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安眾
摘 要: 文章通過對探究性閱讀教學含義、基本特征的研究,靈活地運用探究性閱讀教學方法,提高初中學生會語文閱讀能力與教學質量。
關鍵詞: 探究性閱讀 涵義 特征 教學方法 注意事項
探究性閱讀教學作為提高初中生閱讀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既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他們對作品審美性賞析的綜合能力。然而,由于初中語文探究性閱讀教學的理論和實施還處于起步階段,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如何靈活地運用探究性閱讀教學,從策略和方法上進行實踐性探究,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工作。
一、探究性閱讀的涵義
探究性閱讀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對閱讀材料進行獨立自主的個別探究和交流合作的相互探究過程中感知、理解、升華、認同、品悟,從而讀出疑問,讀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過的獨特的感悟和新異的結論。
二、探究性閱讀教學的特征
(一)探究性閱讀教學是主體閱讀的過程
探究性閱讀教學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閱讀,充分重視和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親近文本,個性化地體驗文本及自由地表述情感,要求全體學生自主參與、自主閱讀,充分信任和挖掘學生的潛能,這樣學生才會投入學習,才能深深體會探究帶來的成就感。
(二)探究性閱讀教學是互助合作的過程
探究性閱讀教學是師生、生生互動,以個人或學習共同體的形式合作探究進行的語文閱讀。一方面學生之間的合作,要求教師在尊重信任的前提下,讓學生集思廣益、各抒己見,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進行一定的監(jiān)督和指導。另一方面,師生合作表現在共同探究中求知。
(三)探究性閱讀教學是體驗、對話的過程
在探究性閱讀教學過程中,體驗和對話的方式是多元的,它包括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及與文本對話等多個方面。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透過文本,與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探究”、“體驗”、“理解”、“建構”其對一些問題和現象的感悟與思考,并用自己的話語體系表述對文本乃至對世界的認識與體驗。這種體驗可以探尋更深層的、更具活力的生命感悟和存在狀態(tài)。
三、探究性閱讀教學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币固骄啃蚤喿x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質性的效果,就必須引導學生掌握探究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一)問題探究法
問題探究法是以軸心問題為中心,學生通過閱讀文本,提出解決軸心問題的若干個小問題。學生通過主動學習、探究解決問題,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在上《我的叔叔于勒》這篇小說時,先拋出軸心問題:“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態(tài)度有什么變化?”要求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提出幾個更具體的問題以解決這個問題。學生通過交流、探究后提出三個小問題:①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稱呼有哪些?②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態(tài)度依據什么而變化?③從菲利普夫婦態(tài)度的變化中,可以看出他們是怎樣的人?
小問題確定后,學生以六人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尋求答案,并把答案寫在白板上展示出來,學生通過對比整理,找到最佳答案。在這節(jié)課中,引導學生通過自己設計問題組織教學。學生在問題的提出和解決過程中動口、動腦、動手,釋疑解難,既輕松地學習知識,又鍛煉能力。要將問題探究法引向深入,必須教給學生一些生疑的方法。
(二)拓展探究法
語文是一個基礎學科,它反映的內容極其豐富,同時也來源于生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局限于課本,要擴展延伸,綜合運用其他各科的知識,讓語文課堂多姿多彩。例如,教學《變色龍》后設計一個探究性作業(yè):如果你是法官,那么該如何用政治課上學過的法律知識判狗咬人一案?要求學生查找有關資料,進行模擬審判。又如上《中國石拱橋》這篇說明文時,設計一個探究性作業(yè):作者在文中著力描繪了石拱橋和盧溝橋的美,要求學生上網查找相關古橋圖片,在領略美的同時利用美術知識或數學知識把他們摹畫出來,舉辦一次以“走進古橋”為主題的畫報比賽。這些問題要綜合運用各科知識,實現各學科的融合,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應用能力。
(三)實踐探究法
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語文反映廣泛的社會生活。語文學習有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引導學生尋找語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語文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可供學生進行語文實踐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探究。例如教學《故宮博物院》時,利用課文的條理性、生動性的特點,別出心裁地設計“我是一名導游”活動,讓學生以導游的身份介紹故宮。學生查找相關資料,整理有關圖片,利用多媒體介紹故宮。這樣的實踐探究和活動設計,能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滲透多學科知識,既鞏固課文內容,又發(fā)展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四、探究性閱讀教學中的注意事項
(一)探究不可離開文本
探究性閱讀教學中的探究絕不是拋開文本,任由學生天馬行空地隨意探究。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必須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將探究的重點定位于研讀文本,從文本中生發(fā)問題。
(二)探究不可強求結果
探究性閱讀教學關注的是探究的過程,而不是探究的結果。教師不能強求每一次探究都有結果,也不能強求每一個學生的探究結果都具有獨創(chuàng)性,更不能因某一個學生的探究結果水平低而否定他,只要這個學生運用自身已有的經驗、知識進行探究,就應給予肯定。
(三)不可混淆探究性學習與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泛指學生探究問題的學習,不可混淆探究性學習與研究性學習,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會目標的確定性,以及對相關信息加工、自主探索新知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合理采用探究性學習方法。
探究性閱讀的學習方式注重以問題為導向,學生通過思考、探究主動地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在合作探究、實踐操作、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性活動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