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清華
摘 要: 近年來,網(wǎng)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為多媒體進入課堂提供了便利。它在優(yōu)化課堂教學節(jié)奏、活躍課堂氛圍、強化課堂教學效果等方面有無比的優(yōu)越性,利用得好是錦上添花,選擇的不恰當,會畫蛇添足,喧賓奪主。然而,有的教師出現(xiàn)濫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現(xiàn)象,他們不顧實際,過于夸大多媒體手段在課堂中的地位和作用,勢必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關鍵詞: 多媒體 語文教學 科學性 有效性
如何準確理解和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消除誤區(qū),端正觀念勢在必行。我作為一名在基層從事教學的教師,在這一方面進行了探討。
一、多媒體教學手段選擇和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對教材的挖掘,濫用不如不用。
在課堂上,有些教師抱著沒有真正理解的文本主題,強拉硬扯,將多媒體拖進課堂。有位教師在教學《社戲》時,將《五猖會》這篇散文引進了課堂。盡管它們都是魯迅的作品,但主題是不一樣的。《社戲》表現(xiàn)的是農村孩子的純真熱情無私,《五猖會》反映的是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扼殺。這兩篇作品拿來對比教學起不到作用。
2.不結合學生的認知實際,拿來就用。
有的教師為了教學方便,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但真正自己能制作課件上課的語文老師并不多。互聯(lián)網(wǎng)上課件頗多,俯拾皆是,問題是有些教師對課件的制作缺乏必要的認識。一個成功的課件凝聚著制作者的教學習慣、思想、風格,以及對教材的理解、對學生知識水平的認知等主觀因素。所以,每個課件多有獨特性。版本不同,知識結構不同,學生的知識儲備就不同。如果忽視了這一點,盲目引進別人的多媒體課件,那么有的是畫蛇添足甚至是讓學生無所適從,不知其所以然。
3.喧賓為主,成為懶惰教師的依賴。
多媒體手段只是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的輔助手段,不能代替教師的教學活動。教師如果過于依賴多媒體手段,把所有教學環(huán)節(jié)全部使用多媒體手段再現(xiàn)出來,就使得課堂缺少師生之間情感碰撞的激情和隨機生成的寶貴資源。教師不再是主導者,卻成為多媒體的操作者,幻燈片的展示代替了老師激情的講解,剝奪了學生富有個性的表達的權利,學生機械地順著幻燈片一路走下去,壓制了自己的見解。教師不用備教材、備學生,在網(wǎng)上下載一套課件就能完成教學任務,這樣的教學限制了學生對為本的再創(chuàng)造,成就了教師的懶惰。
4.忽視文本,過于強調多媒體的作用
一些語文教師過于追求視聽沖擊,而忽視了學生對文本的閱讀。比如教朱自清的《春》,文中“春草圖”一段,如果不讓學生認真品讀感悟“打幾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活潑可愛的動態(tài),那么僅憑幾幅圖畫是不能感受到風的悄悄、草的軟軟的。語文是一門語言藝術,作者通過語言表情達意,感染讀者,陶冶情操。語文教師主要通過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用影視代替學生的閱讀,用圖片代替學生的想象,必然會禁錮學生的感悟能力和想象能力。一堂課下來,學生記住的只是花花綠綠的圖片和縈繞耳畔的名家朗讀。
二、選擇和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原則
1.互補性原則。
由于學生認知水平的限制,對課本上所學的知識不能夠深刻理解領會,這時就要發(fā)揮多媒體教學手段互補性強的優(yōu)勢,運用聲音、圖像等多種手段彌補課本內容的不足。例如教《鯨》這篇課文時,因為大多數(shù)學生對鯨并不了解,導入新課時,運用多媒體課件能讓書上的鯨“復活”,通過錄音一只可愛的鯨做了自我介紹,然后播放了鯨在海洋中的生活情境,這樣鯨就活靈活現(xiàn)地出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這種超越為本的感知教學使平鋪直敘的文字化成了有趣的畫面和悅耳的聲音,激發(fā)了學生認識鯨的強烈欲望,使學生對閱讀課文有了濃厚的興趣。
2.科學性原則。
科學性是指課件內容要真實、正確,符合科學事實。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任務,仍然在于向學生傳授準確無誤的科學知識,教師在制作運用時要特別注意這一原則。如說明文教學,你要展現(xiàn)《蘇州園林》的自然風光、園林藝術,就不能張冠李戴,借用其他園林的特點,更不能粗制濫造,東拼西湊。再如《北京立交橋》、《濟南的冬天》這些帶有地域色彩的文章,如果運用多媒體圖片輔以教學,就必須實事求是、客觀利用,使學生跨越時空,領略異土風情。
3.有效性原則。
有效性是指課件的使用能促進教學順利完成并取得好效果,體現(xiàn)出教學的高效性。教材的內容光憑老師的口頭講解,既不形象,學生又不易接受。所以,利用多媒體,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文本,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例如教學《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歌曲,領略志愿軍高昂的氣勢,再播放抗美援朝的電影片段,讓學生領略志愿軍怎樣浴血奮斗,在槍林彈雨中如何奮不顧身。利用多媒體顯示《再見了,親人》一文,作為拓展內容,更突出志愿軍是最可愛的人,讓學生產(chǎn)生敬重之情。這樣設計取得的教學效果肯定不一樣,設計時必須全面考慮、比較,盡可能體現(xiàn)出這種方式的高效性,真正對教學起到輔助作用。
4.適度性原則。
無論運用哪種教學手段、借助何種教學媒體,課堂教學的核心任務依然是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挖掘學生潛質,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尤其要注意到這一點,掌握運用的“度”的問題。有些課件的制作華而不實,課堂教學幾乎變成教師個人的表演秀,學生主體地位卻被忽視了。例如不少教師在制作幻燈片時,每出現(xiàn)一段內容,總要配點聲音或歌曲,有些聲音甚至是與文本無關的噪聲,效果如何呢?一節(jié)課內該完成的任務也沒完成,而且整節(jié)課充滿了嘈雜的聲音,這樣的多媒體輔助教學,反倒干擾了正常教學。
總之,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出現(xiàn),使現(xiàn)代教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成為教育領域的另一次革命。多媒體教學技術為課堂教學提供了其他教學手段所無法代替的優(yōu)越性,為實施新的教學方法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我們必須把它定位在與其他傳統(tǒng)教學手段平等的位置。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受計算機媒體的影響和限制,而妨礙正常的教學程序,影響教學思路;正確處理好多媒體教學手段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關系,二者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對于這一現(xiàn)代的教學手段,我們應該努力尋求它和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結合點,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技術的作用,使其更好地為實施素質教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