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兆
(山東工商學院黨委宣傳部,山東煙臺264005)
當前,市場經濟發(fā)展迅速,商貿繁榮,要在經濟的浪潮中保持競爭性,必須把人格品性和經營理念有機的結合起來,由此“儒商”呼聲度越來越高。儒商是“儒”與“商”的完美結合,在從事經營的人身上既能體現出儒者的文雅風度,又能體現出商人的經營智慧。在買賣交易過程中,用儒家的倫理道德約束和規(guī)范商業(yè)經營活動,同時又能夠通過經商來踐行儒家倫理道德?!耙陨虨樾危匀鍨樯?,形神兼?zhèn)洹保?]是對儒商的完美詮釋?!叭迳滩皇且话愕穆殬I(yè)也不是簡單地社會榮譽”[2]。“儒商”是有品德的商人或者企業(yè)家,德商貴在誠信、貴在責任,以誠實為本,以信義為重,以兼濟天下為己任,以回報社會為己責,亦商亦儒、賈而好儒,知書重義、仁而好德。在經營過程中,儒商體現“仁義禮智”的經營宗旨,遵循“經世致用”經營原則,施行“德利并舉”的和諧之道,以“以義取利和以利濟世”作為從商精神的核心內涵。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深邃久遠,她“是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的積淀和結晶”[3]?,F代商業(yè)模式與儒家傳統(tǒng)文化的完美結合,孕育了儒商文化與儒商精神。儒家經典中的“以人為本”、“利人達人”、“博施濟眾”、“守信重諾”、“擔當有為”、“君子之道”、“知人善任”、“好學重知”、“發(fā)奮有為”、“忠恕之道”等儒家倫理價值觀念和為人處事原則,對于我們當今意識形態(tài)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價值。系統(tǒng)分析和構建新儒商的經營理念和智慧,“對我們秉承儒家傳統(tǒng),塑造企業(yè)家精神或新儒商精神,乃至對于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和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和長遠意義”[4]。
運動和發(fā)展是物質世界永恒不變的主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時刻處于變化和發(fā)展的過程中,孔子曾經用“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來感慨歲月的流逝,時光的一去不復返??鬃又赋鲈诹魇藕筒粡头抵校覀儜摽吹狡渲械淖兓?,懂得用“權變 ”的觀念去思考問題,發(fā)現其中的規(guī)律?!段淖印さ赖隆分幸灿小笆ト苏邞獣r權變,見形施宜”的說法。《論語·為政》篇以“禮”作為切入點,展現了孔子的變化觀?!耙笠蛴谙亩Y”,所增加和減少的內容,可以知道;“周因于殷禮”所增加和減少的內容,也可以知道,以此類推“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笨鬃诱J為,每個朝代的禮儀制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繼承的基礎上,我們通過創(chuàng)造性掌握其中的變化和規(guī)律便可曉古、知今而推后世??鬃右卜浅W⒅貙Φ茏拥膭?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通過子貢問“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孔子答“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論語·學而》)的對話,使子貢對《詩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了啟發(fā),孔子贊許他具有“告諸往而知來者”的能力,“告訴你過去的事情,你能推知未來的事情”這便是一種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能力。當今世界經濟發(fā)展迅速,競爭日益激烈,創(chuàng)新是企業(yè)生存和發(fā)展的根本所在,經營者和管理者要擁有創(chuàng)新理念和文化,秉承“吐故納新、善于創(chuàng)造”的觀念,這樣才能在“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學》)的經濟浪潮中,察權時宜,趨時觀變,穩(wěn)步向前,做到“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孟子·公孫丑上》)處事以通,靈活多變,掌握發(fā)展的主動權。
