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方明
[摘要]初高中歷史教學的內(nèi)容結構與課程目標差異性較大,因此,處理好初高中歷史教學的銜接問題是高中歷史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要比較初高中歷史教學內(nèi)容,找到銜接點;適當補充內(nèi)容,構建知識鏈;強化高中歷史的課程目標,加強指導。
[關鍵詞]中學歷史銜接教學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220096
處理好初高中歷史教學的銜接問題,對高中歷史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它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地學習和掌握高中歷史知識。
一、初高中歷史教學的差異性分析
第一,高中歷史教材內(nèi)容涉及范圍較廣,包括歷史、經(jīng)濟、政治和文化,以專題與模塊為主,更加專業(yè)化和學術化,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求較高;而初中歷史教材主要以歷史框架知識為主,主要學習古今中外的歷史知識,其形式為主題與通史,內(nèi)容相對淺顯,知識也缺乏整體性與系統(tǒng)性。第二,由于受教材形式、教學要求和教學地位等影響,初高中歷史教師的教學方式存在較大差異。初中階段,歷史學科不是重點,課時安排較少,教師為了趕進度會整合教學內(nèi)容,進行教學;而高中階段,對于文科生來說,歷史學科十分重要,學校領導和教師都比較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比較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第三,初高中歷史學習方法不同,初中歷史教材內(nèi)容主要是比較簡單的歷史事件與結論,以及對歷史規(guī)律及概念的解釋與定義,并且是副科,在考試中的地位不是很重要,師生不夠重視,且以記憶為主,從而導致高一新生的歷史知識水平有限,歷史思維能力一般;但是高中歷史教材知識點較多,內(nèi)容深奧,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學生要能靈活學習歷史知識,善于預習和勤于復習,積極思考。
二、處理初高中歷史教學銜接問題的有效對策
1.比較初高中歷史教材內(nèi)容,找出二者的銜接點
高一新生在心理和環(huán)境上的適應都需要一個過渡期,所以,要想讓學生盡快適應高中歷史知識的學習,教師應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激發(fā)學習興趣。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高中歷史教師可以從學生固有的初中歷史知識著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其學習高中歷史知識的信心。另外,通過對學生回憶初中歷史知識的考查,高中歷史教師可以了解到學生的歷史知識積累情況,合理設置教學目標,使初中的歷史知識與高一歷史知識相銜接,清晰教學思路,完成初高中歷史教學的過渡。例如,高中歷史教師在講解《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時,可以讓學生回憶在初中階段學習的春秋戰(zhàn)國歷史,包括西周的形成,諸侯割據(jù)產(chǎn)生的原因,以及春秋五霸和戰(zhàn)國七雄等,讓學生認識到春秋時期是我國奴隸制度的瓦解時期,戰(zhàn)國時期是我國封建制度的形成時期,從群雄割據(jù)到秦朝統(tǒng)一,就是中央集權制度的逐漸形成時期。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還銜接了初高中的歷史知識。
2.適當補充歷史教學內(nèi)容,構建知識鏈
由于初高中歷史教材內(nèi)容區(qū)別較大,初中歷史教材內(nèi)容比較淺顯,但是高中歷史教材比較深奧,并且涉及范圍較廣,包括經(jīng)濟、文化和政治等,這就要求學生對歷史發(fā)展線索與歷史基礎知識有一定的了解,高中歷史教師可以適當?shù)匮a充歷史教學內(nèi)容,構建系統(tǒng)的知識鏈。例如,高中歷史教師在講解《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時,從馬克思主義誕生到中國社會主義制定的建設,時間跨度比較大,并且理論性較強,學生學習這一教材難度較大,這就需要高中歷史教師適當補充部分初中歷史內(nèi)容,給學生講解一些這一時期的歷史事件,從而構建初高中歷史知識鏈。
3.強化高中歷史的課程目標,加強指導
雖然初高中歷史教學要求不同,但課程目標的設置還是比較明確、具體的。合適的目標可以促使學生快速學習和掌握有效的歷史知識。然而,初中歷史教師只需抓住課程目標,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但是高中歷史教師需要在緊抓基礎知識的同時,優(yōu)化教學過程和方法,以學生為中心,針對不同的歷史知識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不能空談,要講究實效,以免引起學生的反感。例如,高中歷史教師在講解《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時,要在初中生所學習的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知識的基礎上上升到政治制度的建立,認識到社會制度的發(fā)展歷程,以及世界各個國家與地區(qū)社會制度的多樣性。
[參考文獻]
[1]徐建斌. 正確處理初高中歷史知識銜接問題[J]. 知識窗教師版),2015(3.
[2]葉小兵. 試論初高中歷史課程的整體規(guī)劃[J]. 課程·教材·教法,2014(4.
[3]劉波. 新課標下初高中歷史教學銜接的幾點建議[J]. 教學與管理,2013(34.
責任編輯龐丹丹