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東
作為家父的幼子,少年時期的筆者,不時地在父親和兄姐間飯后茶余的言談中,聽到過羅家倫前輩志希先生早年的一些軼聞逸事,從而在腦海中烙下了一種類似獵奇的感受,并留下了雖點滴卻依稀難忘的記憶。光陰荏苒,歲月蹉跎,須臾之間,漫長的六十余載的歲月悄然而逝,筆者也從少年時光蹣跚地走到了耄耋之年。而如今,不妨試作一想,若將當年那些雖不系統(tǒng)卻有稍許清晰的記憶予以還原,并重溫案頭一些廣為人知的資料加以篩選而形成一篇花絮式的短文,恐亦不啻一件值得努力去做的事情。
如若憶及筆者的父親陳秉誠與羅家倫的相識相知,要從復旦公學說起,并繼而說到北京大學。眾所周知,享譽海內(nèi)外原為復旦公學的復旦大學,是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馬相伯先生于晚清光、宣年間在上海創(chuàng)立的。到了民國初年,孫中山先生曾掛該校名譽董事長之名。至于校名之選,則源自《尚書大傳·虞夏傳》中“日月光華,旦復旦兮”之名句,意在寄托教育強國的鴻鵠之志。
父親自幼師從家鄉(xiāng)一位朱姓名師接受國學啟蒙教育。民國初年,考上安徽旅寧公學,亦即簡稱的安徽公學。而說到安徽公學,她的前身,則可追溯到同治后期為方便安徽學子科考而在南京修建的上江考棚。之所以名為“上江”,乃因經(jīng)由安徽境內(nèi)的長江一段(即古之楚江今之皖江),處于南京及其以東沿江一帶的上游,故而南京及其下游區(qū)域的民間,向來對安徽南半部沿江區(qū)域有此俗稱。
1913年春,復旦公學在一度停辦后復校,父親即于是年考入復旦公學文科。斯時,終身與復旦患難與共的李登輝先生主掌校務,邵力子先生在此教授國文。入學后,父親結識了同時考入復旦公學的羅家倫先生。然而巧合的是,他不但與羅先生同班,而且同住一個二人間宿舍,自此朝夕相處,親密無間。在校期間,蓋因他們二人的古文功底較為深厚,且羅先生又是當時《復旦雜志》唯一的一位學生編輯,邵老就一直器重這兩位門生。自此以往,他們與邵老長期保持著亦師亦友的關系。
1917年秋,父親與羅家倫同時考入北京大學,就好像事先巧作安排似的。只不過,羅家倫讀的仍是文科,而父親讀的則是法科。二度同窗之誼,彼此倍感珍惜。父親回憶說,羅先生的國文功底甚為深厚,自幼即有造詣,入學考試時,他的國文試卷被審卷老師胡適先生打了滿分,但數(shù)學卻得了零分,盡管如此,仍被北大破格錄取,一時在校園內(nèi)傳為佳話。斯時,曾為民國政府首任教育總長的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學校長,陳獨秀先生擔任文科學長,法科學長由曾為北京政府首任司法總長、時為大理院院長的王寵惠先生兼任。1919年秋,當父親讀到三年級的時候,因其成績優(yōu)異,且緣于恩師王院長的親自援引而到大理院充任見習書記官,從而有了一次理論付諸實踐的體驗。1921年北大修業(yè)期滿后順勢受聘留在大理院任職。1928年初冬,父親終因不滿北京政府的官場腐敗而憤然辭職南歸。此后,他淡泊仕途,不求聞達,只因尊崇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而長期在家鄉(xiāng)辦學,其醉心程度可謂宵衣旰食,殫精竭慮,幾達舉家興學之境界。之后,在抗戰(zhàn)時期由皖東經(jīng)鄂南、湘西、川東直至重慶的跋涉中,也一直在戰(zhàn)時設立的國立中學中從事教學和治校的工作,誠可謂終身與教育事業(yè)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復旦公學到北京大學,求學時期的父親有幸結識了不少青年才俊,這不但對他的成長有所裨益,且對他此后的人生之旅,更是增添了許多值得珍惜的回憶。復旦公學如此,北京大學更是如此。當然,他和大家最為崇拜的是蔡元培校長,盡管斯時履新北大不久,卻處處事事展現(xiàn)出了大教育家的傳世風范。
羅家倫時在北大文科讀外國文學門,與同住在西齋攻讀中國文學門的傅斯年前輩孟真先生,以及攻讀哲學門的狄膺前輩君武先生相交甚深,于是在一次小聚上介紹給了父親。此后不久,與父親早在南京相識的孫伏園前輩養(yǎng)泉先生也由北大預科轉(zhuǎn)入文科中國文學門。1918年秋,先有北大標志性建筑之稱、后有中國新文化新思潮的策源地之謂的紅樓落成。自此以后,父親與他們時有交往,紅樓內(nèi)外留下了他們當年的腳印。畢業(yè)后,雖各奔西東,但斷續(xù)地交往仍存。特別是抗戰(zhàn)期間在重慶時,更有較多的過從經(jīng)歷,且一直維系到上世紀四十年代末期。
