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人類發(fā)展史充斥著戰(zhàn)爭,充斥著流血的政治。時至今日,戰(zhàn)爭的陰影仍遠未消除,永久和平的年代仍遠未來到。既然戰(zhàn)爭與人類歷史的發(fā)展如影隨形,揮之不去;既然春秋時人孫武所謂“兵者,國之大事”早已成為共識,也就毫不奇怪作為我國第一部通史的《史記》,會格外青睞戰(zhàn)爭行為的主體——軍人,會給軍人留下大篇幅的記述空間。據(jù)統(tǒng)計,《史記》全書有四分之一的篇幅與戰(zhàn)爭有關,其中不乏備受贊譽的名篇,如《項羽本紀》《陳涉世家》《留侯世家》《孫子吳起列傳》《伍子胥列傳》《白起王翦列傳》《樂毅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田單列傳》《蒙恬列傳》《淮陰侯列傳》《李將軍列傳》《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等,傳主大都是不同歷史年代“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杰出軍人代表,身上所蘊含的感天動地的精神力量,足以感召當代軍人進一步堅定“能打仗,打勝仗”的信念,以無愧于時代的不凡業(yè)績,進入當代史家所不能遺漏的新型傳主的行列。
戰(zhàn)爭是要死人的,從冷兵器時代的“十步殺一人”,到核武器時代數(shù)十萬生靈霎那間的消失,人們總能聽到戰(zhàn)地喪鐘被死亡的幽靈不停地敲響。古往今來,沒有哪種職業(yè)像軍人這樣經(jīng)常貼近死亡,需要時時正視其猙獰面孔??疾煲粋€軍人的能力素質,關鍵就要看他能否正視淋漓的鮮血,能否經(jīng)受死亡的考驗,《史記》的軍人傳記篇章在這方面記述得特別充分。司馬遷筆下的杰出軍人,往往是在非生即死的危急關頭,演繹著他們令人動容的生命傳奇。讀了《淮陰侯列傳》,不會忘記韓信曾一度面臨“坐法當斬”的生死考驗,臨刑前他毫無畏懼地質問道:“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讀了《陳涉世家》,不會忘記陳勝在遇雨失期、“法皆斬”的危急時刻,喊出的震古爍今的話語——“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讀了《李將軍列傳》,不會忘記當他深陷匈奴大軍的圍困,身邊的“吏士皆無人色”,他卻毫不畏懼,“意氣自如”;讀了《項羽本紀》,更不會忘記項羽慷慨赴死的英雄壯舉。對于項羽的自刎烏江,唐朝著名詩人杜牧是頗有微辭的,寫詩說:“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闭J為項羽未能做到忍辱負重、百折不撓。但在司馬遷看來,項羽的赴死是一種殺身成仁,他的死是有意義有價值的。要知道,項羽宅心仁厚、勇悍剛強,這種品質連他的敵人都不得不承認,不得不佩服。在完成了推翻暴秦的大業(yè)以后,項羽雖然在戰(zhàn)場上一如既往地所向披靡,但在內心深處,他認為個人的使命已經(jīng)完成,早就不愿和劉邦再打下去了,不愿讓天下百姓因為自己而深陷生靈涂炭的持久戰(zhàn)中,曾對劉邦說:“天下匈匈數(shù)歲者,徒以吾兩人耳,愿與漢王挑戰(zhàn)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比绻覀兞私饬隧椨饏拺?zhàn)愛民的心態(tài),或許就能了解他日后選擇自殺的意義所在了。他在突出了垓下重圍之后,謝絕了烏江亭長的好意,沒有選擇卷土重來的道路,而是義無反顧地上演了自刎烏江的悲壯一幕。項羽的這種死,在《史記》研究專家吳汝煜先生看來是意義重大的,因為——“是項羽最先提出結束內戰(zhàn)、消除人民痛苦的問題,也正是由他自己親手解決了這個問題?!痹庥鰧m刑之恥的司馬遷,在痛定思痛之后悟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的道理,而項羽的自刎烏江,不正是司馬遷所心儀的“重于泰山”之死嗎?司馬遷為什么把項羽之死寫得驚天地泣鬼神?原因正在于此。
司馬遷揮動如椽巨筆,采用他所發(fā)明的紀傳體,從上古時期的黃帝,一直寫到他所生活的西漢武帝時期。面對三千年以來曲折幽邃的時空隧道,面對燦若繁星的歷史人物,他必須有所斟酌有所側重,必須在擬定傳主名單時精挑細選。他在《張丞相列傳》中言及選擇歷史人物的標準,表示即使某些人官至高位,封侯拜相,但若“無所能發(fā)明功名有著于當世者”,毫無建樹,尸位素餐,他也絕不為之立傳。有幸成為《史記》傳主的,均須才干不凡,成就突出。著名學者李長之先生曾感嘆說:“司馬遷愛一切奇,而尤愛人中之奇。人中之奇,就是才。司馬遷最愛才!”他還指出司馬遷在整部《史記》中最喜愛的歷史人物是項羽與李廣,“寫到他們的文章——《項羽本紀》和《李將軍列傳》——也便是《史記》中最精彩,最炫耀人的文章了!”而這兩個人物恰恰均為兵家,他們典型體現(xiàn)了《史記》中軍人形象的職業(yè)素養(yǎng),即會帶兵,能打仗,講武德,能力超群,有膽有識。