誠信互贏、忠恕之道是機具智慧的經營理念。秉承“誠信互贏、忠恕之道”的營銷理念,對企業(yè)的長久有序的發(fā)展,意義重大?!爸卣\守信、誠信為本一直都被儒商所極力倡導,也是儒商獲取商業(yè)經營成功的一大秘訣。”[5]何謂誠信?誠即虔誠、真誠,不虛偽;信是信用、守諾,不違約。真誠而守諾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也是儒家賢哲提倡的重要美德。關于誠信,孔子說過“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墩撜Z·泰伯》篇里有“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比藷o信不立,一個缺乏誠信的人,就像“大車無輗,小車無軏”一樣,是很難在社會上立足的。詩云:“與國人交,止於信”(《大學》)更突出了誠信在為人、處事、交往中的重要性。對于經營者而言,“言顧行,行顧言”(《中庸》)“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離婁上》)在經營和買賣中,做到言行一致,不坑蒙欺騙,以誠相待,才能感動他人,贏得真心,更贏得別人的尊重。另外,經營者也要秉承“忠恕之道”的理念。何謂忠恕?“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6]。忠者,心無二心,意無二意之謂;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終之意。“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則,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忠從積極的層面展開,換言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恕是從消極的方面論述,是孔子對弟子子貢曾問“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的回答。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衛(wèi)靈公》)在孔子看來,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事情或者處事方法,也不要強加到別人身上。作為經營者,要始終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要想他人之所想、利他人之所利,以最大限度的讓客戶滿意作為出發(fā)點,而不是將自己的產品強加推銷給客戶。
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曾經這樣說到:你對待企業(yè)員工忠誠,員工反過來就會對你忠誠;你對待企業(yè)員工負責任,員工反過來就會對你負責任。因為,人是企業(yè)最可寶貴的資源。儒家哲學尤其注重對人的價值和關懷,它的核心精髓是“仁”?!吨杏埂防锩嬗小叭收?,人也”的說法。弟子問何謂“仁”?孔子不假思索的回答是:“愛人”(《論語·顏淵》)?!皭廴恕笔恰叭省钡膶嵸|和根本,愛人即是以人為本,懂得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皭廴苏?,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作為一個出色的管理者,首先應該是一名擁有仁愛之心的君子,懂得關注、撫恤企業(yè)的員工,把員工看做是自己的親人加以愛護,為員工排憂解難,與員工同樂,如此一來“民亦樂其樂”、“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同時能夠為員工創(chuàng)造條件,助力員工成長,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西方大機器時代產生了工廠制度,促使生產力極大的發(fā)展,但也有其固有的缺陷,企業(yè)經營者過多的追求利益,把工人看作是掙錢的機器,而忽視了企業(yè)員工最基本的的情感需求,“人被物化為生產的工具,其人性受到了極大地遏制和摧殘。”[7]企業(yè)家對待員工不能僅僅看作是賺錢的工具,更要注重對員工的心靈關懷,把他們看做是企業(yè)的核心要素加以尊重。秉承“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將愛人、達人、利人之心賦予企業(yè)員工,時刻關注員工的發(fā)展,耐心傾聽員工的心聲,保障員工的基本權利,讓員工有依賴感、歸屬感和安全感,“及人之老”、“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通過情感激勵的方式激發(fā)員工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充分重視員工的作用,引發(fā)員工參與企業(yè)發(fā)展熱情,有助于提升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
履行使命和踐行責任是當代儒商的基本品格,也是新儒商應具備的內在素養(yǎng)?!洞髮W》開章明義對“三綱”“八目”描述,為治國者提供了經驗的借鑒和有力的抓手?!按髮W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古代的統(tǒng)治者要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治理國家的目的,必須通過“修身、正心、誠意、格物、致知”幾個環(huán)節(jié)?!懊髅鞯隆笔侨寮业膬仁ブ溃⒅貜娬{個人的內在修養(yǎng);“親民”是儒家提倡的外王之道,注重考察一個人的外在行為表現,兩者通過“止于至善”融會貫通。作為企業(yè)家,要想有所作為,在事業(yè)上功成名就,闖出一番天地,首先應具備一種內在氣概和情操,不僅有“舍我其誰”的霸氣,更凝練“沉穩(wěn)內斂、融會貫通”的內在氣質,通過自身的人格修養(yǎng),歷練本心,以高尚的人格作為內化的精神支柱,其次能夠在經營中通過經營磨練來提煉自我、提升自我,不斷適應社會的新變化,隨時做出新調整來應對?!