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趁火打竊的故事可不只一個哦,無論是在群雄爭霸的古代還是現(xiàn)代化的今天,人們對趁火打竊的運用層出不窮,有的人用于戰(zhàn)爭,有的人用來經(jīng)商……有的人取得了勝利,有的人卻因此一敗涂地,這是為什么呢?我們一起去故事里尋找答案吧!
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是鄰國,為了爭斗領(lǐng)土,兩國打得不可開交。
經(jīng)過長期的戰(zhàn)爭,越國打不過吳國,只得俯首稱臣。吳王夫差還把越王勾踐扣在了吳國,想讓越國沒有翻身之日。
勾踐立志復(fù)國,隱忍了在吳國所受的屈辱,像奴仆一樣侍奉著吳王,還裝作對吳王忠心耿耿,這讓吳王極為高興,以為勾踐真心歸順了,便把他放回了越國。
勾踐回國后,時刻不忘受辱的情景。他唯恐眼前的安逸讓自己消磨了志氣,他撤掉了席被,躺在柴鋪上睡覺。還在自己的屋里掛了一個苦膽,每頓飯都要嘗嘗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在吳國的苦難和恥辱經(jīng)歷!
為了麻痹吳王夫差,勾踐依然裝作臣服吳國,他年年進獻金銀財寶,還把美女西施送去給了吳王。
在國內(nèi),勾踐則采取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措施,為了鼓勵民眾,他還帶著王后與百姓一起參與勞作。幾年后,在越國臣民同心協(xié)力之下,越國實力大大加強,人丁興旺,物資豐足,人心穩(wěn)定。
吳王成為南方霸主后,卻被勝利沖昏了頭腦,被勾踐的假象迷惑,不把越國放在眼里不說,還開始貪圖享樂,不問政事。
當時吳國有一位名臣伍子胥,見吳王沉湎酒色,不問政事,非常著急,就經(jīng)常勸諫吳王,沒想惹怒了吳王,還被吳王逼得自殺了。
吳王的生活越來越淫靡奢侈,還 大興土木,搞得民窮財盡。
公元前473年,吳國顆粒未收,民怨沸騰。越王勾踐趁虛而入,親率大軍進兵吳國,吳國國內(nèi)空虛,無力還擊,很快就被越國擊破滅亡。
勾踐的勝利,正是乘敵之危,就勢取勝的典型戰(zhàn)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