蔡元培校長執(zhí)掌北大期間,力主“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并包之義”,從而使新文化新思潮猶如雨后春筍般地獲得了挺拔的成長,繼而締造了學術繁榮之道,思想開放之途。斯時,在北大校園里,形成了同學之間在課余期間交流頻繁,并進而彰顯了思想活躍的一種現(xiàn)象,一種當年極為罕見的歷史現(xiàn)象。時值1918年冬初,因受傳播新文化新思潮的領航者《新青年》的影響,以文科的文學門和哲學門的學生為主體的傅斯年和羅家倫,以及顧頡剛、楊振聲、俞平白、徐彥之等人,在蔡校長和陳獨秀等多位師長的指導下,發(fā)起成立了北大第一個學生社團——“新潮社”,并隨即著手籌備創(chuàng)辦《新潮》月刊諸多事宜。同年年底,他們發(fā)表了《新潮雜志社啟事》而直言稱道,《新潮》將專以介紹西洋近代思潮,批評中國現(xiàn)代學術上、社會上各問題為職司,不取庸言,不為無主義之文辭。于是,《新潮》便應運而生了?!缎鲁薄返挠⑽拿譃門he Renaissance(文藝復興),由此則可從中領略到他們那種義無反顧地肩負歷史使命的崇高心態(tài)。此刊既出,猶如《新青年》的后盾而備受歡迎。父親對此記憶猶新,說他當年專程前往新潮編輯部,向傅、羅二位表達慶賀之意。
舉凡論及五四運動,不能不提到當年作為學生領袖群中的傅斯年和羅家倫。他們在五四運動中卓越的表現(xiàn)和非凡的作用,早有定論而載入史冊。當年,作為運動參與者的父親曾在校園內(nèi)公開游說,傅、羅二位堪稱“五四雙雄”。此后,他還回憶說,傅、羅二位在五四運動中的首次揚名,足使他們肩負了此后一生難以推卸的責任。后來的事實證明,他們在此后的歲月里,不但發(fā)表了不少以這場愛國運動為主題而值得珍藏的文獻,更是在一生言行中身體力行地貫徹了五四運動所表征的民主與科學的理念。至于羅家倫在五四運動中起到的作用與影響,有關文獻和諸多回憶性的文章,早已作出了不容置疑的結論。不過需要強調(diào)指出的是,在五四運動中作為三名學生代表的羅家倫,他不但在其親筆起草的《北京學界全體宣言》中,提出了“外爭國權,內(nèi)除國賊”的口號,且后不久,又在陳獨秀主編的《每周評論》上首次提出了“五四運動”(此前世稱“五四事件”)這個名垂千秋的命名。應該說,這是他一生中光輝的一頁。至于五四運動的影響,他在早年撰寫的《蔡元培時代的北京大學與五四運動》一文中曾有如下論述:“五四運動真正的影響,第一是青年參加國事運動的開始,喚起了青年對國家問題的意識。第二是把青年運動擴大成為民眾運動,造成了民眾的許多組織。第三是擴大新文化運動的勢力,因為經(jīng)過了五四運動以后,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及國語文學之勢力才能普及于青年及一般民眾身上去?!倍?919年后的歷史前進腳步的軌跡,更是證實了羅家倫的這一論斷。
說到清華大學,不能不提起羅家倫。眾所周知,由美國返還的“庚子賠款”而建立的清華大學,初稱清華學堂,系晚清政府為學子們提供的留美預備學校。民國初年,脫離教會的管轄,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清華的隸屬終于進一步由外交部轉(zhuǎn)至教育部,而在這個轉(zhuǎn)換過程中,時在北伐軍總司令部政務委員會任教育處處長、領少將軍銜的羅家倫四處奔走,游說各方,最終塵埃落定。劃歸教育部后,國民政府隨即將清華學校命名為國立清華大學,并于同年八月任命羅家倫為首任校長。是年9月18日,羅家倫在就職典禮上宣誓就職,發(fā)表了激越的演說,鄭重提出了以廉潔化、學術化、平民化、紀律化為標志的清華發(fā)展方向。自此,所謂“四大化”一說在清華園內(nèi)不脛而走,但其中帶有軍事訓練色彩的“紀律化”一說,為兩年后發(fā)生的“驅(qū)羅”運動埋下了伏筆。演說中他還明確地提出了如下三點:一曰要大學好,必先要師資好;為青年擇師,必須破除一切情面,一切顧慮;以至公至正之心,憑著學術的標準去執(zhí)行。二曰體魄康健,精神活潑,舉止端莊,人格健全,便是大學生的風度;不倦地尋求真理,熱烈的愛護國家,積極的造福人類,才是大學生的職志。三曰有學問的人,要有“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的心胸,要有“珠藏川自媚,玉蘊山含輝”的儀容,如斯處人接物,才能受人尊敬。僅此三言,即可窺出他的辦學思想于一斑。此外還可認定,以上三言,正可作為他日后主掌南京中央大學時所說的“多年來高等教育偏重知識的灌輸,而缺少精神人格的訓練”這句話的旁征詮釋。
羅先生從歐美游學歸來后不久參加了北伐,從此多年來鐘情于一身戎裝,到清華后亦復如此。連一向孤傲的陳寅恪先生,也曾稱他“儒將風流”??蓢@的是,正當他大展宏圖之際,卻事與愿違,清華終不為他的久留之地。作為首任校長,盡管他對清華的發(fā)展傾注了心力,取得了功績,但緣于他的激進專斷的作風和當時華北政治風云的突變,僅僅兩年就使他不得不黯然神傷地離開了清華園。然而即便如此,陳寅恪卻發(fā)出了不同尋常的話:“像志希這樣的校長,在清華可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鄙钏贾寡哉\哉!