案矣趽敗币彩乾F代儒商應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鬃拥膶W生曾子曾經說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論語·泰伯》)作為新時期的商人,勇于承擔時代賦予的使命和責任,以發(fā)展自我、服務社會為己任,秉承“關愛、幫扶、回報、奉獻”企業(yè)理念,看中的不僅僅是企業(yè)的利潤,更重要的是有自覺地社會擔當,以這種擔當意識,提升企業(yè)形象和地位,樹立良好的從業(yè)口碑,影響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以此為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貢獻力量。
聯(lián)想集團的老總柳傳志曾經說“企業(yè)利潤最高的商品是人才,誰把人才經營好了,誰就能成為最大的贏家?!比缃裆鐣洕l(fā)展迅速,企業(yè)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對人才的渴望尤其是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誰擁有了人才,誰就在經濟的發(fā)展中站住了腳跟,擁有了十足的話語權。如何選擇人才?儒家經典給我們提供了參考。“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論語·為政》)孔子認為,考察一個人,先考察他的做事動機,其次在觀察他的做事方法,最后分析他做事心安理得的地方。除此之外,儒家經典中還提供了其他的方法來供我們選拔人才。如通過語言界定人才,“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整日花言巧語的人,是沒有多少仁德的,這樣的人是不能夠任用的;通過觀察他的行為來識別人才,孔子考察一個人經歷了從“聽其言而信其行”到“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轉變,由此表明“行動”的重要性;通過別人的評價來選拔人才,“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論語·衛(wèi)靈公》)。對于別人厭惡、喜歡的原因都要仔細的審查。那么如何使用人才呢?儒家文化強調情感的激勵和精神支持,作為企業(yè)的經營者和管理者,要積極發(fā)揮儒商文化在現代企業(yè)管理中的作用,將儒家思想中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理念,運用到企業(yè)的管理中。在人才使用上要秉承“不拘一格降人才”、“惜才”、“愛才”、“知人善任”的觀念,大膽引進優(yōu)秀人才,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制定相應的機制,提升福利待遇,積極為員工創(chuàng)造居住、發(fā)展提供空間,搭建成長平臺,努力打造企業(yè)精神文化和核心價值觀念,通過文化育人的方式,感召人、鼓舞人,使員工感受到“家”的溫暖和具有人文關懷的企業(yè)理念,在這樣的寬松環(huán)境和競爭機制下,激發(fā)員工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更好的為企業(yè)的發(fā)展增磚添瓦。
大千世界,五彩繽紛,萬物和諧而生,在矛盾和差異性中各得其所,世界經濟也在多元化的格局環(huán)境下,伴隨著摩擦和沖突,保持良好的有序增長。如何看待“矛盾與差異”?孔子提出了“和而不同”的理念思想給予了我們最佳的答案。在先秦時代,“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一種有差別的、多樣性統(tǒng)一,因而有別于“同”。晏嬰就曾說過:“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專一,誰能聽之?”(《左傳·昭公二十年》)五味俱全才能算作美食,五音共鳴才能形成美妙的音樂??鬃诱f“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倡導經濟多元化格局中的和諧、共贏、共發(fā)展,這也是世界經濟今后發(fā)展的主旋律??鬃痈鶕茏拥谋?、個性特點、天賦差異,能夠做到“因材施教”。子路和冉有都向孔子提出“聞斯行諸”的問題,孔子給予了不同的答案,在孔子看來,“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儒家提倡“當仁不讓”,勇于競爭,又講究“和而不同”,這對“現代企業(yè)的競爭理念產生了巨大的影響”[8]。世界是豐富多彩的,理應尊重各種發(fā)展實體的自由選擇。縱觀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一種的發(fā)展模式和理念已經是不合乎時代的要求。企業(yè)的發(fā)展,看中的絕不能僅僅是利益,還要看重選擇適合自身發(fā)展的道路,更要看重的是企業(yè)的健康長久有序和回饋社會的擔當。站在全球化的視角下,結合自身特點,構建適合自己的發(fā)展思路和理念,對利益的追求做到“取之有道”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除此之外,更加注重自身企業(yè)的核心文化、價值觀念、核心競爭力、人文素養(yǎng)等多元素的構建,本著“和而不同,取之有道”的理念,相互借鑒,相互學習,融合沖突,化解矛盾,良性競爭。
