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婷
線條,是牙牙學語孩子在筆和紙出現(xiàn)碰觸時會接觸到的,線條在繪畫過程中是進行繪畫的起始,并且是幼兒最簡單的繪畫語言的表達方式,也是運用繪畫工具進行最簡單的一個美術創(chuàng)作,線條中的粗細、曲折能表現(xiàn)作品的本質(zhì)情感。幼兒進入大班,他們對線條的掌握在不斷提高,可以看出小班孩子在畫小人時只會用單線畫四肢,而大班的孩子就會用雙線畫小人,而且他們的形態(tài)各具特點,指導大班幼兒進行線描畫欣賞時正是運用這一特點。通過大量的、錯綜復雜、曲折蜿蜒的線條,通過幼兒自己的觀察、感受和組合,描繪自己所感受到的。
一、合理選擇欣賞素材,激發(fā)幼兒的積極性
我們一般選擇欣賞內(nèi)容時會先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在剛開始研究時,我也做了一定的研究調(diào)查,到大班后,我又進行了一次調(diào)查(詳細見表)。
同樣的內(nèi)容,同樣的孩子,他們進入大班之后表現(xiàn)出的反應是截然不同的。隨著他們知識和見識的不斷增加,在進行這些美術欣賞時,不再局限于一些名畫,他們會在生活中尋找很多有線條的物品,如:器皿、壁畫、墻飾、刺繡作品。有些我們可以找到而有些我們無法找到實物的,必須借助多媒體才能更清晰地展現(xiàn)作品,借助多媒體手段可以讓幼兒感受與其他作品色彩絢麗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視覺沖擊。在這些作品中孩子們看到的雖然是個黑白的世界,但是他們能在線條的變化蜿蜒粗細中找到存在的價值。在一次欣賞繡稿《貓和蝴蝶》時,我采用了故事的形式切入這個活動,運用《梁?!返谋尘耙魳窞橛變褐v述這個故事。孩子們一下就理解作品所表達的意思,他們通過說說、看看、議議,知道這些將會是一件多么美麗的作品。最后出示一個蘇繡屏風《貓和蝴蝶》,孩子們眼前頓時一亮,贊嘆繡稿的壯觀。
美術欣賞活動每周都進行,幼兒接觸到的優(yōu)秀作品越來越多,勢必老師在手段上推陳出新,讓幼兒在每次活動后都有新的感悟。將黑白線描畫融入幼兒的生活中,我將電腦的桌面改成了黑白線描畫,幼兒可以在休息的時間邊聽音樂邊欣賞,在桌面的更換中,幼兒從中感受黑白線描畫的共同點和異同點。在幼兒的美工區(qū)角中,我們將區(qū)角的四周都設計成了黑與白的線條作為墻紙。所有的吊飾都是幼兒自己用黑白兩種色彩做成的瓶瓶罐罐。幼兒在潛移默化中認識了各種線。當然,在幼兒欣賞的過程中,要遵循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遞進、深入認識。
二、多種感官參與欣賞線描畫作品,使幼兒對作品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1.音樂的介入。音樂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運用已經(jīng)很廣泛了,在音樂運用中,老師都有自己的獨到的見解,在欣賞作品時,表現(xiàn)激昂激烈的場面時采用的是快節(jié)奏的音樂,小橋流水悠閑恬靜時抒情輕柔的背景音樂給人無限遐想。在欣賞黑白線描畫《格爾妮卡》時,我采用了《自新大陸》作為背景音樂,欣賞時通過音樂背景的襯托,使幼兒感受到了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驚嚇和苦難。在欣賞蘇繡繡稿作品中,我一般都是采用古箏、琵琶或者笛子等民族樂樂器作為背景音樂,通過民族樂曲的悠揚舒緩欣賞蘇繡的花樣。
2.知識遷移。在美術鑒賞教學中,作品所表現(xiàn)的事件、內(nèi)容、思想,作者的生平事跡、作品所處的時代背景,與各學科的知識內(nèi)容都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幼兒所要得到的知識進行展現(xiàn),使文學學科對于描述作品表現(xiàn)的事件,歷史學科對于提供作品的時代背景等,對鑒賞美術作品都有很大的幫助作用。知識遷移形式的美術鑒賞教學可由以下幾方面著手,在欣賞中國民間的線描畫鑒賞教學中,介紹不同地域的藝術、如蘇繡、湘繡等的樣稿、石洞壁畫。又如國內(nèi)外各種經(jīng)典和代表的美術鑒賞,通過地理環(huán)境、地理位置的介紹,風土人情的描述,地貌圖片的展示,能使所欣賞的美術作品更為貼近生活和現(xiàn)實,獲取更多的真實感。
3.比較體驗。在欣賞作品后,我們刻意地讓幼兒進行再創(chuàng)作,把他們的所想所思以自己所理解的方式表達出來。他們通過自己的親身感受和實踐對作品會產(chǎn)生更深理解,在表達中他們也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首先,教師應提高兒童的眼力,在黑白線描畫的作品中,很多畫家用錯綜復雜的線條提升整個畫面感,加深兒童對線條這一藝術語言的理解。如直直的線,蜿蜒曲折的線;長短不一的線條、粗細、疏密、一會曲一會直的線條及大塊的黑色塊等,都可以表現(xiàn)出無限豐富的情感層次。畫家的筆法具有本身的性格,就要看老師如何引導幼兒欣賞。在欣賞“唐吳道子”的《天王送子》時,讓幼兒感受線條豪放飄灑,有輕有重用力不一,表現(xiàn)了畫家喜愛自由的氣質(zhì)。在引導幼兒欣賞時,我們就要讓幼兒觀察和比較兩種線條的不同和相同之處,引導幼兒從細微入手,觀察線條的微妙區(qū)別,以理解畫家所表達的情感及作畫時的心情。如畢加索的《格爾尼卡》和《和平鴿》這兩個作品所表達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的場景?!陡駹柲峥ā凡捎玫氖谴竺娣e的色塊和僵硬的線條表現(xiàn)作品,而《和平鴿》則采用了流暢、優(yōu)雅甚至用一筆畫成的線條表現(xiàn)當時人們開心、自由的心情。這時我們就可以讓幼兒嘗試在兩段不同音樂背景下進行線條的表現(xiàn),感受心情與繪畫風格的聯(lián)系。
其次,教師要給兒童個性發(fā)展的空間,兒童的個性差異很大,有的粗獷,有的細膩,有的嫻靜,有的活潑,表現(xiàn)在作品中有的奔放暢快,豁達的感覺。有的畫風細致,處處得當,教師不要以統(tǒng)一標準評價和規(guī)范他們。要善于鼓勵和引導、發(fā)揮他們個性上的優(yōu)點,并成功地體現(xiàn)到作品中,使他們的線描作品具有一種個性美。
在指導大班幼兒進行黑白線描畫欣賞時,我們要能從多方位、多角度、多學科知識交叉滲透來進行美術欣賞,不但要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而且要使幼兒更易于理解作品的內(nèi)容與精髓,使美術欣賞活動發(fā)揮其教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