離開清華后的羅先生,旋即接受武漢大學聘約執(zhí)掌教鞭。兩年后即1932年仲夏又被任命為南京中央大學校長,斯時,誠可謂受命于危難之際。在其嘔心瀝血的耕耘中,他所提出的“誠樸雄偉”的學風付諸實踐后,成效卓越,一時佳評如潮,有口皆碑。當年的中央大學,已成為全國高校中學生最多、院系最多、學科齊全、師資雄厚的最高學府。羅先生主掌中大近十年間,可歌可頌的故事良多,有關文獻記載也多,毋庸筆者在此贅言。不過,值得大書特書的是,當“八·一三”淞滬抗戰(zhàn)軍興,羅先生審時度勢傾其全力向當局進言,中大必須內(nèi)遷方能確保無虞。兩月后,終而獲得西遷重慶之命。自此,在緊急關頭之際,羅先生有條不紊細致入微地安排一切,最終獲得了眾口交贊的成功,從而在校史上書寫了“雞犬不留”的一筆記載。1938年仲春,父親在渝與羅先生晤面時,曾就所謂的“雞犬不留”一說,詢問了西遷過程中許多細節(jié),深為羅先生的大智大勇而折服,更為他當時付出的艱辛而唏噓不已。
只因家鄉(xiāng)與南京僅有一江之隔,一步之遙,羅先生到中大履新后,時在家鄉(xiāng)辦學的父親,偶間因公因私前往南京,或辦事或探友而多有機會與羅先生晤面,以敘舊誼。1933年仲春的某日,因需要更換家鄉(xiāng)中學的校牌,他特地前往中大拜訪羅先生,請他揮筆賜墨。羅先生聽到此請后笑曰:“你的趙字寫得那么好,常為北京名商題寫鋪名,怎么要我題寫呢?”父親當即笑而回應說:“你是名人,名人的字值得珍藏啊!”羅先生聽后則莞爾一笑。旋即,“安徽省和縣中學”七個大字躍然紙上。自此以往,那個校牌在抗戰(zhàn)期間歷經(jīng)輾轉(zhuǎn)而存世十六年,但其后則不知所終。
當此文行將結束之際,不妨再提起兩件相關往事。其一,1936年秋,父親因家鄉(xiāng)中學的校園不堪敷用而想擴展規(guī)模,另選新址重建,隨后,只因苦于經(jīng)費竭蹶而遲遲未能破土動工,但他仍奮而為之堅守初衷,于是取出大部家資以解燃眉之急。在此關頭,他與羅先生一次晤面時談及此事,羅先生建議他不妨運用自己的人脈優(yōu)勢向親友們謀求襄助,并當場欣然允諾捐贈五百大洋。父親受其鼓舞后,或登門或函請,遂而取得了可觀成效,并于半年后順利開工。然令他扼腕嘆息的是,日寇鐵蹄日益逼近家鄉(xiāng),流亡在即,灑滿心血汗水的工程只好忍痛廢圮。勝利復員后,他自渝東歸,不忘一一拜見或致函捐贈者,并向他們提供當年贈金用途去處的明細,從而了卻多年來一直未能放下的心中塊壘。其二,1949年春節(jié)后不久,父親收到時為駐印度大使羅先生的一封短箋,詢問時值大勢已去之際將作如何打算,并告知他即將卸任返臺。斯時,父親趁有限時刻前往南京拜見即將北上參加兩黨會談的恩師邵力子老先生,以破迷惘。邵老勸而告曰,大局已定,勿作他想,作為一名終生從事教育事業(yè)的人,未來應該會是更好的。嗣后不久,父親在家鄉(xiāng)迎來了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