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明
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為鑒,治郡國者以志為鑒,深刻說明了修志和學習方志的重要意義。族譜當屬方志一類,對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傳播精神文明,有著獨特的歷史作用。
近讀由武漢大學前校長、資深教授陶德麟題寫書名、陶德友先生編著的《族蹤》新作,無比欣喜。該書由《家族圖譜》、《徜徉桑梓旅》、《典范夙昔》、《憶往懷舊》、《參與公益》五部分組成,印刷精美,圖文并茂,文字樸實優(yōu)美,情感純厚綿長,有很強的可讀性;每一部分題目都很新穎,寓意著核心內容所在,可以獨立成篇,聯(lián)系起來,又渾然一體,展現(xiàn)了德友先生從臺灣回湖北桑梓尋根的喜悅心境,初步展現(xiàn)了陶氏家族的輝煌歷史,一字一句總關情,是研究陶氏家族文化不可多得的力作,也為研究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提供了生動的文化元素。
《徜徉桑梓旅》,陶德友先生收獲了一個又一個的驚喜。在漢口中山大道與黃興路交叉口處,先生找到了偉英里13號。這是他祖父、祖母曾經住過的地方,媽媽嫁到陶家,也曾住在這里。如今,偉英里13號門牌依然清晰可見,水泥造型的大門和里面木雕門窗還是那么的美觀。我想,德友先生拍下這些照片時,一定會感慨萬千。
先生祖籍湖北黃岡縣,由于行政區(qū)劃的變遷,在尋鄉(xiāng)的過程中,一度也碰到了尷尬,然而終于在大陸臺辦有關方面的熱情幫助下,先生終于找到了舊居——老陶勝六灣81號,原來這里現(xiàn)為武漢市新洲區(qū)汪集鎮(zhèn)所轄。在這里,先生見到了當年其祖父捐建的育英小學,又無意中在新洲二中(其前身為正源中學)看到了懸掛在校歷史資料室墻上的祖父的照片。這使德友先生無比激動,油然而生編纂《族蹤》的動機。
先生繼續(xù)尋找族跡,在新洲孔埠中學,竟發(fā)現(xiàn)該校校名是其叔祖父陶述曾所書。先生隨后又在網上找到了其祖父上世紀三十年代在古隆中武侯祠的題詞:“此邦是南北咽喉,籌策定孫劉,畢竟不無遺恨;今日又河山板蕩,馳驅遍荊楚,何從更覓先生?!?/p>
先生的宏貞伯娘上世紀三十年代畢業(yè)于武昌中華大學(現(xiàn)華中師范大學前身之一),他亦來華中師范大學校史館參觀,在鄧小平題寫的“華中師范大學”校名照片旁留下了倩影。他還在武漢拜見了叔伯兄陶德麟教授。
由此可見,陶德友先生尋找“族蹤”,收獲豐碩。
《族蹤》最感人的部分是《典型夙昔》,收錄了陶炯照和陶述曾、陶希圣父子三人的生平史事,讀罷深深感到典型猶在。
陶炯照(1863—1921),光緒二十九年(1903)殿試考取進士,先后任夏邑縣知縣、新野縣知縣、洛陽縣知縣、汝南道尹等職。陶炯照為政清明,在任一方,保一方平安。他廣納賢才,懲治盜匪,獎勵農耕,興修水利,廢除苛捐,重視教育,深得百姓擁戴。他尤其注重個人文化修養(yǎng),堅持祖輩留下的耕讀樸實家風,重視對后輩的教育,培育了陶述曾、陶希圣兩位中國近代史上的名人。
陶述曾(1896—1993),是深受海峽兩岸共同景仰的我國著名土木工程專家??匆豢此簧鷧⑴c和主持建設的重大工程項目,便可見其對中華民族的偉大貢獻。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前,他參與建設粵漢鐵路及環(huán)繞海南島的瓊崖鐵路;抗日戰(zhàn)爭期間,又參與建設湘桂鐵路、滇緬公路以及滇緬鐵路,出任民國政府工程委員會總工程師,在云南、貴州、四川修建軍用機場,供中國空軍及美國志愿航空隊用為作戰(zhàn)基地和物資補給基地,為抗擊倭寇做出了重要貢獻。
1938年6月,為阻止日軍南下,蔣介石下令炸毀黃河大堤,致使河南、安徽、江蘇四十四個縣市遭災,四百萬人流離失所,泛濫災情達九年之久。1946年2月,黃河堵口工程開建,國民政府聘請的美國專家紙上談兵,不懂黃河實情,無功而返,再次請出陶述曾治理。在他的精心設計和指導下,終于在1947年3月完成黃河花園口堵口改道工程,蔣介石還為此在花園口立了一塊大型紀念碑。
