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昌華
季羨林先生,世人稱其為“學界泰斗”“一代宗師”。那是大家對他的尊崇。先生本人不認同,自謙“是一個平凡的人”。但這個“平凡的人”一生與數(shù)以百計的不平凡的人有過或深或淺的過從,他們的點滴形象都鐫刻在先生的心田上。季先生一向認為“感恩圖報是做人的根本準則之一”,因此,在同輩學人中,他寫的懷念師友的文字最多,所懷念的師友先后達五六十位之多,其中就有皖籍的胡適、吳作人。
“畢竟一書生”——與胡適
如果說陳寅恪當年寫八行書向北大推薦季羨林是伯樂的話,那么胡適便是善納千里馬的老板。季羨林自然不能忘懷,晚年專寫兩篇文章回憶胡適,“報知遇之恩于萬一”。
季羨林1946年到北大后,10天即由副教授擢升為正教授,并兼東語系主任。盡管與胡適的學術輩分不同,社會地位懸殊,但仍有較為密切的接觸。作為系主任,他要經(jīng)常向校長請示工作,此外他們還同是北大教授會成員,同是文研所的導師,同是北平圖書館的評議員。胡適那時在編一學術副刊,季羨林又是撰稿人。因此,季羨林是校長辦公室的常客。他們共事三年,令季羨林印象最深的是胡適的為人特別親切和藹。不論是對教授、職員、學生,還是工友,都是笑容滿面,誰在他面前都有如沐春風之感。寫到這里,筆者不禁想到半個世紀后的今天,季羨林也成了“泰斗”“大師”級人物,雖不茍言笑,但待人和藹可親,不乏先師之遺風。
從季羨林到北大后所受的禮遇,即可見胡適對他的信任和厚愛。當時印度總理尼赫魯派印度著名學者師覺月博士到北大當訪問教授,隨來的還有一批留學生。接待、照管印度老、少學者的任務,胡適全權委托給了季羨林。師覺月第一次講演時,胡適還親自出席致辭歡迎。
在學術上,胡適與季羨林亦有交往。季羨林自云,新中國成立前三年,他只寫過兩篇比較像樣的學術論文,其一是《浮屠與佛》,此文是讀《胡適論學近著》而受的啟發(fā)。探索漢譯“浮屠”與“佛”誰先誰后的問題,皆因當時胡適與陳援庵(陳垣)各持一端,爭到了面紅耳赤的地步。季羨林根據(jù)他對吐火羅文的研究,解決了這一難題。這篇文章讓胡適對這位年輕教授刮目相看。另一篇《列子與佛典》定稿后,季羨林即呈胡適審正。胡適挑燈夜讀,立即復信,予以肯定:“《生經(jīng)》一證,確鑿之至。”寥寥八個字給季羨林莫大的鼓舞。胡適離開大陸后,對季羨林的學術研究一直是關注的。1999年季羨林赴臺訪問,友人告訴他,胡適曾對臺灣“研究院”李亦園先生說過:“做學問應該像北京大學的季羨林那樣?!奔玖w林聽罷,百感交集。
季羨林眼中的胡適,是一個“矛盾的人物”,既不贊成共產(chǎn)主義,也反對三民主義,他崇尚的是美國的民主。胡適一輩子沒寫過批判共產(chǎn)主義的文章,但反對國民黨的文章他倒寫過。季羨林認為胡適“對共產(chǎn)黨沒有深仇大恨”。季羨林用耳聞目睹的兩件小事來說明自己的判斷。
一是新中國成立前夕,北平學生運動頻繁,“反饑餓,反內(nèi)戰(zhàn),反迫害”“沈崇事件”等,都是由中共地下黨發(fā)動和指揮的。路人皆知,胡適焉能不知?但每當北平的國民黨憲兵或警察逮捕愛國學生時,胡適總是親自出馬,奔走于大小衙門,逼迫國民黨當局釋放學生;還曾親筆給南京駐北平的國民黨要人寫信,要求放人。二是某次他到校長室與胡適談事,見一個人進來對胡適說,解放區(qū)的廣播電臺昨天夜里有專門對胡適的一段廣播,勸他不要跟蔣介石集團逃跑,將來讓他當北京大學校長兼北平圖書館館長。在座的人聽了,都有興趣,靜觀胡適的反應,胡適異常平靜,只微笑著說了句:“他們要我嗎?”他并沒有以大罵共產(chǎn)黨來表示對國民黨的忠誠。
“胡適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人物”,季羨林如是說。胡適一方面研究學術,另一方面從事政治活動?!八袝r候想下水,但又怕濕了衣服”,一生在矛盾中度過。季羨林覺得這個“過河卒子”本質(zhì)上是一介書生,“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個書呆子”。一次他們倆在北平圖書館開評議會,胡適匆匆趕到,聲明他要提早退席去趕開另一個重要會議。與會者發(fā)言跑題,談到《水經(jīng)注》。一聽到《水經(jīng)注》,胡適渾身是勁,滔滔不絕發(fā)表己見,一直到散會都沒退席,早把那個“重要會議”忘到爪哇國去了。
另一點讓季羨林感戴的是胡適愛才,求賢若渴。當年出逃臺灣前,他從南京要了一架專機,點名要接幾位老朋友。他在南京機場恭候,機艙門一開,只一兩位,他當時大哭一場。胡適畢生獎掖后進,是位“平生不解掩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的人物。
1985年左右,季羨林偶見一報紙發(fā)文章批判胡適“一生追隨國民黨和蔣介石”,覺得有失公允,毅然寫了篇《為胡適說幾句話》。當時有人勸他不要發(fā)表,季羨林仍堅持發(fā)了。在文章中他又說胡適是“一位非常復雜的人物”,是“一個異常聰明的糊涂人”。
