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越
起初,兒子對繪本并不是很感興趣,當我意圖帶著他一起看繪本時,往往才看了兩頁,他的興趣就轉移到其他事情上,對此,我曾一度有些苦惱。不過,很偶然地,我發(fā)現(xiàn)兒子對于聽故事比看故事更感興趣,于是,每天晚上睡前,我會找一本繪本,用我的語言講給他聽。一直到現(xiàn)在,兒子能夠自己拿著熟悉的繪本,游刃有余地講給自己的同伴聽,不得不說,這是他真實的閱讀過程。
第一階段:從盲選到反復聽——聲情并茂地重復閱讀
剛開始的時候,判斷兒子對于繪本故事的興趣是:是不是有興趣能夠聽完,于是,在最開始的時候,在經過一番篩選后,我選擇了《狐狐》、《眼鏡公主》、《鼠小弟的背心》這幾本圖畫書,一番試聽下來,兒子明顯更加喜歡《狐狐》這本書,從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必聽,聽到“下次要再這樣,那我的槍可就不客氣了。”他的笑點爆發(fā)了,每次都會開心地笑起來。對此我分析了一下,講到這一句的時候,我的語氣、語感會格外夸張,我感覺到了語氣的變化帶給兒子在聽覺上特別的感受,因此,在每次閱讀的時候,我總是會聲情并茂地進行閱讀,從聽開始,刺激兒子對于繪本故事的聽覺感受。
第二階段:從反復聽到有互動——簡單的對話與接話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兒子對于繪本的內容明顯熟悉了,在我講給他聽的時候,他會時不時地接出后面我會說的話,我感覺到,兒子對于這本繪本,已經慢慢開始熟悉了。于是,這段時間,每次講這本繪本的時候,我會故意有所停頓,讓兒子接下去說對話的部分和接話的部分,他很樂意我的這一舉動,就像是兩人在完成接龍游戲一樣。后來,兒子接得逐漸自然、熟練起來,在對話與接話的過程中,我和兒子完成了繪本故事的彼此互動。
第三階段:從互動到開始看繪本——選擇性地重點讀圖
當兒子已經很熟練地能自己說出繪本的故事時,我感覺到,是時候帶著他閱讀繪本了,于是我重新將繪本拿了出來,帶著兒子一起閱讀。剛開始的時候,我沒有刻意放慢速度,像精讀繪本一樣帶著他閱讀,而是很自然地,邊閱邊讀,就跟平常講故事一樣,只是在閱讀的時候,根據(jù)之前對他興趣點的判斷,有選擇性地進行了精讀,如在講到“下次要是再這樣,那我的槍可就不客氣啦?!蔽抑钢嬅嬷虚L長的槍,告訴兒子:“這就是警察的槍,看,這槍怎么樣?”兒子會從槍的外觀,說出槍的特點:長長的,大大的。以他最直觀的方式說出自己對于畫面的理解,然后再引導他理解繪本故事的內容。
第四階段:自我閱讀的階段——營造溫馨、想讀的閱讀環(huán)境
趁著兒子開始對繪本感興趣的時候,我果斷地從網(wǎng)上購買了小書架,放置了一些畫面簡單,故事內容有趣的圖畫書,并在旁邊放置了一張小桌子和小椅子。放置的第一天,兒子就被這個“閱讀區(qū)域”給吸引了,回家之后第一眼就看到了這個“顯眼”的地方,我向他介紹了這個區(qū)域,告訴他,這是你的書架哦,上面都是你的圖畫書,想看的話,就坐在小椅子上看吧。兒子第一個選擇了《狐狐》,自己坐在小椅子上,把書放在桌子上,自己翻看起來。接下來每天,我都會請他選擇圖書架上的一本圖畫書,講給他聽,雖然過程還是從重復講述開始,不過,這個時候,他逐漸開始要求:一邊翻看圖畫書,一邊聽故事。我想他也感受到了:屬于他的圖畫書區(qū)域和閱讀圖畫書這件事情之間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第五階段:分享的階段——做忠實、會示弱的聽眾
這個時候兒子已經對繪本的畫面、對應的內容很熟悉,也很熟練了,恰逢他們幼兒園的閱讀月,有個圖畫書分享的活動,我請他選擇自己最喜歡的繪本,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狐狐》。我問他:“如果小朋友很想看你的圖畫書,想讓你講給他們聽,你愿意么?”他點了點頭。于是我說:“你愿意先講給我聽聽么?我來當你們班的小朋友?!痹谖业慕ㄗh下,兒子欣然當起了小故事家,不管他講得怎樣,我的姿態(tài)就是一個忠實的聽眾:“講的真是太棒了,比我講的好多了呢?!迸紶栠€會示弱一下:“這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我有點看不懂呢?!边@個時候,兒子會很耐心地告訴我圖畫上的信息,比如一些細節(jié)的部分:畫面人物的形態(tài)、特點等等。再后來,他把圖畫書帶到了班級里,分享給班里的好朋友們。后來有一天,班主任張老師告訴我:“你兒子今天把自己帶來的書講給小朋友聽,講得很好呢?!?/p>
每個孩子不一樣,每個孩子接觸圖畫書的興趣點和方式也不一樣,我所做的,是在他需要的時候,給予適宜的方式支撐,幫助他順利度過這一階段,而后面的世界,則放手給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