維為目的,不應進行過于詳細的講解,讓學生自己動手做題,獨立思考,只需點撥一下他們的思考方向,剩下的只需檢查他的答題點是否詳盡,思維是否全面。對于能力中等、智力中等的學生,教師在教學時要求可稍微放寬一點,在對這部分的學生講解題目時要稍微詳細一點,確保他們能理解,能聽懂。
總而言之,語文閱讀的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用豐富有趣的方法讓學生充滿學習語文閱讀的興趣,并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1]武永明.讓語文教育走向澄明之境:評韓驚鳴的《語文教育的理想境界》[J].現(xiàn)代語文,2006(10).
[2]陳良啟.建構中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結構體系的設想[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