1999年季羨林訪問臺灣,拜謁胡適的陵墓,獻了鮮花,行三叩大禮。照舊禮,他應該將自己新出齊的“文集”在胡適墓前焚燒,算是向他匯報畢生的科研成果。“我此時雖思維混亂,神志還是清楚的,我沒有那樣做”?;貋砗笏麑懥艘黄L文《站在胡適之先生墓前》,文中特別愧疚地寫到10多年前寫的短文《為胡適說幾句話》,連“先生”兩個字都沒有勇氣加上。
2003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了2000萬字的《胡適全集》。此前請季羨林當主編,請他“俯允”。季羨林說“我只能仰允”。他寫了篇1.7萬字的總序,副題是“還胡適本來面目”,“撥亂反正,以正視聽而已”。繼而抱病為《學林往事》寫了一篇關于胡適的文章,覺得《胡適全集》前序的副題寫得太滿,“我哪里有能力還適之先生以本來面目呢?”后文主要寫他對胡適的認識,以“畢竟一書生”冠之,他以為這樣較為妥帖。
“真摯的友誼,是永存的”——與吳作人
季羨林的懷人文字所寫的,多系學界師友。吳作人只能算是他文學藝術界的大同行,季羨林專寫一篇《壽作人》可視為例外。更為例外的是,一生不喜歡拜訪人的季羨林連老同學胡喬木家都不想去,卻專程去探視了病中的吳作人。
季羨林和吳作人相識于1947年左右,那時北大還在沙灘。為籌辦印度大詩人泰戈爾的畫展,季羨林向徐悲鴻借他的名作泰翁的畫像。畫展籌備期間,季羨林又請徐悲鴻、廖靜文夫婦和吳作人來指導。此前季羨林早聞吳作人的畫名,卻不識其人。這次相見,吳作人在待人接物中表現(xiàn)出的熱情、誠摯和淳樸給季羨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中國成立之初,季羨林忽然對藏畫產(chǎn)生了興趣,雖說剛?cè)胧詹刂?,但他的品位極高——齊白石以下的作品一概不收。他想收白石老人的畫作,油然想到了吳作人,因為找他可免遭贗品的煩惱和不快。吳作人問他,畫作上有受贈者名字的要不要,季羨林說他不在乎,吳作人就一次為他張羅了四五幅白石老人的畫作,其價總共不過30元。季羨林的收藏興趣由此被激發(fā)了起來。
1951年,季羨林和吳作人共同作為中國文化代表團的成員訪問印度和緬甸。從出訪前在故宮籌辦出國圖片展覽到訪事結(jié)束,前后八九個月,兩人幾乎天天在一起,“我們參觀的任務不重,悠閑自在,遺世而獨立,頗多聊天的機會。我和作人常常坐對橘園,信口閑聊,上天下地,海闊天空,沒有主題,而興趣盎然”。友誼自然也與日俱增。
回國以后,他們各在自己的崗位上忙著,見面的機會很少。大概到1980年間,季羨林和吳作人同時參加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工作,五年任內(nèi),每兩個月可見一次面,但再也沒有當年出訪時那種晤對閑聊了。其間,吳作人曾偕夫人蕭淑芳到季府拜訪,并以畫冊相贈。而季羨林清楚自己“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不樂意拜訪人”。他至少在六七篇回憶師友的文章中提及這個缺點,“我由此而對我一些最尊的師友抱憾者屢屢矣”。
季羨林終于彌補了他不拜訪人的抱憾。據(jù)蕭淑芳女士親口告訴筆者,1992年夏,季羨林在《光明日報》發(fā)表《壽作人》后不久,便親自到西郊華僑公寓看望了病重的吳作人。
因為此事多少與筆者有點關系,故簡述如下。
1992年,因為要出版一本文化名人畫冊,筆者與友人一行應約先到季羨林家,后到吳作人家分別為他們拍照。當時吳作人先生已中風,病情較重。蕭淑芳女士說,吳對以前的事記得清清楚楚,對眼下的事過目皆忘。為吳作人拍完照后,照例請他在冊頁上簽名以便制版。我們把簽名冊送到他手上,一頁頁翻給他看,請他照此簽署。當他見到季羨林簽的那頁時,樣子十分激動,用手指著季羨林的簽字,雙唇發(fā)抖,眼睛里含著淚花,非要把自己的名字簽在季羨林的名字旁邊。蕭淑芳怕吳作人不慎,弄損了季羨林的簽字不好制版,要求他簽在另一面上,吳作人十分不情愿地簽了。盡管蕭淑芳在一旁不斷提醒“寫你自己的名字”!吳作人還是寫不出。最后只畫出一堆線條,但誰都可以十分清楚地辨出那是季羨林的“林”字。蕭淑芳無奈,取出一紙吳作人狀態(tài)好時寫在便條上的簽字交給我們??吹竭@動人的一幕,我忍不住給季羨林寫信,將所見到的這一切告訴了他。季羨林接信后,次日便寫了《壽作人》一文,發(fā)在《光明日報》上,他在文中說:“就是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我在他心中竟然還能有這樣的地位,往事如云如煙,人生如光如電。但真摯的友誼是永存的。”
(選自《江淮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