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婷
摘 要:語文學科是文化課學習的基礎,小學語文更是基礎之基礎。小學生語文學習重積累,如何積累?必須多讀、多背、多寫。圍繞這一問題談幾點教學心得。
關鍵詞:積累;多讀;多背;多寫
說起語文學習方法,很多人簡單地認為每天張口閉口都在說漢語,學語文還講究什么方法?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語文學科是文化課學習的基礎,小學語文更是基礎之基礎,小學階段抓好語文學習方法的指導非常重要。
一、學習方法的指導很重要
授之以“魚”只能解決一時的饑餓問題,而授之以“漁”,就能夠解決今后根本的生存問題。這就是方法的重要性。
語文學習是貫穿終生的,因為老師在課堂上不可能什么都教給學生,而學生也不可能什么都在課堂上去學,很多東西需要學生自己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自學和完善,所以教師的職責就是不但要讓學生學會,更主要的是會學,如此學生才能夠由此及彼、舉一反三、一通百用,從而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語文學習重在積累
語文學習重在“積累”,正所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薄安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狈e少方能成多,聚沙方能成塔。如何積累?無外乎多讀、多背、多看、多寫。所以,要引導學生將生活中零碎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每天堅持讀一點、背一點、寫一點,時間久了,就會在不經意間構建起自己的知識寶塔。語文學習只要有量的積累,一定會迎來質的飛躍。
三、積累要多讀多背
讀是背的基礎,背是讀的延伸。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低段重視朗讀,中高年級要重視默讀。小學語文教材中不乏諸多優(yōu)秀的文章,我們教師要盡量少講解、多引導,組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有感情地朗讀的過程就是學生理解、積累和內化的過程,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熏陶情感。我們教師的任務就是要多給學生讀的時間,教給讀的方法,加強讀的訓練,這樣學生才能在讀中理解和領悟,并逐漸形成語感,同時提高閱讀、寫作和文學鑒賞的能力。
但是目前在很多小學語文教學中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著老師苦口婆心、條分縷析的講解現(xiàn)象,學生聽得多、讀得少。尤其是小學中高段的語文教學,不重視學生的自主閱讀,學生連課文都還沒讀通、讀懂,老師的繁瑣分析就擠占了大量的課堂時間,要么去劃分段落層次,概括層意,要么去挖掘中心思想,這對學生語文興趣的培養(yǎng),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到底有多大作用呢?不如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自由朗讀。
背誦對提高記憶、增強語感、規(guī)范語言、積累篇章、培養(yǎng)習慣、學會寫作等都有重大意義。巴金十二三歲就能將《古文觀止》倒背如流,他曾坦言:“我寫了二十多本散文,跟這個啟蒙先生很有關。”清代學者唐彪也說過:“文章讀之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時,吾意所欲言,無不隨我所欲,應筆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弊x書多了,寫作時自然如有神助,文思自然會如泉涌。
學生在背誦方面是需要老師指導的。比如要背誦一篇課文,可引導學生把握大意,理解文中重要語句,理清層次關系,編寫寫作提綱,然后隨著作者的思路,“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心”。還可以通過提問的方法,將要背的內容轉化為幾個具體的問題,從而理清思路、降低難度。另外,抄讀式的背誦方法也很有效果,讓學生在背誦前邊讀邊抄,抄完再讀,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的過程中自然能夠快速背誦。
四、積累要多讀、多寫
讀是寫的基礎,寫是讀的宗旨,古今中外的寫作大家,雖然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有一個共同的優(yōu)點,那就是愛讀書。
(一)讀書可以促進寫作。書濃縮了文化,見證了歷史,博古通今才可以在寫作時左右逢源,具體體現(xiàn)在:
1.讀書可以間接獲取信息和人生經驗,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小學生生活圈子小,視野狹窄,所以我們教師應引導他們多讀書,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積累人生經驗。
2.讀書可以用智慧武裝我們的頭腦,為人為文的境界都會高遠。培根曾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笨梢?,書讀得愈多,知識會越豐富,頭腦會越靈活,寫文章的立意也自然是高遠的。
3.讀書可以教會學生具體的寫作方法?!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痹S多閱讀材料雖然在內容、語言上有所不同,但寫法上都有其基本的規(guī)律。古語“文選爛,秀才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我們教師在教會學生多讀書的同時,更要引導他們多寫。
小學生普遍害怕寫作文,要么內容空洞,無話可寫;要么記流水賬,不分主次;要么編造假話,無真情實感。越是這樣,越應鼓勵他們多寫。經實踐,我認為有兩種方法很有效:
1.從寫小片段開始,逐漸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教師要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身邊小事,做好觀察筆記。觀察筆記并不難,無外乎是把自己的見聞、感想和思考用文字表達出來,多則多寫,少則少寫,重在堅持積累。
2.在小組互評的基礎上鼓勵自評多改。學生交回作文后,老師先瀏覽一遍,找出共性問題,然后下發(fā)給學習小組,組內討論評改,每篇作文至少有兩位同學的評語。之后給學生一周的時間,參考同學的意見自己評改,最后再交給老師,老師再做具體指導。
在小學語文學習中要具體運用到很多方法,但歸根結底就一條,那就是積累。只有多讀、多背、多寫,才能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熏陶情感,也才能提高閱讀、寫作和文學鑒賞的能力。
參考文獻:
周路兵.語文學習重在積累[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