義利關系問題是儒家思想內容的一個重要的組成方面,也是古今企業(yè)家和經營者必須正視的問題之一。在“義”與“利”的問題上如何把握?儒家提倡“先義后利”,必要的時候“舍身取義”。當然,談到“利”,儒家并不是一味的否定和忽視。“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論語·述而》)“富與貴,人之所欲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論語·里仁》)。這是孔子對利的充分肯定,“追求財富是人的本性,求利、人們才能生存發(fā)展,國家才能富裕強盛;利是社會發(fā)展和進步的基本動力?!保?]孔子雖然強調利的作用,但是更注重取利的途徑符合的原則?!吨杏埂分刑岬?“義者,宜也”。宜,適宜、適合,孔子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傲x”反映社會的最高的道德規(guī)范和準則,以天下為己任,從國家和大眾的利益出發(fā),顧全大局和他人利益,這是孔子所提倡的。對利益的追求要做到“取之有道”。“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論語·述而》)“非其道,則一簞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則舜受堯之天下,不以為泰?!?《孟子·滕文公下》)。在孟子看來,利的獲得如果不符合道義,是不能夠接受的。取、予、貧、富皆應以“道”處之。“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述而》)在義與利發(fā)生沖突的時候,孔子主張站到社會公義的角度上,克制私欲,必要的時候做到舍身取義?!耙娎剂x”“義然后取”(《論語·憲問》)。近年來,企業(yè)單純追逐利益導致商業(yè)道德失范,商業(yè)誠信缺失的現象越來越多,“三鹿奶粉”、“毒豆芽”、“地溝油”、“添加劑”等案例曝光事件頻發(fā),對人民的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企業(yè)的聲譽和地位也隨之受到重創(chuàng),企業(yè)光顧著“舍本逐利”、“舍義取利”是很難在經濟發(fā)展的浪潮中,站得住腳的。一個企業(yè)要想做大做強,有良好的口碑,必須秉承責任擔當理念,正確處理好義和利的關系,做到先義后利,取利有道。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根本觀念之一,強調的是人與萬物的和諧統(tǒng)一。這一理念為企業(yè)面臨的發(fā)展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的難題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思路。在先秦時期,人和萬物的區(qū)別作為一個話題有過激烈的爭論。荀子說:“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荀子·王制》)孟子從人本身具有的仁義禮智“四端”出發(fā),探討了人和動物的區(qū)別?!叭柿x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雖然人最為天下貴,但是并不代表人和萬物是對立的關系,正確的做法是應該把萬物看作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以對待。孟子說:“萬物皆備于我”“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一方面,萬物與我的生命是密不可分的,萬物就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和自然界的萬物不是一種對立的關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關聯(lián)的關系;另一方面,既然萬物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我們就應該以一種關愛、愛護、體恤的情感去關照自然界的萬事萬物,“物盡其用”,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作為企業(yè),要秉承關愛之心對待生態(tài)環(huán)境、自然萬物,不應該僅僅為了企業(yè)的利益而任意的破壞、殘害自然界的生物,隨意的污染環(huán)境,破壞生態(tài),浪費資源,亂砍亂伐,亂排亂丟,這樣帶來的不僅僅是惡性循環(huán)的鏈條,更危機企業(yè)的長久發(fā)展。