新中國成立后,陶述曾歷任武漢長江中游局總工程師、武漢長江大橋設計委員會副主任、交通廳長、水利廳長、湖北省副省長等職。1954年,長江中游發(fā)生特大洪水,他出任武漢防汛總指揮部工程師,以六十高齡奮戰(zhàn)在堤上,夜以繼日,不眠不休苦戰(zhàn)百余晝夜,終于戰(zhàn)勝洪水,保護了武漢三鎮(zhèn)一百多萬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他還是湖北省民革主委、省人大副主席、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xié)委員?!拔母铩逼陂g,陶述曾受到周恩來總理的保護,是全國少有的未受到紅衛(wèi)兵沖擊的知識分子之一。1993年1月19日,陶述曾在武昌逝世,壽享九十七高齡。湖北省政府送給他的挽聯(lián)寫道:“從黃河到長江越萬里創(chuàng)治水勛業(yè)直追大禹,由晚清至現(xiàn)代歷百年為祖國人民奉獻無私”,高度肯定了他的高風亮節(jié)。
陶希圣(1899—1988),他不同胞兄陶述曾,是一個在大陸頗有爭議的人物(臺灣方面是否有爭議筆者不詳)?!蹲遨櫋分惺珍浻腥恼拢阂皇巧驅帉懙摹肚嗄晏障Jァ?二是陶鼎來寫的《我的叔父陶希圣先生》;三是范泓寫的《真實的陶希圣》。這三篇文章我認為都寫得比較平實客觀,為我們了解一個真實的陶希圣提供了有力的佐證資料。對陶希圣的爭議,最主要者:一是“高陶事件”;二是“捉刀”代蔣介石撰寫《中國之命運》等著作事。前年,我曾讀過《高陶事件始末》這本書,感到高宗武和陶希圣與汪精衛(wèi)、陳公博還是有本質的不同。全面抗戰(zhàn)后,陶希圣是“主和”的,他主和是要效仿春秋時的申包胥“立志要存楚”。因此,當他觀察到“日本的目的不在和談,旨在滅亡中國”,汪精衛(wèi)“鐵了心,一頭鉆進在日本占領區(qū)組織新中央政府的深淵之中”后,便毅然與汪決裂。1940年1月3日,陶希圣、高宗武秘密逃亡香港,于21日在香港《大公報》披露汪日密約《日支新關系調整要綱》及附件。這一舉措沉重打擊了日本誘降與汪精衛(wèi)賣國的逆流,在大是大非面前,表現(xiàn)了他倆的民族主義立場。他倆“在人生的懸崖邊上停下步來”,和汪精衛(wèi)劃清了界限,這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至于“捉刀”之事,各在其位,各為其主,這也不難理解。今天,海峽兩岸學人都要秉持平常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寬容,多一些包容,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海峽兩岸的和平發(fā)展。
“山親水親,家鄉(xiāng)最親;心里夢里,情系故里?!碧盏掠严壬淖娓咐^侃公熱心辦學,在家鄉(xiāng)曾創(chuàng)立育英小學和正源中學(現(xiàn)新洲二中)。本著“繼承祖父的志向和奉獻社會的思維”,2013年4月17日第一次回桑梓時,陶德友先生就有了成立“陶氏獎學金”的念想并立即付諸行動,確立獎學金的宗旨是:“以促進兩岸民間文化交流,關懷嘉勉并協(xié)助新洲區(qū)品學兼優(yōu)之清寒學子,達成努力向學成為社會中堅之目標?!豹剟顚ο鬄閼艏貫槲錆h市新洲區(qū)的一中、二中的優(yōu)秀應屆高中畢業(yè)生。每年獎勵學生十八名(一中十二名、二中六名),每名人民幣兩千元。當年8月19日,陶德友先生親率家人,返鄉(xiāng)助學,頒發(fā)首屆獎學金。他希望“陶氏獎學金”年年舉辦,逐步做到“規(guī)范化”、“常態(tài)化”,要讓陶氏獎學金成為一個“高質量、有意義的獎學金”,并寄語莘莘學子,“無論外界有多大誘惑、有多離譜、多偏差的事情發(fā)生,還是一句話‘做好自己’。時時警惕‘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并祝愿各位獲獎同學“鵬程萬里,前途似錦”。陶德友先生還向《湖北文獻》社論文獎學基金捐款,獎勵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北大學四校的碩士生、博士生研究民國時期(1912—1949)的湖北人、事、地之優(yōu)秀成果。本書的《參與公益》部分,詳盡介紹了德友先生樂捐助學的詳情,讀后也令人敬佩。
我在《湖北文獻》社首屆碩、博研究生論文獎學金頒獎會上曾說過:“這是一個大善舉,充分體現(xiàn)了湖北文獻社同仁對桑梓教育事業(yè)的熱心支持,對桑梓青年的深切關愛。我認為,他們這種善舉的意義遠遠超出了獎學金價值的本身,是無法用金錢來計算的。”(載《湖北文獻》第一百七十期)我認為,這幾句話,用在陶德友先生的身上,也是十分貼切的。
陶德友先生正直平和,特別樸實,是一位志向高遠的儒商。《族蹤》是他研究家族文化的開端,他的第一步走得是成功的。我祝愿他今后進一步開拓,寫出更精彩的《族蹤》續(xù)集來。我也相信他會更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