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寒
關于遺傳物質的“轉錄”與“復制”,是高考中的熱點問題,也是難點問題。筆者經(jīng)過總結,并結合典型例題,將兩者辨析清楚。
一、“轉錄”與“復制”的十大區(qū)別
1.發(fā)生于生物體的不同部位
轉錄發(fā)生于一切活細胞,而復制僅僅發(fā)生于正處在分裂間期的細胞,比如,植物根尖的分生區(qū)細胞、人體皮膚的生發(fā)層細胞等。
2.發(fā)生于不同的時間
轉錄發(fā)生于細胞的整個生命周期中,貫穿于細胞的出生、生長、衰老、死亡,而復制僅發(fā)生于細胞分裂的間期。
3.后續(xù)階段不同
轉錄的后續(xù)階段是發(fā)生在核糖體上的翻譯,而復制的后續(xù)階段是細胞分裂。
4.發(fā)生的主體完整性不同
在某一段時間,一個細胞內,并不是全套基因都要轉錄,而只是發(fā)生在某些或某個基因中,而復制時,細胞內全部的DNA都要復制,包括線粒體DNA和葉綠體DNA。
5.作用的對象不同
轉錄僅僅發(fā)生在某個(些)基因內部的編碼區(qū),而復制則發(fā)生于細胞內全部DNA的全部長度范圍內,包括端粒和著絲粒的復制。
6.需要的酶不同
一般來說,轉錄需要DNA解旋酶、RNA聚合酶等,而復制則需要DNA解旋酶、DNA聚合酶、DNA連接酶(一條子鏈合成時需要)等。
7.需要的原料不同
轉錄需要四種核糖核苷酸,而復制則需要四種脫氧核苷酸。
8.需要的模板條數(shù)不同
轉錄需要某一條DNA鏈做模板,而復制則需要兩條DNA鏈同時做模板。
9.研究時所作的放射性標記不同
研究轉錄時標記“尿嘧啶核糖核苷酸”,而研究復制時則標記“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
10.起點和終點不同
轉錄是從DNA到RNA,包括mRNA、tRNA、rRNA,其中mRNA上有密碼子,復制是從DNA到DNA,DNA攜帶著遺傳信息。
二、易錯題辨析
例1.DNA復制和轉錄的共同點是( )(多選)
A.需要多種酶參與 B.主要在細胞核內進行
C.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D.不需要ATP提供能量
解析:DNA復制和轉錄過程都需要ATP和多種酶的參與,都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主要場所都是細胞核。答案為ABC。
例2.下圖為原核細胞中轉錄、翻譯的示意圖。據(jù)圖判斷,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 )(多選)
A.圖中表示4條多肽鏈正在合成
B.轉錄尚未結束,翻譯即已開始
C.多個核糖體共同完成一條多肽鏈的翻譯
D.一個基因在短時間內可表達出多條多肽鏈
解析:原核細胞邊轉錄邊翻譯,此時轉錄出了4條mRNA, 每條mRNA上結合有多個核糖體,每個核糖體翻譯出一條同種多肽鏈。答案為BD。
例3.對于下列圖示式子,正確的說法有( )
①表示DNA復制過程 ②表示DNA轉錄過程 ③式中共有5種堿基 ④式中共有8種核苷酸 ⑤式中共有5種核苷酸 ⑥式中的A均代表同一種核苷酸
A.②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解析:該圖示表示轉錄,共有ATCGU 5種堿基,4種脫氧核苷酸,4種核糖核苷酸,共8種核苷酸。答案為C。
例4.尿嘧啶核糖核苷(簡稱尿苷)在細胞內可以轉化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如果選用含有3H—尿嘧啶核糖核苷的營養(yǎng)液,處理活的小腸黏膜層,幾小時后檢測小腸絨毛,整個小腸黏膜層上均有放射性出現(xiàn)。下列與之密切相關的過程是( )
A.DNA復制 B.基因突變 C.翻譯 D.轉錄
解析: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單位之一,說明小腸黏膜層進行了轉錄。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