營銷的最大目的在于賣出自己的產品,獲得產品的利潤,在營銷過程中,要把“顧客至上,尊敬謙和”作為有效抓手,最大限度的服務于消費者。常言道“顧客就是上帝”,這句老話體現了對作為衣食父母的消費者的尊重和認可。在營銷過程中,要始終把顧客的利益、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價商品和服務的標準。做好服務的營銷之道,需要準確定位,關鍵在于在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尋求平衡,把握好度的問題。如何把握?孔子提出了“中庸”的概念?!爸杏怪疄榈乱?,其至矣乎!”(《論語·雍也》)在孔子看來,中庸是最高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規(guī)范,是儒家道德行為的最高境界。中庸的原則強調的是日常生活中為人處世方面的標準和要遵循的基本原則,簡言之既不要過頭,也不要達不到。在孔子看來,符合中庸的行為我們可以稱之為“中行”,中行者善于調節(jié)各種關系,為人耿直厚道,做事考慮周全。優(yōu)秀的企業(yè)經營者,懂得“中庸之道”要從購買者的角度出發(fā),在買賣過程中,及時把握相應的策略,拿捏到好處,既能把商品銷售出去,又能做到讓客戶滿意,一舉兩得。另外,智慧的經營者也懂得“和氣生財”的道理,做到以“和為貴”(《論語·學而》),尤其在產品售后服務、維修保養(yǎng)、更新?lián)Q代等消費者關注較高的方面,要態(tài)度謙和,認真對待,及時反饋,不能置之不理,及時為客戶答疑解惑,做到客戶滿意為止。
企業(yè)家是企業(yè)發(fā)展和決策制定的核心人物,如何使企業(yè)在發(fā)展中保持優(yōu)勢,順應潮流,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在國內、國際競爭中享有話語權,同時在領導企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在職工中被認可,被信賴,需要在“學”、“行”、“自強”、“律己”、“進取”等方面做好文章。關于“學”,《論語》第一篇《學而》里面,孔子提到了“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因為通過學習能夠“變化氣質”,“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論語·雍也》)“學以致其道”(《論語·子張》),通過學習給實踐一定的指導性?!安W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在學習、查問、思辨、踐行過程中,使學與行達到了“知行合一”。企業(yè)領導者,通過重視學習,掌握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方法,學習先進的企業(yè)文化,及時與國際流行元素接軌,對企業(yè)的發(fā)展意義重大。關于“行”,更多強調的是行動的自覺與自律,“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大學》)。俗話說,正人先正己,自己做的好,員工就會“不令而行”;自己做的不端正,經不起考驗,那么員工就會“雖令不從”(《論語·子路》)。作為企業(yè)的管理者,想要達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的最佳效果,就要為員工樹立榜樣,注重自己言行舉止等德性的修養(yǎng),能夠做到“三省吾身”(《論語·學而》),在為人處事方面采取一種慎獨的態(tài)度,懂得自律和約束,用光輝的形象和崇高的人格魅力來給員工樹立榜樣,用滿滿的正能量帶領大家奔前途,謀發(fā)展。關于“自強”,“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秉承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去展示生命的價值和本真追求,是當今儒商應具備的使命召喚,“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一個優(yōu)秀的儒商,能夠領會自身的使命和擔當,勇于接受挑戰(zhàn),從容爾雅,穩(wěn)重坦然,理性地看待人生所處的順境和逆境,在“學”、“行”、“敬”上下功夫,日積月累,變化氣質,提升內涵素養(yǎng),助推企業(yè)的長久、有序發(fā)展。
[1]李惠欽.略論古典儒商精神及其現代價值[J].焦作大學學報,2002(1):84-88.
[2]薛平.現代儒商特征四議[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3):29-33.
[3]李海兆.儒家思想對當代大學生時代精神培育的價值和意義——基于輔導員視閾[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2(3):128-130.
[4]劉景輝.論新儒商的經營理念[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12(3):57-61.
[5]劉甲朋.論儒商精神的內涵[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4(1):12-18.
[6](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中華書局,1983.
[7]程德中.儒商文化與現代企業(yè)經營管理[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2014(21):42-43.
[8]苗澤華.新儒商的商業(yè)倫理觀及其管理模式[J].商業(yè)研究,2010(9):199-202.
[9]黃國春.孔子的義利觀與現代儒商精神[J].廣西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4(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