除了項羽、李廣,在《史記》中的戰(zhàn)爭天地充分展現(xiàn)軍事天賦的,還有孫武、孫臏、吳起、田單、伍子胥、韓信、張良、衛(wèi)青、霍去病等。在司馬遷筆下,孫武的吳宮教陣、孫臏的進兵減灶、田單的火牛陣、韓信的深謀遠慮、張良的運籌帷幄、衛(wèi)霍的大戰(zhàn)匈奴,不僅為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與“軍事迷”所津津樂道,更是歷代史家研究戰(zhàn)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在唐代邊塞詩中,人們可以看到其中充盈著濃郁的漢代情結,李廣、衛(wèi)青、霍去病等被唐朝詩人競相歌詠,榮光無限?!靶倥礈绮谎约?,驅逐行行邊徼賒”(李昂《從軍行》)、“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誓辭甲第金門里,身作長城玉塞中”(王維《燕支行》)、“倚劍對風塵,慨然思衛(wèi)霍”、“漢家戰(zhàn)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嫖姚”(李白《胡無人》)……上引詩句所用典故,出處均在《史記》。是司馬遷的描繪,點燃了唐人的詩情,引發(fā)了唐人的追慕。在當代軍事史論著當中,人們可以看到專家對漢代名將的盛情點贊,如倪樂雄先生對霍去病的贊頌——“其實西漢的霍去病就是中國古代的巴頓,和巴頓一樣,為戰(zhàn)爭而生、為戰(zhàn)爭而死?!溆帽鴣砣缂庇?、去如狂飆,犁廷掃穴般馳騁往來于匈奴腹地數(shù)千里,如入無人之境,其用兵每戰(zhàn)必勝,已經(jīng)達到出神入化之境界。”這番評述來自于倪先生對《史記·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的細讀。司馬遷的記述作為西漢前期漢匈戰(zhàn)爭的第一手資料,不僅激發(fā)了唐代詩人建功邊陲的入世情懷,更激發(fā)了后世學者對以李廣、霍去病為代表的漢代名將的探究熱情。在實現(xiàn)強國夢強軍夢的征途上,豈能忽略對大漢盛世優(yōu)秀軍人及其戰(zhàn)爭謀略的學習與借鑒?由此可見《史記》戰(zhàn)爭記述的當代價值。
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說:“非兵不強,非德不昌。黃帝、湯、武以興,桀、紂、二世以崩,可不慎歟?”這幾句話足以說明太史公撰寫軍人傳記的兩大思想原則——一是重戰(zhàn)、研戰(zhàn),二是絕非好戰(zhàn)。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曾評價司馬遷的兵學修養(yǎng)道:“蓋自古史書兵事地形之詳未有過此者。太史公固有一天下大勢,非后代書生之所能幾也?!彼抉R遷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美譽,在于他不僅做到了深入研讀戰(zhàn)爭資料,透徹了解筆下人物的戎馬生涯與軍事思想,還能做到走出書齋的狹小天地,實地考察傳主曾經(jīng)生活與戰(zhàn)斗過的環(huán)境。例如,在《樊酈滕灌列傳》中,司馬遷寫道:“吾適豐沛,問其遺老,觀故蕭、曹、樊噲、滕公之家,及其素,異哉所聞!方其鼓刀屠狗賣繒之時,豈自知附驥之尾,垂名漢廷,德流子孫哉?”蕭何、曹參、樊噲、滕公等人原本都是處于社會底層的小人物,戰(zhàn)爭的暴風驟雨將他們推向歷史舞臺中心,成為名聲顯赫的人物。司馬遷由此加深了對戰(zhàn)爭的認識,感受到戰(zhàn)爭在激發(fā)人的才智、改變人的命運乃至重建社會結構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扎扎實實的實地考察不僅為司馬遷榮獲“實錄”桂冠打下堅實基礎,也使他對戰(zhàn)爭的認識有別于一般文人,能對兵家的生長環(huán)境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真切地把握戰(zhàn)爭年代的血雨腥風是如何把他們磨礪成一代名將的。
重視戰(zhàn)爭,研究戰(zhàn)爭,對戰(zhàn)爭人物傾注巨大的寫作熱情,這一切并不意味著司馬遷迷信暴力,也不意味著他是一個好戰(zhàn)分子。習主席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時指出:“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愛好和平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很深的淵源?!笨卦V戰(zhàn)爭罪惡,反對窮兵黷武,聲勢浩大的反戰(zhàn)思想經(jīng)過先秦儒家孔、孟、荀的大力倡導,一直延伸至秦漢以后的歷朝歷代,極大地影響了中國人戰(zhàn)爭文化心理結構的生成。司馬遷是儒家思想的傳承者,他在儒家思想影響下,明確地表達了重視戰(zhàn)爭而又反對濫用武力的辨證思維。司馬遷在《平津侯主父列傳》中借主父偃《諫伐匈奴疏》引《司馬法》曰,“國雖大,好戰(zhàn)必亡;天下雖平,忘戰(zhàn)必危?!边@說明司馬遷重視兵家人物,倡導注重戰(zhàn)爭,研究兵略,不是好戰(zhàn),而是自強,抗暴御侮,維護和平。這些思想在今天看來,仍然閃射著智慧的光芒。
(作者為解放軍藝術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